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转身,望着议事厅紧闭的大门,心中默默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知道,剩下的地方豪绅必然不会轻易罢休,一场新的较量或许即将来临。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改革的信念。夜色渐浓,姜赋迈着坚定的步伐,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姜赋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与那些态度松动的地方豪绅频繁接触。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地向他们阐述改革的诸多益处,试图进一步坚定他们支持改革的决心。
在姜赋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地方豪绅被说服。这些地方豪绅中,有不少人原本就对大楚王朝当下的腐朽现状心怀不满,只是囿于各方压力,一直不敢轻易表露。如今,姜赋的改革之策犹如一道曙光,让他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钱万贯便是其中之一。他从议事厅回到府邸后,便陷入了深思。他深知,改革虽伴随着风险,但倘若成功,自己的家族或许能借此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几日夜不能寐的权衡,他终于下定决心,支持姜赋的改革。
钱万贯找到姜赋,抱拳说道:“姜公子,我钱某愿全力支持你的改革大业。”姜赋面露喜色,连忙回礼:“钱老爷深明大义,有您相助,改革之事又多了几分胜算。”
在钱万贯的带动下,其他一些态度摇摆的地方豪绅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改革。这些支持改革的地方豪绅们,仿佛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积极协助姜赋做其他地方豪绅的工作。
他们有的利用自己在商界的人脉,四处奔走游说;有的则在家中设宴,邀请那些尚未表态的地方豪绅,席间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改革的好处。一时间,京城内支持改革的声音逐渐响亮起来,改革的阻力也随之逐渐减小。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豪绅都愿意顺应这股改革的潮流。仍有少数地方豪绅,他们或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过度担忧,或是受世家大族的暗中指使,坚持反对改革。
这其中,以孙富贵为首。孙富贵身形肥胖,满脸横肉,平日里便以贪婪和固执著称。他在自己的府邸中,召集了同样反对改革的几位地方豪绅,商议着应对之策。
“哼,姜赋那小子,竟然蛊惑了这么多人支持他的改革,绝不能让他得逞!”孙富贵猛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震颤起来。
“孙老爷,您说该怎么办?如今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处境可有些不妙啊。”一旁的李财忧心忡忡地说道。
孙富贵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暗中联合起来,寻找新的机会破坏改革。只要能让改革推行不下去,姜赋那小子就翻不起什么大浪!”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于是,他们开始在暗中谋划着各种破坏改革的计划。他们一方面派人密切监视姜赋和支持改革的地方豪绅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他们的破绽;另一方面,四处散播关于改革的谣言,企图扰乱民心。
这日,姜赋正在与几位支持改革的地方豪绅商讨下一步计划。突然,一名手下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姜赋脸色微变,他知道,那些反对者已经开始行动了。
“各位,看来那些反对者不会坐以待毙,我们必须早做准备。”姜赋神色凝重地说道。
“姜公子,您有何打算?”钱万贯问道。
姜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百姓了解改革的好处,稳固支持改革的阵营;另一方面,要小心提防,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姜赋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此时的京城,表面上依旧繁华热闹,人来人往。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支持改革与反对改革的两股势力,正悄然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支持改革的地方豪绅们积极奔走,为改革的未来努力着;而那些坚持反对的地方豪绅,则在阴暗的角落里,策划着新的破坏行动。姜赋深知,这场改革之路,注定充满坎坷,但他已然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去应对那些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