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女戏如花……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鞠婧祎 

追求

女戏如花……

传闻都说,当女戏子必须有要求,而追梦想的上官月儿倒是来。

倒是有3个要求:

1. 技艺基本功扎实

- 唱、念、做、打:这是戏曲演员的核心能力。“唱”需嗓音动听、曲调精准;“念”指台词念白,要清晰有力、富有情感;“做”是身段动作,需优美协调、符合角色;“打”多见于武戏,要求动作利落、有节奏感(女戏子的武戏要求相对柔和,但仍需具备基础功底)。

- 模仿与共情:需精准模仿不同角色的神态、语气,比如少女的娇羞、老妇的沧桑,同时能快速代入角色情绪,通过表演让观众产生共鸣。

2. 外形与仪态

- 容貌与身段:因戏曲注重视觉呈现,女戏子多需容貌秀丽、身段匀称,符合传统审美中对“旦角”的形象期待(如青衣的端庄、花旦的灵动)。

- 仪态训练:行走、站立、手势等都有严格规范,需体现角色身份(如大家闺秀的稳重、小家碧玉的活泼),一举一动需符合戏曲程式化要求。

3. 文化与杂学基础

- 识字与理解能力:需能读懂剧本唱词,理解剧情和角色内涵,部分技艺精湛的女戏子还需能与文人交流,甚至参与唱词修改。

- 掌握杂艺:除戏曲本身,一些女戏子还需擅长乐器(如琵琶、笛子)、歌舞或小调,以应对不同场合的表演需求(如宴席助兴)。

上官月儿站在戏班子院门口,攥着衣角,望着门内咿呀练唱的身影,心咚咚直跳。她自小痴迷戏曲,偷听过邻村戏班演出后,便夜夜在柴房对着月光比划身段、哼唱调子,如今好不容易凑够盘缠,从百里外赶来,就为求个学戏机会。

班主是个瘦高老头,瞅她一眼,冷哼:“黄毛丫头,知道规矩重,想留下来,先过三关。” 第一关考 “唱”,月儿选了段《牡丹亭》,开嗓时声音发颤,可那股子对戏的痴迷劲儿,让班主微微挑眉。第二关 “念”,她捧着破旧抄本,把老生念白演绎出少女的娇憨,虽不伦不类,倒有几分灵性。第三关 “做”,她模仿青衣甩水袖,动作生硬却全神贯注,班主背手踱步,最终扔给她套旧戏服:“留下打杂,看造化。”

月儿住进又潮又暗的柴房,白天给师兄师姐们洗衣叠褂、端茶递水,夜里等众人睡了,偷摸去后院空场地,借着月光练身段。“唱” 总跑调,她就 dawn 着露水,去山顶找清净地吊嗓;“做” 的动作不对,被班主撞见骂 “笨得像木头”,她就缠着小师姐,求人家慢动作教。

日子久了,班主看她的眼神变了。一次,戏班接了大户人家寿宴演出,花旦突然生病,班主咬咬牙,让月儿顶场。她扮上小花旦,慌得手抖,可登台后,想起这些日子的苦练,竟渐渐稳住。唱词婉转流出,身段也有模有样,台下宾客先是惊,接着喝彩声四起。

寿宴后,班主把她叫到跟前,扔来本崭新戏谱:“这出《西厢记》,你好好磨,下月城里堂会,演崔莺莺。” 月儿眼眶发热,低头看见戏谱上 “上官月儿 可造” 几个字,知道自己的戏子梦,终于往前迈了大步,哪怕前路还有数不清的 “唱念做打” 要打磨,她也再不会退缩 。

女戏如花……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