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抉择

寒门策变

皇帝沉默良久,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朝堂众人,开口道:“此事关乎重大,朕需再做考量。今日早朝暂罢,诸位爱卿退下吧。”姜赋心中一紧,知道皇帝仍在犹豫。他退下朝堂,与柳瑶等人会合,众人看着彼此,都明白接下来的局势依旧严峻,改革之路,充满未知。

回到府邸,姜赋并未休息,而是在书房中踱步沉思。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长在墙壁上。他深知,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若不能说服皇帝,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大人,喝点茶,歇歇吧。”柳瑶端着茶盏走进书房,轻声说道。姜赋接过茶盏,却只是放在一旁,并未饮用。“柳姑娘,你说皇上他究竟在顾虑什么?”姜赋停下脚步,看向柳瑶。

柳瑶思索片刻,说道:“皇上虽对权贵的行为愤怒,但改革之事牵扯甚广,他担心再次出现问题,影响国本。毕竟,之前的改革试行已遭破坏,皇上不得不谨慎。”

姜赋微微点头,“你所言极是。看来,我还需准备更多的应对之策,方能让皇上下定决心。”

第二日,早朝。皇帝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改革之事。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分列两旁,神色各异。姜赋站在殿中,心中早已做好了再次为改革辩护的准备。

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他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道:“昨日姜爱卿呈上的证据,朕已看过。权贵买通官员,破坏改革试行,此等行径实在可恶。但改革之事,关乎国家兴衰,朕不得不慎重考虑。今日,诸位爱卿可畅所欲言,说说对改革的看法。”

话音刚落,礼部侍郎王崇出列,躬身说道:“陛下,改革一事,本就风险极大。之前试行便已出现诸多问题,如今若再贸然推进,恐生大乱。还望陛下三思啊!”

户部尚书赵康也紧接着说道:“陛下,姜赋所提改革,看似美好,实则不切实际。改革触动的利益太多,若强行推行,恐怕会引发朝堂动荡,于国家不利。”

姜赋心中气愤,却面色平静。他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二位大人所言,看似有理,实则不然。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国家积弊难除,只会愈发衰落。之前改革试行出现问题,乃是权贵从中作梗,并非改革本身有误。如今,臣已准备了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详细措施,定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姜赋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与太监,由太监呈给皇帝。“陛下,这是臣所整理的改革应对之策,其中包括对改革试行地区的管理、监督,以及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臣相信,只要严格按照此策执行,改革定能成功。”

皇帝接过册子,仔细翻阅。殿中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反应。

少顷,皇帝放下册子,看向姜赋,问道:“姜爱卿,你如此坚持改革,可有十足的把握?”

姜赋坚定地说道:“陛下,臣虽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但臣愿以性命担保,改革若能推行,定能让国家焕然一新。如今边关战事吃紧,国家急需变革以增强国力。若错过此次机会,恐怕日后再无翻身之日。”

这时,御史大夫郑直出列,说道:“陛下,姜赋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改革或许是一条出路。但正如王大人和赵大人所说,改革风险巨大,还望陛下权衡利弊。”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支持改革,有的反对改革,朝堂上争论不休。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他看着群臣,心中陷入了两难抉择。改革,或许能让国家强大,但风险也着实不小;若不改革,国家的现状又难以改变,边关战事也将愈发艰难。

姜赋看着皇帝的神情,心中焦急。他深知,此刻皇帝的决定,将决定着改革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朝堂上的争论声渐渐平息,众人都将目光投向皇帝,等待着他的裁决。皇帝沉默良久,缓缓开口道:“此事容朕再思……”

姜赋心中一沉,知道皇帝仍未下定决心。但他并未放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终能说服皇帝。

此时,殿外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几缕光线,却未能驱散朝堂内的凝重气氛。大臣们陆续退出朝堂,姜赋站在原地,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暗暗握紧了拳头。

上一章 第三十章 自证清白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改革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