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的灯光暗了下来,观众席的嘈杂声如潮水般退去。许晓晴站在舞台侧幕的阴影里,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透过幕布的缝隙,她看到评委席上省艺术学院的老教授正低头翻阅节目单,钢笔在纸上轻轻点着节奏。
"呼吸。"许明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声音轻得只有她能听见,"记得我们第一次排练时你跟我说的话吗?"
许晓晴转过头。舞台的微光勾勒出许明清晰的侧脸轮廓,他今天摘掉了眼镜,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突然想起两个月前那个下午,在音乐教室门口偷听到的钢琴声——那时的她怎么会想到,这段旋律最终会把全班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圆。
"我说了什么?"她小声问。
许明嘴角微微上扬:"不完美也是青春的一部分。"
舞台监督举起手指开始倒数:五、四、三——
周小菲突然抓住许晓晴的手腕。她穿着朱丽叶的戏服,头纱下的脸苍白如纸,但眼神却出奇地坚定。"我、我能行。"她说,声音轻却清晰。
二、一。
深红色的幕布缓缓拉开,聚光灯如月光般倾泻而下。许明的手指落在琴键上的瞬间,许晓晴感到一股电流从脊背窜上来——这不是他们排练过的任何一个版本,而是一段全新的前奏,清澈如溪水又深沉如夜空的旋律,让整个礼堂瞬间安静下来。
陆毅饰演的罗密欧从舞台右侧登场,他的第一句台词"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与钢琴声完美融合,仿佛他们早已排练过千百遍。许晓晴这才意识到,许明一定是根据每个人的表演节奏重新调整了配乐。
当周小菲出现在"阳台"上时,许晓晴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聚光灯下的周小菲像一只随时会飞走的白蝴蝶,她的第一句台词几乎轻不可闻。但许明的钢琴声恰到好处地弱了下来,给她留出呼吸的空间。
"*‘罗密欧,抛弃你的姓名吧...’*"周小菲的声音渐渐找到了力量,像初春的溪流突破冰层的束缚,"*‘或者,如果你不愿意,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就不再做凯普莱特家的人...’*"
观众席上,林老师悄悄擦了擦眼角。许晓晴这才注意到,评委席的老教授已经放下了钢笔,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
中场转场时出了个小意外。陈浩在退场时被自己的披风绊了一下,差点撞倒布景。观众席传来几声轻笑,但许明的钢琴立刻转为一段滑稽的变奏,巧妙化解了尴尬。陈浩顺势做了个夸张的鞠躬,即兴加了一句剧本上没有的台词:"爱情让人盲目,看来也包括衣冠不整!"现场响起一片会意的笑声。
当剧情发展到高潮时,许晓晴注意到许明的手指在琴键上微微发抖。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但音乐却没有丝毫紊乱。她突然想起他手腕上那些红痕,想起他说父亲撕了乐谱时平静语气下掩藏的颤抖。
最后一幕的灯光设计是周小菲的杰作——蓝色的顶光如月光,橙色的侧光似烛火,交织在两位主角身上。当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墓室"重逢时,许明的钢琴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一个单音在空气中颤动。周小菲的独白在这样的寂静中显得格外震撼:
"*‘这是什么?一只杯子,紧握在我真爱的手中?我知道了,是毒药结束了他的生命...啊,罗密欧,我也要为你干杯!’*"
她的声音不再颤抖,每一个字都像经过淬火的钢铁。当她把"毒药"一饮而尽,倒在罗密欧身边时,观众席传来清晰的抽泣声。
钢琴声重新响起,这次是一段许晓晴从未听过的旋律。忧伤中带着奇异的希望,像黑夜过后必然到来的黎明。灯光渐暗,幕布缓缓闭合。
死寂持续了整整三秒。
然后掌声如雷暴般炸响。观众席全体起立,有人在高喊"安可"。评委席上,老教授正激动地和身旁的人说着什么,手指不停地指着舞台。
幕布再次拉开,全体演员手牵手鞠躬。周小菲的眼泪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陈浩咧嘴笑着,露出两颗虎牙;陆毅优雅地行了个古典礼;许明站在钢琴旁,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出了真实的微笑。
许晓晴被推到舞台中央。当她弯腰鞠躬时,一束灯光正好落在她脸上。刺眼的光线中,她看到观众席最后一排有个熟悉的身影——许父不知何时来到了现场,正僵硬地鼓着掌,脸上是一种她读不懂的复杂表情。
后台的庆祝乱成一团。李梦和几个女生抱在一起又哭又笑;陈浩被篮球队的队友高高抛起;周小菲被戏剧社的老师围住,邀请她参加下学期的编剧工作坊;陆毅正在和那位省艺术学院的老教授交谈,对方不时赞许地点头。
许晓晴在化妆间的角落找到了许明。他正在收拾乐谱,手指轻轻抚平纸张的折角。
"你爸爸来了。"许晓晴轻声说。
许明的手停顿了一下:"我知道。"
"他会..."
"不重要了。"许明抬起头,眼睛亮得出奇,"他听到最后那段音乐了。那是我写给他的信。"
许晓晴突然明白过来——那段陌生的终曲,那些挣扎的和弦与最终和解的旋律,是许明用音乐构筑的桥梁。
林老师兴冲冲地推门进来:"评委结果出来了!我们包揽了最佳戏剧、最佳舞台设计和..."她故意拖长声调,目光落在许明身上,"最佳原创音乐三项大奖!"
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许晓晴被人群推到许明身边,他们的肩膀紧紧相贴。透过化妆间的窗户,她看到夜幕已经降临,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
"看,"许明突然指向窗外,"我们的海报。"
礼堂外的公告栏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海报在夜风中轻轻摆动。周小菲设计的海报上,没有传统的主角肖像,而是一双手从舞台两侧伸向中央,即将相触却尚未相握的瞬间。海报底部印着一行小字:"高二(7)班全体呈现"。
许晓晴突然想起两个月前,自己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面对寥寥无几的参与者发表动员演讲的场景。那时的她怎么会想到,这场始于责任的戏剧节,最终会成为串联起整个班级的纽带?
庆功宴在学校天台举行。陈浩不知从哪弄来几罐汽水,大家传递着喝,也不在乎谁的口水沾在罐口。周小菲被怂恿着表演了一段即兴独白,赢得阵阵掌声;陆毅和陈浩勾肩搭背地唱着跑调的歌;许明坐在栏杆边,月光洒在他的肩膀上,像一层柔软的银纱。
许晓晴走过去,递给他一罐汽水。"接下来呢?"她问,"你爸爸..."
"他刚才发短信了。"许明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条简短的信息:"明天把钢琴调音师约来家里。"——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特有的和解方式。
许晓晴笑了,仰头看向星空。明天还有期中考试,下周还有班级评优,许父的态度是否真的转变也未可知。但此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他们共同创造了某种永恒的东西——就像许明那段终曲最后的小节,永远定格在最明亮的和弦上。
远处传来午夜的钟声。天台上,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大家开始合唱校歌,跑调得离谱却充满热情。许晓晴跟着唱起来,声音融入了这片青春的喧嚣中。她侧头看向许明,发现他也在看着她,嘴角挂着那个笨拙的、不像他的笑容。
在这个瞬间,所有的台词、灯光、音符都找到了它们最终的意义。幕布落下,但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