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跟着张德顺的脚步穿行在密林间,脚下的路愈发崎岖难行。月光被浓密的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只能依靠张德顺手中那盏老式煤油灯散发出的昏黄光芒摸索前行。空气里夹杂着松脂和湿润泥土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夜枭“咕咕”的啼叫,声音划破寂静,又迅速隐没在黑暗中。
“小心脚下,”张德顺头也不回地提醒道,语气沉稳却带着几分漫不经心,“这里的树根会绊人。”
林晓凭借记者的敏锐本能,一边观察四周环境,一边默默记下路线。她注意到张德顺走起路来右腿略显跛态,但这丝毫没有减缓他穿梭山林的速度,反而让他的动作多了一份奇特的节奏感。
“您说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林晓试探性地开口,声音轻飘飘的,像是怕惊扰了这片幽静的森林,“那个……飞行器坠毁?”
张德顺的背脊猛地僵硬了一瞬。他放缓脚步,声音低沉却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刻进了骨髓深处:“1983年,9月17日,凌晨2点左右。”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声音大得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惊醒了。有人说看到了火球从天上掉下来。”
林晓快速心算了一下时间,正是冷战时期,世界各地确实有不少UFO目击报告。她压低声音问:“政府没有派人来调查吗?”
“来了,第二天就来了。”张德顺嗤笑一声,语调中透着嘲讽,“穿军装的,带着枪和仪器,把北面山头围了整整一个月。最后宣布是陨石,竖了块‘科学研究区’的牌子就撤了。”
他们爬过一段陡峭的斜坡,前方隐约出现一个隐蔽的山洞入口,被茂密的灌木半掩着,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发现。张德顺伸手拨开灌木枝叶,示意林晓先进去。灌木摇晃间发出“沙沙”的声响,混杂着虫鸣,为这一幕增添了几分诡秘。
山洞内部比想象中宽敞得多,干燥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柴火味。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线,林晓环顾四周:洞壁上挂着各种狩猎工具,角落里堆放着简陋的生活用品。最里面是一张铺着兽皮的石床,旁边垒着一个用石头搭成的小灶台,烟熏火燎的痕迹昭示着这里长期有人居住。
“这是您的家?”林晓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
“之一。”张德顺放下肩上的猎枪,从角落里翻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我和小光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冬天才回村里。”
他打开铁盒,从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林晓。照片上是一个金属残骸,形状酷似半个被撕裂的碟子,边缘参差不齐,表面布满了奇异的符号,像是某种未知文明的文字。
“这就是当年的飞行器?”林晓小心翼翼地捧着照片,心跳逐渐加快。这可能是地球上保存最为完整的UFO残骸照片之一,每一道划痕、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令人屏息的神秘感。
“只剩这部分了,其他的被军方运走了。”张德顺的声音低沉而隐忍,压抑的愤怒在字句间流淌,“他们没发现小光,因为他当时藏在了树洞里。”
林晓刚想追问更多细节,突然听到洞外传来一阵奇特的嗡鸣声,像是金属在极高频率下振动,又带着些许电流的噼啪声。“咔嚓——嗡嗡——”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兀,却又莫名和谐。
“他来了。”老人脸上浮现出一抹柔和的神色,迈步朝洞口走去。
林晓屏住呼吸,注视着一团蓝白色的光芒缓缓飘进山洞。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光芒显得愈发耀眼,照亮了整个洞穴。光团的核心似乎有一个模糊的形体,约莫孩童大小,但轮廓不断变化,时而像人,时而像某种多足生物,令人分辨不清。
最让林晓震惊的是,当那光芒靠近张德顺时,老人竟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而那光团也做出回应,伸出一部分既像液体又像气体的“肢体”,轻轻缠绕在张德顺的手腕上,仿佛在表达某种亲昵。
“别怕,”张德顺转头对林晓说道,语气平和,“小光知道你没有恶意。”
林晓的记者本能逐渐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她慢慢向前跨出一步,试探性地问:“他能……听懂我们说话?”
“不仅能听懂,他还会说——以他的方式。”张德顺轻抚着那团光芒,动作温柔得像是在抚摸一只熟睡的小猫,“小光,给这位记者小姐打个招呼吧。”
光团闪烁了几下,随即从核心分离出几粒更小的光点,在空中排列成一个笑脸符号,像是某种无声的问候。
林晓瞪大了眼睛,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明显是智能生命的行为,而且是对人类文化有所了解的智能生命!
“他会学习?”她终于挤出一句话,语气中充满不可思议。
“学得比谁都快。”张德顺的语气中夹杂着骄傲,“头几年我只能用手势跟他交流,后来他不知怎么学会了听懂中文,再后来连电视都能看明白了。”
小光飘到林晓面前,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林晓感到一股温暖流遍全身,同时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画面:星空、森林,还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他在读取我的思想?”林晓警觉地后退一步,声音有些发紧。
“不是读取,是感受。”张德顺解释道,语气平静却坚定,“小光能感知周围生物的情绪,强烈的情感会被他以图像的形式接收。这是他自我防卫的方式。”
林晓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从包里掏出摄像机。“我能拍摄吗?就一小段?这将是人类历史上——”
“不行!”张德顺厉声打断,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与此同时,小光迅速退到洞穴深处,原本明亮的光芒骤然黯淡下来,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你以为为什么我能保护小光二十年不被发现?”张德顺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就是因为没有证据!那些模糊的照片和目击报告只会被当作疯子的胡言乱语!”
林晓不情愿地放下摄像机,眉头紧锁。“但他是如此惊人的发现!科学界应该知道地外生命的存在!”
“然后呢?”张德顺冷笑一声,目光冰冷,“把他关进实验室里研究?解剖?你知道人类会怎么对待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
林晓沉默了。她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上无数因人类的恐惧而灭绝的物种,以及那些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记录。真相固然重要,但它往往伴随着不可挽回的代价。
“您说得对。”她最终叹了口气,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但您能告诉我更多关于小光的事吗?我保证这些只作为个人了解。”
张德顺的表情逐渐缓和下来。他示意林晓坐下,自己则坐到石床上。小光重新飘回老人身边,光芒柔和地包围着他,像是在表达信任与依赖。
“发现他时,他受了重伤。”张德顺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声音低沉,带着回忆的沉重,“飞行器坠毁时,他应该是被抛出来的。我找到他时,他几乎……快要消散了,像一团随时可能熄灭的火苗。”
老人卷起左袖,露出手腕内侧一个奇怪的三角形疤痕,边缘整齐得像是用激光切割的。“他想救我,我却差点害死了他。”
林晓凑近观察那个疤痕,好奇地问:“这是……”
“当时我不知道他的能力,想把他装进铁罐子带回家。”张德顺苦笑着摇摇头,“他本能地自卫,我的手腕被割伤了,动脉被切断。我以为自己死定了,但小光……他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止住了血,还用某种能量封住了伤口。”
林晓盯着那个疤痕,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这是某种……医疗技术?”
“不仅如此。”张德顺放下袖子,目光复杂,“从那天起,我能感觉到小光的存在,即使他在几公里之外。而他也似乎能感知到我的情绪和位置。这个疤痕,成了我们之间的……链接。”
小光再次飘到张德顺身边,光芒轻柔地波动着,像是在回应老人的话。林晓忽然觉得鼻子一酸——在这个简陋的山洞里,一个人类和一个外星生命之间,竟存在着比许多人类家庭还要深厚的情感纽带。
“所以这二十年来,您一直在保护他?”
“互相保护吧。”张德顺轻抚着小光,目光温暖,“他帮我躲过了好几次危险。有次遇到山洪,是小光提前警告了我;还有次碰到熊,也是他引开了那畜生。”
林晓低下头,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和视频。作为一名记者,她的职责告诉她应该将这一切公之于众;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她却理解张德顺的选择。
“村里人知道小光的存在吗?”
“老一辈的有些人知道,但他们只当他是一种山神。”张德顺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这些年我尽量让小光远离村子,但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