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云山门迎远客,长老识得故人影,笑意暗藏祝福意。
——————————
从边境归来,常华森想着该带上官云瑾回青云剑宗一趟。一来让师门长辈知晓他们的关系,二来也想让他看看自己修行成长的地方。
上官云瑾初时还有些犹豫,指尖摩挲着折扇:“青云剑宗规矩森严,我这幻梦阁阁主的身份,怕是会引起非议。”
常华森握住他的手,语气笃定:“非议由我挡着。我师父和几位长老都是明事理的人,他们在意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身份。”
拗不过他的坚持,上官云瑾终究还是应了。
青云剑宗山门高耸入云,云雾缭绕间,白玉石阶蜿蜒而上。守山弟子见是常华森,刚要行礼,目光触及他身边的上官云瑾时,不由得愣了愣——这位气质温润的公子,看着眼生得很,却莫名让人不敢轻视。
“这位是上官云瑾,我的……挚友。”常华森介绍时,特意加重了“挚友”二字,耳根微微发热。
上官云瑾配合地拱手:“在下上官云瑾,见过诸位。”折扇轻摇,举止得体,倒让守山弟子挑不出半分错处。
刚入内门,便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负手而立,正是青云剑宗的太上长老。常华森小时候常被这位长老拎去练剑,感情极深。
“臭小子,还知道回来。”太上长老笑骂一声,目光却落在上官云瑾身上,先是一怔,随即捋着胡须笑了,“云瑾小子,多年不见,倒是长开了。”
原来多年前,上官云瑾曾随家中长辈拜访过青云剑宗,那时他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跟着苏长老学过几日基础阵法,没想到长老竟还记得。
“难为你还记得老夫。”苏长老笑得更欢,拍了拍上官云瑾的肩膀,“当年就看出你小子是个好苗子,果然没看错。”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常华森一眼,“华森这小子性子倔,以后啊,还得劳你多担待。”
这话里的纵容与认可,傻子都听得出来。常华森脸上一热,刚想辩解,却被上官云瑾用折扇轻轻碰了碰手背。
“长老放心,我会的。”上官云瑾笑得温润,眼底却藏着与常华森相视时的默契。
苏长老领着他们往里走,一路指点着山间景致,话里话外都在夸上官云瑾当年的聪慧,又赞常华森如今的稳重,那架势,活像在看两个合心意的晚辈。
路过演武场时,几个年轻弟子正在练剑,见到常华森,纷纷围拢过来问好,目光好奇地打量着上官云瑾。
“这是我好友,上官云瑾。”常华森坦然介绍,“他术法厉害得很,你们有不懂的,也能问问。”
弟子们顿时来了兴致,七嘴八舌地问起阵法心得。上官云瑾也不藏私,拿起常华森的剑鞘在地上画了几个阵纹,细细讲解,温润的声音配上清晰的演示,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常华森站在一旁看着,阳光落在上官云瑾认真的侧脸,他手中的折扇偶尔轻晃,带起的风拂过常华森的衣角,竟比山间的清风还要让人心安。
晚膳时,苏长老特意让人备了好酒,拉着两人喝了几杯。酒过三巡,长老看向常华森,忽然道:“你那把破妄剑,陪你多年了吧?我记得剑冢里还有一块玄铁,改天去炼一把新剑,给云瑾小子也备一把?”
常华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长老这是把上官云瑾当成自家人了。他看向身边的上官云瑾,对方正端着酒杯,闻言抬眼,与他相视一笑,眼底的暖意浓得化不开。
“多谢长老。”上官云瑾举杯,“不过我还是习惯用扇,若是常华森肯教我剑法,倒是乐意学。”
“这有何难?”常华森立刻接话,“从明天起,我教你练剑,你教我布阵,如何?”
“一言为定。”
苏长老看着他们一来一往,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窗外月光正好,映着桌上的酒盏,也映着两个年轻人交握在桌下的手,温馨得像一幅画。
青云剑宗的山风,似乎比别处更温柔些。上官云瑾看着身边的常华森,忽然觉得,所谓归宿,或许就是这样——有他在的地方,有风,有剑,有笑,便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