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133章:权贵谋划新阻碍

寒门策变

姜赋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书房。他坐在书桌前,铺开纸张,开始仔细罗列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之策。“无论你们使出什么手段,我都不会退缩。”姜赋低声自语,眼神坚定,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坚毅。

与此同时,在赵康那奢华却透着阴森气息的府邸密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赵康背着手,在密室中来回踱步,脸上满是阴鸷。礼部侍郎王崇坐在一旁,眉头紧锁,时不时偷瞄一眼赵康。禁军统领孙霸则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抱胸,一脸不耐烦。

“这姜赋,实在是可恶!改革居然真让他做出了些成效。”赵康咬牙切齿地说道,声音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王崇连忙附和:“是啊,大人。如今直接破坏怕是难了,得想个更隐蔽的法子。”

孙霸不屑地哼了一声:“怕他作甚?直接找人把他做了,一了百了。”

赵康瞪了孙霸一眼:“你这莽夫,就知道用武力。姜赋如今在朝堂上已有一些支持者,贸然杀他,只会惹来麻烦。”

王崇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大人,我们可以利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在朝堂上大肆渲染,误导舆论,让百姓对改革产生不信任感。只要百姓反对,他姜赋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继续推行改革。”

赵康眼睛一亮,停下脚步:“此计甚妙。不过,光靠舆论还不够,我们还得在经济上给改革地区制造麻烦。”

孙霸挠挠头:“经济上怎么搞?我不懂这些。”

赵康冷笑一声:“你只需安排人手,在改革地区制造混乱,扰乱市场秩序。再让我们在商界的人提高物价,囤积物资,让改革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到时候,百姓自然会对改革怨声载道。”

王崇点头称赞:“大人高见。如此双管齐下,姜赋必定焦头烂额。”

密室中,三人低声密谋着,脸上都露出阴险的笑容。摇曳的烛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显得格外狰狞。

几日后,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官员们分列两旁,等待着今日朝会的议题。姜赋站在一侧,神色平静,但内心却警惕万分。他知道,那些权贵不会轻易罢休。

赵康站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奏折,大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近日,臣听闻改革地区出现诸多乱象。一些政策实施后,百姓生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困苦。这改革,恐怕是有人别有用心,打着为百姓好的旗号,实则在破坏我大楚的根基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官员,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姜赋心中一紧,他知道,权贵们开始行动了。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赵大人所言不实。改革乃是为了我大楚的长远发展,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小问题,但都是可以解决的。这是臣近日收集的改革地区的真实情况,百姓生活已有明显改善,只是个别地方在执行上出现了偏差,臣已在着手整改。”

赵康冷笑一声:“姜大人,你说的倒是轻巧。这些所谓的偏差,难道不是你改革本身的问题吗?你这是在误导陛下,误导满朝文武。”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那些原本对改革感兴趣的官员,此刻也面露犹豫之色。他们一方面觉得姜赋的改革理念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又担心改革真的会带来混乱。

姜赋看着那些犹豫的官员,心中明白,自己必须争取他们的支持。他说道:“各位大人,改革之路本就艰难,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改革造福百姓,增强我大楚的国力。”

然而,赵康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继续在朝堂上煽动,将一些小问题无限放大,试图让更多官员站到他那一边。

姜赋据理力争,与赵康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他们两人的战场。

随着争论的持续,那些中立的官员们开始逐渐表态。有的官员觉得姜赋说的有理,愿意支持改革;而有的官员则害怕得罪权贵,选择了沉默。

最终,朝会在一片混乱中结束。姜赋走出朝堂,心中明白,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赵康等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定还会有后续的动作。

回到府邸,姜赋再次陷入沉思。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无论权贵们使出什么手段,他都不会退缩,一定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姜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深知,舆论和经济这两方面都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化解危机。

上一章 第132章:初见成效引关注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4章:舆论风波渐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