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望着欢呼的人群,心中默默思索着即将到来的挑战。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大步迈出金銮殿,准备即刻前往地方,亲自查看改革推行的情况。他深知,那些潜在的困难正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等待着他去披荆斩棘。
改革启动后,各项措施开始逐步推行。姜赋马不停蹄地赶到地方官府衙门,刚踏入那扇厚重的大门,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衙门内,衙役们神色匆匆,却又透着几分刻意的忙碌。姜赋皱了皱眉,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氛围有些不对劲。
他径直走向正堂,只见几位地方官员正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见他进来,顿时噤声,神色略显慌乱。姜赋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们,开口道:“改革推行已有数日,各位说说,进展如何?”
一位身形微胖的官员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回大人,改革措施繁多,下面的人一时半会儿难以领会,所以进展有些缓慢。”姜赋目光锐利地盯着他,问道:“难以领会?那为何不派人来京城请教?还是说,你们根本就没把改革当回事?”那官员被他的目光看得心中发慌,低下头去,不敢言语。
姜赋又看向其他人,众人皆是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姜赋心中已然明了,这些地方官员对改革措施的执行不力,绝非简单的“难以领会”。他决定深入调查,看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姜赋微服私访,穿梭在大街小巷,与百姓们交谈。他听到了许多声音,有的百姓对改革满怀期待,可更多的却是抱怨。“说是要改革,可这日子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上头的政策是好,可到了下面就变了味。”百姓们的话语,如重锤般敲击着姜赋的心。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姜赋发现,这些地方官员要么是对改革不理解,要么是受到旧势力的影响,故意拖延或敷衍改革工作。那些对改革不理解的官员,大多因循守旧,习惯了以往的行事方式,对新的改革措施充满抵触。而受到旧势力影响的官员,则是被威逼利诱,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破坏改革大局。
姜赋回到官府衙门,再次召集那些官员。这一次,他的脸色格外凝重。“我已查明,你们之中,有人对改革阳奉阴违。改革乃是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福祉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你们若是继续如此,休怪我无情!”姜赋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官员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惧色,有的却依旧神色不改。姜赋知道,这些人不会轻易改变,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否则改革将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姜赋在衙门内踱步,脑海中思绪飞转。他想到了那些支持改革的官员,或许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对这些执行不力的官员进行监督和引导。同时,他也意识到,必须加强对改革措施的宣传和解释,让更多官员真正理解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然而,就在姜赋思考对策之时,京城传来消息,旧势力正在蠢蠢欲动,试图在京城制造舆论,给改革施加压力。姜赋心中一紧,他深知,改革面临的阻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姜赋站在衙门的台阶上,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可此刻,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如山,他该如何整治这些执行不力的地方官员?改革又能否顺利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