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罗密欧又忘词了
本书标签: 校园  青春治愈系 

第15章 分岔的导演椅

罗密欧又忘词了

国际青年艺术节的邀请函抵达时,许晓晴正在用透明胶带修补被撕破的剧本。烫金信封像一只闯入夏天的蝴蝶,轻飘飘地落在沾满咖啡渍的排练日程表上。

"瑞士卢塞恩,八月十日至二十五日。"李梦念出邀请函内容时声音发颤,"全球仅选三十名青年导演……晓晴,这是直达维也纳艺术剧院的跳板!"

排练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墙上的日历——八月二十日被红笔圈出"毕业大戏总决赛"。许晓晴的指尖还捏着皱巴巴的胶带,那上面粘着周小菲昨天刚画的新台词标注。

"日期冲突了。"陈浩的轮椅碾过地板,发出刺耳的声响。他刚刚结束复健训练,左腿的石膏上还留着陆毅用马克笔画的加油小人。

许晓晴沉默地翻开导演笔记。每一页的边角都画着隐秘的路标——许明的琴键,周小菲的画笔,陈浩的篮板,陆毅的跑道。这些图案在两个月前还毫无关联,此刻却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你去。"陆毅突然开口,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膝盖上的绷带,"我们重新排演顺序,让李梦顶你的位置。"

窗外传来施工队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在拆除旧艺术楼,为即将到来的新生腾出空间。许晓晴看着脚手架上的工人像蚂蚁般忙碌,突然想起自己当初说服大家参加戏剧节时说的话:"总要有人先搭起舞台。"

---

深夜的排练厅只剩下许晓晴一人。手机屏幕亮着维也纳艺术剧院的介绍页面,舞台效果图美得不真实。她打开音响,播放许明为毕业大戏创作的终曲。钢琴声流淌到一半时,突然插入周小菲偷偷录制的日常片段:

"第三幕灯光再暗些!"——这是她自己的声音。

"许明你弹慢点我跟不上!"——陈浩在咆哮。

"颜料……颜料洒了!"——周小菲的惊呼。

最后是许明难得的笑声,混着陆毅轮椅转动的吱呀声。

月光从破旧的窗帘缝隙漏进来,照见导演椅上斑驳的刻痕。许晓晴伸手抚摸那些深浅不一的划痕——"2018级《雷雨》"、"2019级《茶馆》",最新的一道刻着"2023级《交叉小径》",墨迹还未干透。

她突然掀开椅垫,发现底下贴满了便利贴。每张都写着同样的话:"导演,明天排练别迟到。——全体演员"字迹从工整到潦草,显然出自不同人之手。最早的那张已经泛黄,日期是戏剧节启动第一天。

手机突然震动,班级群弹出视频请求。许晓晴接通后愣住了——镜头扫过医院复健室、深夜画室、琴房,最后定格在排练厅窗外。所有人都在看着她,举着连夜修改的新剧本。

"我们删掉了第三幕的独白。"陆毅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改成篮球击地的节奏代替台词。"

"灯光代码重写了。"周小菲的脸出现在平板电脑上,背景是布满涂鸦的病房墙壁,"用投影仪把壁画投在幕布上。"

许明的手指突然入镜,在镜头前弹了一段加快版的《革命练习曲》:"配乐可以压缩到三分半钟。"

陈浩把轮椅转到镜头最前面,石膏腿高高翘起:"反正你就算在瑞士,也得给我们远程指导!"

视频突然卡顿,许晓晴看见自己映在黑屏上的脸——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施工队的探照灯扫过窗前,将她手中的邀请函照得雪亮。信封角落有一行极小的印刷字:"报到时请携带个人代表作《交叉小径》全本录像"。

---

翌日清晨,许晓晴把邀请函钉在排练厅中央。金色的信封旁边,贴着连夜制作的倒计时牌:"距毕业大戏决赛还有27天"。

"国际艺术节的要求。"她将摄像机架在三角架上,镜头对准惊讶的众人,"他们要看真正的《交叉小径》——不是删减版,不是替代方案,而是我们最初想呈现的那个版本。"

许明突然开始弹琴,是那次午夜救援时即兴创作的旋律。周小菲抓起画笔,在倒计时牌上画了条环绕所有人的彩虹。陆毅摇着轮椅取来快递盒——里面是二十套定制的文化衫,每件背面都印着不同的路标图案。

施工队的拆除声越来越近,灰尘从天花板簌簌落下。许晓晴站在纷纷扬扬的尘埃里按下摄像机录制键,仿佛看见两个时空在此刻重叠:一个是飞往瑞士的航班,一个是布满划痕的导演椅;一个通往铺满红毯的国际舞台,一个连着吱呀作响的旧排练厅。

阳光突然穿透尘埃,在地板上投下窗格的影子。许晓晴发现那些光影恰好连接了每个人的位置,像命运画下的五线谱。

上一章 第14章 消音的琴键 罗密欧又忘词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复健室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