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完美遗书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血印》

完美遗书

楔子:死者的自白

我决定在今晚结束自己的生命。

时间:十一点整。

地点:书房。

方式:过量安眠药。

不必为我悲伤,也不必寻找任何原因。我只是累了,太累了。一切的答案都在那个蓝色笔记本里,如果你能找到它的话。

永别了。

—— 蒋牧”

林小雨念完这打印在A4纸上的最后一行字,空气仿佛凝固了。这张被折叠整齐的“遗书”,是在死者蒋牧的电脑键盘下发现的。而他,此刻就平静地躺在书房那张宽大的真皮办公椅上,像是熟睡过去,只是胸口再没了起伏。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个空了大半的矿泉水瓶和一板被抠得所剩无几的药片。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大约在昨夜十一点前后,与遗书声称的时间吻合。死因高度符合药物中毒。

第一现场勘查干净得过分。只有淡淡的药味混合着书墨的气息。窗户紧锁,书房门反锁,钥匙在死者睡衣口袋里。堪称完美的自杀现场。

警长陈默踱步进来,他刚结束和死者妻子沈月的简短谈话。沈月是个妆容精致但此刻双眼红肿的女人,她在主卧休息,声称因为服用了医生开的安眠药,直到早上才被发现书房的异常。她的悲伤真实可触,声音带着被撕裂后的沙哑。但她的话却让这看似明晰的自杀案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薄雾。

“遗书?不可能。” 这是沈月听到遗书存在后的第一反应,几乎是脱口而出,“他绝不会自杀,更不会留下这样一封冷冰冰的打印稿!他要写,也一定是手写。他喜欢用那支万宝龙钢笔在进口信笺上写东西……那才是他!”

陈默的目光再次落在林小雨手中那张打印的“遗书”上。纸张普通,墨水寻常,没有指纹,没有任何个人烙印。这确实不像一个将书房布置得如此有品味的成功男人(蒋牧是本市小有名气的文化商人)会留给世界的最后告别。它太像…一份通知,一份说明书。

“‘一切的答案都在那个蓝色笔记本里’…” 陈默低声念着遗书的最后一句,“找到那个笔记本了吗?”

“没有,陈队。”林小雨环顾四周,“书架、书桌抽屉、保险柜都翻过了,没有符合描述的硬壳蓝皮笔记本。死者妻子也从未见过。”

陈默的眼神沉了下来。一个死者遗书中强调的关键证物失踪了。自杀?现场完美得像教科书。但他办过的案子告诉他,越是完美,越有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假象。

蒋牧的死被迅速立案调查。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个人,都进入了陈默的视线。

沈月(妻子):三十八岁,保养得当,曾是舞蹈演员,现为全职太太。他们的婚姻并非一帆风顺,据说半年前有过一次剧烈的争吵,当时沈月短暂搬回过娘家。被问及时,她声音颤抖:“那次是我不对,我…怀疑他外面有人。但后来他解释清楚了,我们也和好了。他最近精神状态是有些低落,说生意压力大,可…可他怎么会自杀?”她翻出一张银行卡,“你看,他上周还跟我说准备给我买辆新车!” 她声称自己昨晚九点半左右就服了安眠药睡下,没听到任何动静。

秦川(助理):二十八岁,精干练达。对蒋牧的死表现出极大的震惊和悲痛。“老板最近是有点心事重重,常常一个人在书房待到很晚。生意确实遇到点瓶颈,一个重要的项目合同迟迟签不下来。但我绝对没想到他会想不开…” 他昨晚的行踪清晰:八点半下班离开公司,和同事聚餐到十一点多回家,有多人证明。

苏晓(前妻的女儿,蒋牧继女): 二十岁,目前在本市读大学。她与母亲(蒋牧前妻,早年在国外再婚)联系不多,反倒是和蒋牧关系良好,蒋牧一直资助她学费生活费。她接到电话从学校赶来,神情恍惚,不像假装。“不可能…蒋叔叔不是那样的人。我上周回来吃饭他还在跟我说想带我和沈阿姨去欧洲度假的计划…” 她昨晚在学校宿舍,十点熄灯后就没出过门。

赵明(合伙人,最大生意竞争对手):五十五岁,老谋深算的样子。他来警局时带着显而易见的惋惜,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放松。“老蒋…唉,太可惜了。我们认识十几年了,最近那个项目我们双方确实都想拿,竞争是挺激烈,但再怎么样也不至于……” 他强调的是商业场上的规矩,撇清关系。他的不在场证明同样坚固:昨晚和几个政府官员在私人会所谈事情到凌晨一点。

陈默翻阅着初步报告,手指敲打着桌面。四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都有不在场证明,动机也并不充分直白。妻子虽然和蒋牧吵过,但和好了,甚至丈夫还许诺新车;助理忠心耿耿;继女乖巧受照顾;合伙人虽然竞争,但老江湖了,犯得着杀人?而且,现场还是个密室。

最不和谐的,还是那封遗书,以及那个不见踪影的“蓝色笔记本”。它像一个幽灵悬在案子上空。遗书是打印的,没有个人痕迹,像在极力撇清与书写者的情感联系。沈月说蒋牧绝不可能用打印稿遗书,这可信吗?还是说,这恰恰就是凶手想让人忽略的伪装——刻意制造的不自然感,以引导警方认为是他杀?

现场勘查组的汇报打断了陈默的思绪:“陈队,我们在书房地上靠近转椅脚轮的位置,发现了几点非常微小的喷溅状黑色印记,已经送检了,疑似墨水。” 技术员补充,“另外,书房垃圾桶里非常干净,只在一张揉皱的纸巾上检测到微量的墨迹反应,但已无法辨认内容。”

墨水?陈默的神经立刻绷紧了。蒋牧的书桌上,常用的钢笔笔座里空空如也!那支沈月描述的万宝龙钢笔呢?难道和笔记本一起消失了?还有那些墨渍……喷溅?摔笔?还是……血迹沾染了墨水的特殊形态?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形。遗书真的是“打印”的吗?还是有什么别的可能?

对蒋牧日常生活的深度挖掘很快展开。秦川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蒋牧近几个月有写私人日记的习惯,用的就是一个深蓝色的真皮硬壳笔记本,封皮是鳄鱼压纹的,非常高档。这是他出国考察时带回来的,非常珍爱。秦川最后一次看到那本子,是在昨天下午蒋牧回家时拿在手里。他也证实了沈月的说法,蒋牧重要文件和个人随笔只用那支定制的万宝龙。

“那个项目合同怎么样了?”陈默追问秦川,他指的就是赵明提到的那个重要合同。

“僵持了很久,”秦川皱眉,“赵总那边一直压价,并且提出了很苛刻的附加条款。老板压力很大。本来昨天下午,我们收到一个转机消息,听说有个第三方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可能突破这个僵局。老板拿到资料后非常兴奋,还说要晚上仔细研究,特意把蓝色笔记本带回家了。难道……”秦川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难道是因为这个笔记本里的新方案被泄露了?他受不了打击?”

陈默不置可否。动机似乎有了一个方向:商业机密引发的冲突?他立刻派人去核实那个所谓“第三方”的信息。与此同时,他对赵明的怀疑也悄然加重。赵明昨晚和官员吃饭,会不会只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幌子?要制造一个时间差内的杀人密室,并非不可能。

对苏晓的调查出现了一个微妙点。她在和沈月私下争执时(两人关系似乎有些紧张),情绪激动地提到:“沈阿姨,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蒋叔叔写那些东西!你偷偷翻过他的书房!” 沈月矢口否认,争吵被警察及时制止。苏晓的这句话是纯粹的情绪发泄,还是有所指?沈月真的翻过书房,甚至发现了什么?这和她提到的蒋牧精神状态低落有关吗?

墨水痕的化验结果出来了:书房地上的墨点,是人血和高级碳素墨水混合的喷射痕迹!而垃圾桶里纸巾上检测到的墨迹,成分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技术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用特殊光谱技术,在那看似空白的纸巾上,依稀还原出了半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和一个类似英文字母“d”的尾部!

墨点里有血!那张纸巾上可能曾擦拭过带有血墨混合物的东西!那擦不掉的痕迹……陈默立刻想到书房里异常干净的地板和垃圾桶。他在模拟现场:如果凶手制服了受害者,在争斗中或者受害者流血时,有什么东西沾染了血和墨水?然后被擦拭过,但留下了细微痕迹?那纸巾上的笔划曲线……会是某个关键字母的一部分吗?蓝?不(No)?死(Death)?或者是字母“d”、“q”、“g”、“y”的一部分?

陈默把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张打印的遗书上。“打印稿”、“打印稿”……他突然转身对技术人员低吼:“立刻给我重新检查这张遗书!我要知道这张纸除了接触键盘外,有没有任何可能接触过打印机!从纸张纤维、静电吸附的墨粉细微差异、任何可能的指纹油渍与机器部位的匹配……给我挖地三尺!”

也许,它根本不是打印的!

在超高倍显微镜和先进光谱分析下,技术部门送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

1. 那份“遗书”A4纸上没有任何激光或喷墨打印机墨粉的痕迹。

2. 纸张背面却检测到了极其微量的、与死者书房墨水痕成分一致的碳素墨水!

3. 在最不起眼的纸张边缘褶皱里,发现了几乎不可查的、不属于死者或沈月的半枚指纹(特征点不足匹配个人,但与书房书桌抽屉把手提取的一枚模糊指纹有局部吻合)。

4. 最重要的:在那张纸上,用非常规光源反复扫描后,发现了一行极浅淡的、写在纸张反面的铅笔划痕字迹,在纸张正面呈现为类似打印效果的凹痕阴影,经过计算机三维重建模拟,确定这行铅笔痕写的是:

“`10:40 办公室`”

这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那份遗书,根本不是打印出来的!而是一种极其高明的伪装——凶手先在纸的反面用硬铅笔用力写下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如这发现的“10:40 办公室”),然后在正面用墨水书写内容。这样,墨水字迹会沿着背面的铅笔凹痕渗透、洇开,形成一种类似激光打印效果的规整、边缘锐利但缺乏墨粉堆积感的字迹,尤其在灯光下不易察觉异常!凶手还特意选用了接近打印字体的工整写法以加强迷惑性。沈月和秦川关于蒋牧只用钢笔的证词,在此刻成了揭开伪装的钥匙!

死者的真正死亡时间很可能被人为改动了!十一点这个遗书声称的自杀时间,很可能是精心炮制的假象!而那个被发现的“10:40 办公室”,指向蒋牧的真正死亡地点可能在他的办公室?或者指向一个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

陈默立即部署:

火速调查蒋牧在昨晚十点四十分左右可能的动向和接触的人。重点查赵明、秦川的不在场证明是否有空档。

再次询问沈月、秦川、苏晓关于蒋牧办公室(即公司)是否有蓝色笔记本?秦川之前并未提及办公室有备份。

重新审视苏晓那句关于“沈月翻书房”的话。

赵明的“不在场证明”首先被撕开了口子。他声称与官员在会所从十点待到凌晨一点。但警方查到那家会所的后门通道监控在十点二十五分到十点五十分之间因“设备检修”关闭。赵明完全可以利用这二十五分钟的空档开车往返于会所和蒋牧家附近!

苏晓在学校宿舍的不在场证明同样出现了微小的疑点:宿舍楼一个后门监控捕捉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十点左右溜出,身形和苏晓相似,十一点半左右返回,避开了大门监控。她去做了什么?为何隐瞒?

而秦川接到警方的追问,眼神终于闪烁起来:“公司…公司老板的专属办公室里确实也有一个保险柜,除了老板只有我有密码,平时就放最机密的文件。蓝色笔记本…我…我印象中他好像说过要放一份关键数据的备份在里面?我不知道…”

兵分两路。一路由林小雨带队去搜查蒋牧的办公室。一路陈默则突审秦川。

面对压力,秦川的心理防线崩塌了一角。他承认自己撒了谎:昨晚并非直接回家。蒋牧下午带回关于第三方技术突破的资料后兴奋异常,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合伙人赵明的极度不信任。他悄悄让秦川晚上十点四十分务必回一趟公司,他要亲自把写有新方案细节的蓝色笔记本锁进办公室保险柜,并要秦川亲眼见证交接和上锁。秦川不明白为何如此大费周章,但还是去了。他在公司楼下车里等到十点四十五分,蒋牧才匆匆下楼把笔记本交给他,看着他锁进办公室保险柜。他确实看到是那个蓝色本子。然后他就驱车去参加同事聚会了。“我没想到那可能是老板最后一面…我怕警方怀疑我昨晚出现在办公室附近,说不清,所以隐瞒了…” 他解释得合情合理,但对笔记本交接时的细节含糊其辞。

就在此时,搜查蒋牧办公室的林小雨传来消息:办公室保险柜被打开了!里面空空如也!那个蓝色笔记本不翼而飞!现场没有暴力痕迹,说明是用密码打开的!掌握密码的只有蒋牧和秦川!秦川刚交代他亲手锁了进去!

秦川脸色瞬间惨白:“不可能!我亲手锁进去的!密码只有我和老板知道…” 他突然想到什么,“老板把本子给我时…表情很怪,他催促我快点去锁好,说‘里面是唯一的证据了’。我没多想…”

证据?什么证据?

沈月的审讯室门被猛地推开。陈默拿着技术部门刚复原的垃圾桶皱纸巾上那个“曲线和d形尾”的关键笔划的三维图,以及一份文件——一份蒋牧在半年前秘密做过的一份亲子鉴定报告复印件。报告显示:**蒋牧和苏晓没有生物学父女关系。

陈默将图重重拍在沈月面前:“沈月!这张纸巾上擦掉的墨血痕迹里隐藏的那个曲线,经过复原对比,就是鉴定报告上苏晓签名中那个‘晓’字最后一个横钩笔画的一部分!而那个‘d形尾’,就是你名字‘月’字半边‘月’字框下部弧形残留!那个‘蓝色笔记本’里,是不是记载了这份报告?记载了你知道一切后与蒋牧的矛盾?以及你昨晚根本没有吃安眠药的事实?蒋牧最后发现偷走保险柜钥匙的人,其实是你?!你想制造自杀掩盖你的谎言和恐惧!”

沈月如遭雷击,浑身剧烈颤抖,最后一声悲恸的哭喊爆发出来:“那个笔记本…那个笔记本…是魔鬼!那里面…还有更可怕的东西!!”

警方最终在蒋牧别墅后花园一个新挖的花坑底部,找到了那个深蓝色的真皮硬壳笔记本和一个塑料袋包裹着的东西。笔记本是锁着的。

沈月在崩溃中交代了真相:

当沈月的哭喊在审讯室凄厉回荡时,一个冰冷的声音从单向玻璃背后的观察室传来:

“晚了,沈女士。”

秦川推门而入,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纤尘不染,脸上没有悲痛,没有震惊,只有一种无机质的平静。他手里拿着一个物证袋,袋子里是一个小巧的银色U盘。

“你的戏演得很好,恐惧、崩溃、揭露‘真相’。”秦川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目光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割着沈月最后的伪装,“用蒋先生的**血和墨混合,按照笔记本里的‘艺术创作指南’,在A4纸**背面**先刻划出遗书内容的凹痕,再用钢笔**正面书写,让血墨渗入凹槽,模拟‘打印效果’,同时确保笔尖压力破坏纸纤维,让字迹呈现轻微晕开的‘真实’钢笔触感——这份‘完美’遗书的技术指导,就藏在这个U盘的加密文档里。而那把在蒋先生死后被你塞回他睡衣口袋的书房钥匙,在**强紫外灯下,锁孔边缘检测到了你的微量皮脂和卸妆水成分**。你伪装在惊恐中报警时,时间差足够你完成现场清理的关键步骤——比如擦掉指纹,藏好U盘备份。” 秦川走近,将U盘放在桌面上,“这本笔记本里记录对赵明的调查和‘复现’,是你最绝妙的嫁祸工具,也是你诱导蒋先生昨晚陷入惊恐愤怒的素材。”

沈月瞳孔缩得如针尖:“你…你怎么知道…”

秦川打断她,目光转向脸色铁青的陈默:那份第三方能解决合同僵局的关键技术资料?是我‘匿名’提供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蒋牧在极度兴奋后,拿着这本笔记本回家,确保你们夫妻之间必定爆发一场毁灭性的冲突。 陈警官,”秦川转向监控镜头,“昨晚十点三十五分,我离开会所接了个‘紧急电话’是真的。不过接的不是电话,而是在蒋先生别墅外,通过非法侵入的微型摄像头,目睹了沈月在争吵中失手刺伤蒋牧眉骨的全过程。我亲眼看着她的惊恐如何转化为冷酷的‘创作’。那个蓝色笔记本的内容,我比蒋先生更早知道——他调查他父亲死因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背后有我的影子。”

他顿了顿,声音里终于染上一丝刻骨的冷意:“至于原因?二十年前,蒋牧父亲的车祸案,法院认定的替罪羊、那个‘操作失误’导致油管更换失败的学徒,是我父亲。他被开除、被唾弃,最后跳了楼。而当年真正需要为那批劣质油管流入和顶包操作负责,并借此侵吞蒋家汽修厂的人——叫**蒋牧**的父亲!赵明是他请来的专业杀手!蒋牧的复仇,从来都没找对真正的仇人!他笔记本里锁定的那个‘父亲之死的仇敌赵明’,不过是他父亲当年豢养的黑手套!” 秦川指着面无人色的沈月,“她毁了我要的复仇高潮——蒋牧必须在最接近真相的狂喜中被碾碎。现在,只剩你了。”

门被猛地撞开!赵明举着一份泛黄的文件冲了进来,脸色扭曲,枪口直指秦川和沈月。“住口!都给我住口!那批油管是姓蒋的自己定购的!是他想除掉生意场上的另一个绊脚石,才叫我去办!” 他挥舞着那份印着蒋父签名的原始订单凭证,“那个学徒(秦川父亲)发现了姓蒋的阴谋才被灭口!你们蒋家父子都该死!我才是被他们拖下地狱的那个!”

枪声猝然响起——在陈默的示警声中。

血花迸溅。

枪响后的寂静里,陈默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来自痕检科的新消息跳出屏幕:“经深度化验,在死者蒋牧眉骨伤口深处提取到微量物质——并非钢笔墨水的常规成分,而是某种高挥发性……军用级特制速干标记药水残余?确认该物质非钢笔所有……

上一章 《血字之谜》 完美遗书最新章节 下一章 《墨痕深处的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