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高二(7)班的窗户,在磨砂黑板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开学典礼刚刚结束,教室里还弥漫着暑假过后特有的躁动气息。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换着假期见闻和最新八卦。
班主任林静踩着高跟鞋走进教室,鞋跟与地板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新学期开始了,"林老师推了推金丝边眼镜,目光扫过全班,"今年是建校六十周年,学校决定扩大规模举办校园戏剧节。"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每个班级都必须参加,最终评选将计入期末班级评优。"林老师继续说道,目光落在第三排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身上,"许晓晴,你是文艺委员,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
许晓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迅速翻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戏剧节"三个大字,然后画了个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她的同桌李梦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她,小声道:"又要忙起来了,文艺委员大人。"
在许晓晴身后两排,许明皱了皱眉。他推了推黑框眼镜,手指在桌下的计算器上快速按动——按照往年的安排,戏剧节筹备至少需要六周,每周会占用多少学习时间?他必须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奥数竞赛的准备工作,时间表已经精确到每分钟。
教室角落里,转学生陆毅茫然地环顾四周。他上周才从省城转学过来,对学校的传统活动一无所知。前桌的男生转过头来:"嘿,新来的,你擅长表演吗?"
陆毅耸了耸肩:"我只擅长篮球。"
"那你得小心陈浩,"前桌男生朝窗边努了努嘴,"他是校队主力,最讨厌别人抢他风头。"
靠窗的位置,陈浩正把手机藏在课桌下刷体育新闻,听到自己的名字抬起头来:"谁叫我?"
"没人叫你,"前桌男生迅速转回去,"专心玩你的手机吧。"
最角落的位置,周小菲把头埋得更低了,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校服下摆。她祈祷着不要有人注意到自己,任何需要站在人前的事情都让她胃部绞痛。她偷偷抬眼瞄了瞄讲台上的林老师,又迅速低下头,在素描本上胡乱涂画着。
"安静,"林老师敲了敲讲台,"具体事项文艺委员会后通知。现在开始上课。"
下课铃一响,许晓晴就跳上了讲台。
"同学们等一下!"她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关于戏剧节,我们需要先成立一个筹备小组!"
大多数同学充耳不闻,拎起书包就往门外冲。陈浩一把抓起篮球,三步并作两步冲向门口;许明迅速收拾好书本,径直走向图书馆;陆毅犹豫了一下,站在座位旁观望;周小菲则像往常一样,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才慢吞吞地收拾书包。
只有三四个平时和许晓晴关系好的女生留了下来。
"别走啊,这关系到班级荣誉!"许晓晴冲着门口喊,但回应她的是迅速消失的背影和零散的笑声。
李梦叹了口气:"晓晴,咱们班什么德行你还不清楚吗?除了运动会和篮球赛,什么时候团结过?"
"这次不一样,"许晓晴咬了咬下唇,"林老师说必须全班参与。"她转向留下的几个女生,"那我们几个先讨论一下吧,至少把初步方案定出来。"
林老师走进教室,看到空荡荡的座位和讲台前几个女生,轻轻叹了口气。她走过来拍了拍许晓晴的肩膀:"晓晴,这次活动需要动员全班,不是小团体能完成的。"她意有所指地看了看教室,"你得想办法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我会的,林老师。"许晓晴点点头,但眉头已经微微皱起。
下午的图书馆安静得能听见翻页的声音。许明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摊开着《高等数学》和《物理竞赛真题集》。他的笔尖在草稿纸上快速移动,演算着一道复杂的电磁学题目。
"莎士比亚还是契诃夫?"
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思路。许明抬起头,看到许晓晴抱着一摞书站在他面前,最上面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
"什么?"许明皱眉。
"我在选戏剧节的剧本,"许晓晴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你觉得古典戏剧好还是现代剧好?"
许明推了推眼镜:"我对戏剧没有研究。"
"但你是全班读书最多的人,"许晓晴翻开《莎士比亚全集》,"你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吗?我觉得改编这个会很出彩。"
"那是关于两个冲动青少年不理智行为的悲剧,"许明冷淡地说,"我不认为这适合校园演出。"
许晓晴眨了眨眼:"哇,你果然读过。那你有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是,"许明合上自己的参考书,"不要打扰正在学习的人。"
许晓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慢慢合上书本,站起身来:"抱歉打扰你了。"她转身离开,马尾辫甩出一个生硬的弧度。
许明看着她的背影,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头继续他的演算。
放学后的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许晓晴站在讲台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热情。
"......所以我们可以先确定剧本,然后开始选角和分工。"她环顾四周,"有什么建议吗?"
台下回应她的是一片沉默。几个女生低头玩手机,男生们则百无聊赖地望向窗外。
"如果没有意见,我提议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校园改编版。"许晓晴继续说。
"太老套了吧,"一个男生嘟囔道,"去年高三不就演的这个?"
"那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许晓晴的声音开始有些发抖。
又是一阵沉默。
"好吧,"她深吸一口气,"那我们下次再讨论。今天先散会。"
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没有人注意到许晓晴紧紧攥着粉笔的手指关节已经发白。她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第一次感到文艺委员这个头衔如此沉重。
周小菲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她站在门口,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讲台上发呆的许晓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轻轻关上了门。
窗外,夕阳将整个校园染成金色。新学期的第一天即将结束,而属于高二(7)班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