杨枕月原以为何砚舟该是个骄傲到骨子里的人,然而真正相处下来,她才发现,他竟温润如春风拂面。他与那些她曾见过的男生完全不同——言谈间,他既不轻佻,也绝不乏味;待人接物时,他总能将疏离与亲近拿捏得恰到好处。那种分寸感让人舒适,既不必揣摩过多深意,也不会感到被冷漠相待。在杨枕月眼中,他仿佛是一抹独特的光,悄然照亮了她对人的所有期待。
最初,杨枕月始终带着几分拘谨。她生怕在这样一个帅气的男生面前露出窘态,因而总是刻意与他保持距离,不敢轻易搭话。然而,那一天,在篮球场的台阶上,她独自坐着发呆时,脚下一滑,险些踩空摔倒。就在这瞬间,何砚舟出现在她身后,及时伸手拉住了她。他微微侧身,压低声音提醒道:“学妹,又见面了,小心点,别摔着了哦。”这一举动本不过是同学间的寻常帮助,平凡无奇,却在那一刹那间,让杨枕月的心湖泛起了涟漪,仿佛某种微妙的认定已然悄然生根。
自此以后,一向对篮球毫无兴趣的杨枕月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篮球场。每一次她站在球场旁,何砚舟总会自然而然地走过来,微笑着与她打个招呼。这不过是何砚舟无心间的礼貌之举,却如一阵清风,悄然在杨枕月的心中推开了一扇窗,透进了未曾有过的光亮。
杨枕月渐渐习惯于在篮球场上寻觅他的身影,也习惯在每一场考试后翻找名单,目光总忍不住在他的名字上多停留片刻。为了更接近他,她甚至毅然加入了文学社,只因能在赛后采访中见到他。篮球赛结束后,她特意抱着采访任务上前,装作不经意地与他打了个照面,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真巧呀,学长,又见面了。”声音轻柔,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珍贵的瞬间。
杨枕月将自己的情愫掩藏得极深。她与何砚舟之间的每一次对话、每一回接触,都未曾流露出半分爱慕者应有的神情。即便是踏入了何砚舟所在的篮球社,她依旧保持着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仿佛内心从未泛起任何涟漪。
她从未特意去寻找何砚舟,而他也未曾主动靠近她。两人之间维系的,不过是偶然相遇时的一抹点头示意,淡如微风掠过湖面,不曾激起波澜。然而,杨枕月却莞尔一笑,说道:“这样便已足够,能见上一面,已是莫大的幸事了!”那语气中透着几分释然,却又隐约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
每一场暗恋,都是在寂静的时光里拉长的一抹卑微残影。他的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语,都足以让你心底泛起涟漪,搅乱原本平静的心湖。他无意间对其他女孩展露的笑容,会让你揣测良久,心头七上八下,仿佛天平失衡般难以安定。你明明渴望与他交谈,字句间却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那份隐秘心思被轻易察觉,从而打破这脆弱而微妙的距离。
更令杨枕月心生恐惧的是,那份深藏心底的暗恋一旦被揭开,化作明晃晃的告白后,随之而来的或许便是无处可逃的羞涩与尴尬。原来,喜欢上一个人竟真的会让她感到如此自卑,仿佛自己的全世界都暴露在对方的目光下,无所遁形。这种情感如同细密的针刺,无声却深刻地扎进她的心里,让她既渴望靠近,又害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