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的雨季总是来得突然。我正踮着脚整理书店最上层的新书,雨点已经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窗上。转头时,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丁程鑫站在建筑类书架前,白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他修长的手指正轻轻划过一本精装书的书脊,眉头微蹙的样子像是在思考什么难题。阳光从窗外透进来,在他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这是本周第三次见到他了。作为建筑系研二学生,他似乎对我们书店的专业书籍情有独钟。
"需要帮忙吗?"我走过去,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
他转过头,眼睛在看到我时亮了起来:"这本《空间的诗学》有更详细的图解版吗?"
"有的,不过放在仓库了。"我看了眼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势,"如果您不介意等十分钟..."
"不急。"他笑了笑,嘴角浮现出两个小小的梨涡,"我可以在咖啡区边等边看会儿书。"
半小时后,当我抱着厚重的图册回到前台时,雨已经下成了瓢泼大雨。丁程鑫站在书店门口,望着天空发愁。
"忘记带伞了?"我递过那本被精心包装好的书。
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早上出门时天气还好。"
鬼使神差地,我脱口而出:"我住教职工公寓,顺路的话可以一起走。"说完就后悔了——这搭讪也太明显了吧?
他却眼睛一亮:"真的?我住3栋。"
"我住2栋..."我们几乎是同时说出这句话,然后相视一笑。原来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半年多了,却从未遇见过。
我从柜台下拿出折叠伞:"只有一把,将就一下?"
雨中的校园安静得只剩下雨声和我们的脚步声。他坚持撑着伞,却把大部分伞面都倾向我这边。走到半路,我发现他的右肩已经湿透了。
"你那边..."我指了指他的肩膀。
"没关系。"他满不在乎地说,却在此时打了个喷嚏。
我忍不住笑出声,他窘迫的样子像个做错事的大男孩。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往他那边靠了靠,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这样两个人都不会淋湿。"我不敢看他的眼睛,只盯着前方模糊的雨幕。
他身体僵了一下,然后轻轻"嗯"了一声。余下的路程,我们肩膀挨着肩膀,谁都没有再说话。
第二天一早开店时,我在收银台发现了一把黑色长柄伞。伞柄上挂着一张便签:「谢谢你的伞。——丁程鑫」字迹工整有力,像他这个人一样干净利落。
我以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交集,没想到一周后,他又出现在书店里。
"上次那本书很有帮助。"他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着两本建筑期刊,"想问问你有没有类似风格的推荐?"
我带着他在书架间穿梭,推荐了几本冷门的建筑随笔。他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问题,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临走时,他犹豫了一下:"你周末还上班吗?"
"周六休息,周日全天。"
"那..."他摸了摸后颈,"周日见。"
接下来的一个月,每个周日他都会准时出现。有时是来还书,有时是请教专业问题,渐渐地,我们的话题从书籍扩展到了生活。他告诉我他喜欢在深夜画设计图,我喜欢烘焙却总是失败;他养了一盆多肉但总是忘记浇水,我公寓的阳台种满了香草却用不完。
某个周日下雨,店里几乎没有顾客。我正整理书架,他突然出现在梯子下方,手里拿着两个纸杯。
"休息一下?"他举了举手中的热巧克力,"对面新开的店,听说很好喝。"
我们坐在书店的角落,他小心地擦掉杯壁上的水珠才递给我。窗外雨声淅沥,我们聊起了各自的老家。他说起重庆的火锅时眼睛发亮,我描述海边日落时他听得入迷。
"下个月系里有建筑模型展,"临走时他突然说,"如果你有兴趣..."
"我会去的。"我没等他说完就答应了,速度快得让自己都吃惊。
模型展那天,我在展厅门口就看到了他的作品——一座微缩的玻璃图书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穿着深蓝色衬衫站在旁边讲解,看到我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你来了!"他快步走过来,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像是想拉我又克制住了,"我带你参观?"
他的同学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他却浑然不觉,专注地为我讲解每个设计细节。走到他的作品前时,他轻声说:"这个灵感来自于你们书店的那个角落。"
我凑近看,果然在微型图书馆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人偶,正踮着脚整理书架——那分明是我。
心跳突然加速,我抬头对上他的眼睛,他耳尖泛红却坦然地看着我:"上周通宵做的,希望你不会觉得奇怪。"
还没等我回答,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接完电话后,他脸色变得凝重:"导师急召,我得马上回实验室。"他歉疚地看着我,"晚上七点能结束,如果你愿意等..."
"去吧,"我笑着说,"我再看会儿其他作品。"
他匆匆离开后,我站在他的模型前看了很久。那个小角落里不仅有整理书架的人偶,窗边还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桌上摊开的书本扉页上,用极小的字写着"To X"。
晚上七点半,实验室的门终于开了。丁程鑫疲惫地走出来,看到等在外面的我时愣住了。
"你...一直等到现在?"
我举起手中的纸袋:"饿了吧?我买了三明治。"
他的表情柔软下来,接过纸袋时手指轻轻擦过我的:"谢谢。"
我们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吃简单的晚餐。夜风微凉,他不着痕迹地往我这边靠了靠。
"其实..."我们同时开口,又同时笑了。
"你先说。"他温柔地看着我。
"其实我很好奇,"我指了指他的模型,"那个'X'是谁?"
月光下,他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是一个总是认真给我推荐书单的女孩。"他转过头,直视我的眼睛,"第一次见到她时,她踮着脚整理书架,阳光照在她发梢上的样子,像一幅画。"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后来我发现,她记得每个常客的阅读偏好,会在雨天借伞给陌生人,会耐心地帮老太太找一本绝版诗集。"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我想认识她更多,所以找各种理由去书店..."
"那为什么不直接要联系方式呢?"我小声问。
他笑了,梨涡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因为我每次见到她都会紧张到忘记准备好的台词。"
夜风拂过树梢,沙沙作响。我们肩并肩坐着,谁都没有再说话,却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悄悄改变。
第二天书店打烊时,我在收银台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是一幅精细的手绘,画的是我低头整理书架的侧影。角落用铅笔写着:「明天下午三点,可以请你喝咖啡吗?——D」
我小心地把纸条夹进随身带的书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窗外,初夏的阳光正好,树影婆娑,一切都刚刚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