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五章 暗中的关注

寒门策变

姜赋回到居所,虽疲惫却难掩兴奋。他坐在桌前,再次翻开那本典籍,仔细琢磨着明日研讨会上要阐述的观点。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坚定的脸庞,然而他不知,暗处,危险正悄然靠近。

第二日,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寒门学子学社那古朴的研讨厅内。厅中摆放着几张长桌,四周墙壁上挂着先贤的字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学子们陆陆续续入座,低声交谈着,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姜赋身着一袭素色长衫,手持书卷,稳步走上前。他深吸一口气,抬眼环顾四周,只见众人或期待、或好奇地望着他。姜赋清了清嗓子,开始阐述自己对改革的新想法。

“诸位,如今我大楚内忧外患,朝堂之上世家大族把控权力,民间百姓困苦不堪。我们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根源入手。”姜赋声音洪亮,目光坚定,“税制改革首当其冲,现行税制对寒门百姓苛责过重,而世家大族却能凭借特权逃避赋税。我们应重新制定税则,按资产多寡征税,如此既能充实国库,又能减轻百姓负担。”

学子们先是一愣,随后交头接耳起来。有人微微点头,似是认可姜赋的观点;有人则面露疑惑,显然还在思考。姜赋见状,又接着说道:“再者,人才选拔制度也需变革。科举之路虽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通道,可其中舞弊现象丛生,世家大族相互勾结,垄断仕途。我们应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选拔公平公正。”

这一番言辞犀利、见解独到的言论,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不少学子纷纷鼓掌,赞叹姜赋的勇气与智慧。“姜兄所言极是,我等寒门子弟苦此久矣,若真能如此改革,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一位学子激动地说道。

然而,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有一双眼睛却冷冷地注视着姜赋。此人正是王崇安排的眼线,他身着一身黑衣,混在人群之中,显得格格不入。只见他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一丝阴鸷,将姜赋的每一句话都暗暗记在心里。

待研讨会结束,学子们陆续散去。黑衣眼线悄悄离开学社,一路疾行,来到了王崇的府邸。此时,王崇正在书房中悠闲地品着茶,见眼线进来,微微抬眼,问道:“打听到什么了?”

眼线赶忙上前,恭敬地说道:“大人,那姜赋在学社的研讨会上大放厥词,提出了诸多改革之法,什么税制改革、科举监督,还赢得了不少学子的赞赏。”

王崇听闻,脸色一沉,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哼,这小子还真是不安分,竟敢在学社蛊惑人心。他以为凭他那几句书生之见,就能改变这朝堂的格局?”

眼线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崇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继续盯着他,找机会在学社中给他使点绊子,让他知道,这朝堂可不是他一个寒门小子能肆意妄为的地方。”

而另一边,姜赋在学社中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学子交谈着。他沉浸在对未来改革的憧憬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姜赋与学子们讨论完后,独自走在学社的小径上。路旁的花草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未知的命运。姜赋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推进自己的改革理念,却不知暗处那监视的目光从未离开过他。

随着夜幕降临,学社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姜赋回到自己的房间,点上烛火,又开始翻阅起典籍。烛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然而,此刻的他,依旧对王崇即将展开的阴谋毫无察觉,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

上一章 第四章 初入学社的收获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 学社风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