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目光不时落在桌上写满线索的纸张上。他深知,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找出背后势力,打消周富的顾虑。“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定要让改革推行下去。”姜赋低声自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姜赋停下脚步,招来几位平日里办事得力、心思缜密的亲信。他神色凝重,语气严肃地说道:“你们即刻分散至京城各处,重点留意那些与周富商会有往来的权贵,以及近期商会相关的异常动向。尤其是商会特权方面的消息,哪怕一丝风吹草动,都要速速回报。”亲信们领命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如同训练有素的暗影,悄然融入京城的各个角落。
京城的夜晚,灯火辉煌,却也暗藏玄机。亲信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或混入茶楼酒肆,佯装成普通食客,倾听着周围人的交谈;或与商会的伙计、掌柜套近乎,旁敲侧击地打听消息。他们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时隐时现,每一个细微的线索都不放过。
姜赋独自留在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他时而凝视着墙上的大楚地图,思考着各方势力的分布与关联;时而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张上圈圈点点,梳理着已知的线索。书房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息,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数日后,亲信们陆续归来。他们带回了一摞摞的消息,堆满了姜赋的书桌。姜赋迫不及待地翻阅着,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期待。终于,一条关键线索映入眼帘:原来是户部尚书赵康联合礼部侍郎王崇等几位权贵,对周富的商会施加压力。他们暗中威胁周富,若支持姜赋的改革,便要取消商会多年来享有的一些重要商业特权,包括在边境贸易中的独家经营权以及部分税收优惠政策。
姜赋看着这条线索,面色愈发严峻。他深知,赵康等人此举是想从根本上切断他与商会的联系,削弱改革的支持力量。“这帮权贵,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姜赋咬着牙,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明白此刻愤怒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想出应对之策,化解周富的担忧。
姜赋再次陷入沉思,他在书房内缓缓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窗棂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也在为他的困境而叹息。
突然,姜赋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想到,周富作为商会会长,最关心的始终是商会的利益。若能让他看到改革成功后,商会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或许能动摇他在权贵威胁面前的摇摆态度。同时,对于赵康等人的恶行,也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想办法在朝堂上揭露他们,让他们自顾不暇,无法再对商会施压。
姜赋立刻伏案疾书,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他详细规划着如何向周富阐述改革后的商会前景,以及收集赵康等人恶行证据的具体步骤。雨声渐渐停歇,月光透过云层洒在书房内,照亮了姜赋坚定的脸庞。
姜赋深知,接下来的行动充满挑战,但他已做好充分准备,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崎岖,都要为改革开辟出一条道路,争取到商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