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尖子班那天,班主任领着我在教室前排扫了圈空位:“张涛,先找个位置坐下,慢慢适应。”
话音刚落,第一排靠过道的位置忽然有人举手,是个头发软软搭在额前的男生,正冲我扬下巴:“这儿有空位,来我这儿坐呗?我叫陈希。”
我愣了下,抱着书包走过去。刚把课本放进桌肚,他就转过来,胳膊肘支在桌面上:“你从普通班转过来的?能被调到尖子班,成绩应该挺不错吧?”
我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还行吧,在原来的班是班级第一。”
“太厉害了吧!”陈希眼睛瞪圆了,身子往前探了探,“那你哪科最好呀?我猜是数学?不对,看你文绉绉的,难道是语文?”
“都还行,”我被他直白的热情逗笑,“不过化学是最好的,上次期末在年级里排得还挺靠前,推断题基本没失过分。”
陈希突然垮下脸,哀嚎似的往桌上一趴:“巧了,我最差的就是化学!每次做推断题都像在猜谜,老师说我写的方程式能让实验室炸锅。”
我正想接话,他忽然抬头冲我挑眉:“说起来,你化学最好那次,估计还没我最差的化学考得高呢——尖子班的难度可不比普通班,你信不?”
“哪有这种比法?”我伸手拍他胳膊,“等下次月考咱们比一比,看谁化学进步大。”
我们俩就着这点拌嘴,从化学题型聊到考试难度,又绕回各自的学习短板,絮絮叨叨说了很久,直到上课铃响才暂时歇嘴,下课又立刻接着聊,一来二去,竟不知不觉聊了好长一段时间。
直到周三自习课,陈希拿着我的化学笔记跟我比划:“你这推断题思路太绕了,换我肯定想不出来——”声音没收住,引得讲台前的班主任回头看了两眼。下课后,班主任把我叫到走廊:“张涛,你跟陈希坐一起太容易分心,去第三排跟姜凡坐吧,他理科扎实,你们能互相带动。”
我抱着书包往第三排挪时,姜凡正低头刷题,侧脸被窗外的阳光照得透亮,睫毛很长,垂着时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他听到动静抬眼看了我一下,眼神淡淡的,没说话,又低下头,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成了我们同桌的第一声招呼。
起初,我和姜凡之间话很少,他总是埋首在习题册里,周身像裹着层安静的膜。直到一次数学小测,最后一道圆锥曲线题把我难住了,交卷后我对着空白处唉声叹气。姜凡扫了一眼我的卷子,沉默片刻,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一串步骤,低声说:“联立方程后用韦达定理,结合向量关系,你看……”他的声音很轻,条理却极清晰,我一下就听明白了,看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从那以后,我们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课间,他会给我讲解物理电场里复杂的受力分析,我则帮他润色语文作文里稍显生硬的语句。偶尔我带些小零食,悄悄放在他桌角,他虽没说什么,却会在我被难题困住时,主动递来写满思路的纸条。
有一回晚自习,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翻书声和笔尖摩挲纸张的声响。我被一道化学平衡题弄得心烦意乱,忍不住嘟囔:“姜凡,我讨厌你,为什么你学什么都这么轻松。”他停下笔,抬眼看向我,目光里闪过一丝笑意,轻声道:“哦?那你之前天天给我零食,是喜欢我?”
我愣在原地,手指攥着笔的力道不自觉收紧,笔杆硌得指节发白。姜凡的目光还落在我脸上,那点笑意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眼底漾开细碎的涟漪,看得我耳尖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