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林诗音父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杨戬和林诗音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平静之中。然而,平静的表象下,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赵康虽然因陷害杨戬受到了官府的严惩,但他心中的恨意并未消散,反而愈发浓烈。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一直在暗中谋划着新的阴谋,企图再次让杨戬陷入绝境,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拆散杨戬和林诗音。
赵康买通了一些市井无赖,让他们在国都中散布谣言,声称杨戬之所以能在商行如此顺利,是因为他使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甚至说他与敌国勾结之事虽然被证明是假的,但实际上他一直与一些江湖邪教组织有来往,意图颠覆天元国的统治。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国都中传播开来,百姓们开始对杨戬指指点点,商行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些原本与商行有合作的商户,听到谣言后,纷纷表示要终止合作。商行老板为此忧心忡忡,他找到杨戬,面色凝重地说道:“杨贤侄,如今这些谣言闹得满城风雨,咱们商行的声誉受损严重。你看这该如何是好?”杨戬心中愤怒不已,他知道这一定是赵康在背后搞鬼,但此时当务之急是解决商行面临的危机。
杨戬思索片刻后,对老板说道:“老板,此事我定会查明真相,还商行一个清白。您先稳住那些商户,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老板无奈地点点头,说道:“好吧,杨贤侄,我相信你。但你也要尽快,不然咱们商行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杨戬离开商行后,立刻展开调查。他从那些散布谣言的无赖入手,顺藤摸瓜,找到了幕后主使正是赵康。然而,仅仅知道是赵康还不够,他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赵康的阴谋,才能彻底平息这场风波。
与此同时,林诗音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她心中坚信杨戬的为人,对这些谣言嗤之以鼻。但看到杨戬为此事奔波劳累,她心中十分心疼。她决定和杨戬一起面对这场危机,帮助他寻找证据。
林诗音利用自己在国都中的人脉,四处打听消息。她找到了一些曾经被赵康欺压过的人,从他们那里得知了赵康的一些其他恶行,或许可以作为揭露他阴谋的有力证据。而杨戬则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潜入赵康的府邸,试图找到他策划谣言的直接证据。
在赵康的书房中,杨戬小心翼翼地翻找着。突然,他在一个暗格中发现了一封信,信中详细记录了赵康指使无赖散布谣言的计划,以及他与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往来书信,这些书信足以证明他企图破坏杨戬声誉,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杨戬心中大喜,他小心翼翼地将信件收好,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杨戬心中一惊,他迅速躲到一旁。只见赵康带着几个手下走进书房,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东西。赵康脸色阴沉,说道:“那封信怎么不见了?一定是有人来过。给我仔细找!”手下们立刻开始在书房中翻箱倒柜。
杨戬躲在暗处,大气都不敢出。他知道,一旦被发现,不仅自己会陷入危险,之前所做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就在他感到紧张之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林诗音担心杨戬的安危,带着李明等人前来相助。他们故意在府邸外制造混乱,吸引了赵康等人的注意力。
赵康听到外面的动静,眉头一皱,说道:“出去看看怎么回事。”说罢,带着手下离开了书房。杨戬趁机悄悄溜出书房,与林诗音等人会合。林诗音看到杨戬平安无事,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说道:“杨郎,你没事就好。我们快走!”
杨戬和林诗音等人回到家中,仔细研究了信件的内容。这些信件就是他们反击的有力武器。他们决定将信件交给官府,让官府来处理赵康。第二天,杨戬和林诗音来到官府,将信件呈递给了官员。官员看后,大为震惊,立刻派人将赵康抓捕归案。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康无法抵赖。他因恶意造谣、企图破坏国家稳定等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随着赵康的伏法,国都中的谣言也随之平息,商行的声誉逐渐恢复,生意也重新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