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剧组准备很充分,知道山区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特地配备了随行的医生。
雨点噼里啪啦打在临时休息棚的顶棚上,奏出不规则的节奏。
刘耀文低头看着自己肿得老高的脚踝,冰袋的凉意透过纱布渗入皮肤,却压不住那一波接一波的钝痛。
刘耀文嘶——
他忍不住抽气,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折叠椅的边缘,关节发白。
工作人员耀文,医生来了。
工作人员领着随行医生快步走进棚内。医生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取下冰袋,手指轻按在肿胀处。
医生韧带拉伤了,不算太严重,但必须休息。
医生抬头看他。
医生至少两周不能有大动作,更别说奔跑追逐了。
刘耀文的心沉了下去。
刘耀文两周?张导知道了吗?
工作人员面露难色。
工作人员已经通知了。导演说...先拍其他戏份。
这话说得委婉,但刘耀文明白其中的含义。
剧组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伤停摆,他的角色戏份吃重,拖延进度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换人也不是不可能。
医生给他包扎固定,开了消炎止痛药。
棚外人声嘈杂,场务们忙着调整拍摄计划,雨声中夹杂着导演通过对讲机发出的指令。
一切都在继续,只是与他无关了。
雨越下越大,山区的信号依然断断续续。
他再次尝试拨打严浩翔的电话,听筒里只有无情的忙音。
那一刻,孤独感如潮水般涌来,他几乎是仓促地挂断了电话,仿佛怕被对方突然的回电发现自己的脆弱。
助理需要帮忙吗?
一个新来的助理小声问道。
刘耀文不用,谢谢。
刘耀文勉强笑了笑,接过拐杖。
刘耀文我自己可以。
他拄着拐杖站起身,每移动一步,脚踝就传来刺痛。
走出休息棚,雨水带来的湿气扑面而来。场务正在重新布置灯光,替身演员已经就位,穿着与他戏服相似的黑衣。
导演停!眼神不够狠,再来一条!
张导的声音从监视器后传来。
拍摄继续,雨水中的替身奔跑、转身、做出格斗动作。
刘耀文站在一旁,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刘耀文他的跑姿不对。
刘耀文突然开口,声音大得让自己都惊讶。
刘耀文王野的角色左肩有旧伤,奔跑时右臂会不自觉地多摆动一点。
所有目光突然集中到他身上。张导从监视器后抬起头,挑眉。
导演你说什么?
刘耀文拄着拐杖向前几步。
刘耀文王野的背景故事里,左肩受过枪伤。所以奔跑时右臂摆动幅度会比左臂大一些。还有转身时的重心,应该更多地放在右腿上。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雨声不断。
替身演员站在原地,有些无措。
张导慢慢站起身,走向刘耀文。
导演你研究了角色背景?
刘耀文每个人都应该研究自己的角色。
刘耀文坚持道,尽管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耳朵发烫。
刘耀文王野不是平面人物,他的每个动作都应该有来历。
导演凝视他良久,忽然转头对替身说。
导演按他说的调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刘耀文成了现场指导。
他坐在导演旁边的椅子上,详细解释每个动作的动机和细节,甚至连雨中追击时呼吸的节奏都考虑到了。
导演卡!这条过了!
张导终于喊道,转向刘耀文时眼里有赞许的光。
导演没想到你把王野琢磨得这么透。
刘耀文微微放松下来。
刘耀文他是很复杂的角色,我花了三个月准备。
导演拍拍他的肩。
导演有这份心,很好。你先养伤,但不要完全离开剧组。每天来现场,把你的理解分享给其他人。
他抬头看向重新忙碌起来的片场,忽然明白了一些事。
有些路注定要独自走完,有些角色必须自己诠释。伤痛或许会减慢他的脚步,却不能阻止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