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看着准备妥当的众人,深吸一口气,说道:“明日朝堂,便是我们的战场,成败在此一举。”众人眼神坚定,互相对视,彼此传递着信任与决心。姜赋转身,望向窗外漆黑的夜,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日朝堂上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定要让改革之路继续走下去。
第二日,天色未明,姜赋便起身,精心整理好朝服,对着铜镜仔细端详,眼神中满是坚毅。当第一缕晨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时,他已阔步迈向朝堂。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官员们或交头接耳,或神色各异,似乎都预感到今日将有大事发生。姜赋站在殿中,身姿挺拔,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不多时,户部尚书赵康带着几位权贵,神色倨傲地站到了姜赋对面。
赵康率先发难,他向前踏出一步,手中的笏板指向姜赋,大声道:“陛下,臣有本奏!这姜赋主持改革以来,毫无成效,所呈数据更是造假欺君!如此行径,实乃大逆不道,恳请陛下严惩!”说罢,他将手中弹劾的奏章高高举起。
姜赋心中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向皇帝躬身行礼后,从容说道:“陛下,臣恳请陛下容臣辩解。赵大人所言,纯属无稽之谈。”
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目光在姜赋和赵康之间来回扫视,缓缓开口道:“姜卿,你且说来。”
姜赋清了清嗓子,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说道:“自改革推行以来,臣兢兢业业,一心只为国家昌盛、百姓富足。至于赵大人所说的数据造假,实是有人蓄意破坏。”
姜赋从袖中拿出一叠文书,呈给御前太监,由太监转呈给皇帝。“陛下,这是臣多方查证所得,赵大人为了阻止改革,联合一些势力,暗中篡改数据,企图混淆视听,误导陛下与诸位大人。”
姜赋详细阐述着数据异常的真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原本改革推行顺利,各项数据均显示国家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赵大人等人,为了一己私利,担心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便想出此等卑劣手段。”
朝堂上的官员们听着姜赋的陈述,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则若有所思。当姜赋展示出那些铁证,如账目明细、往来书信时,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一位官员忍不住出声道:“竟有此事?赵大人,这……这可如何解释?”
赵康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强装镇定,辩解道:“陛下,这……这都是姜赋伪造的证据,他妄图颠倒黑白,逃脱罪责!”
姜赋冷笑一声,看向赵康,说道:“赵大人,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这些证据,每一份都有证人,有据可查。你勾结势力,操控数据,破坏改革,其心可诛!”
又有官员附和道:“是啊,姜大人向来行事端正,若没有十足把握,岂会如此笃定?赵大人,你还是如实交代吧。”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康等人身上。赵康身旁的几位权贵,也都面色苍白,眼神躲闪。
姜赋继续说道:“陛下,改革乃国家兴衰之关键,容不得半点阻碍。这些人不顾国家大义,为了私利不择手段,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皇帝看着手中的证据,神色愈发凝重,他重重地将证据拍在龙案上,怒视着赵康等人,喝道:“赵康,你还有何话说?”
赵康扑通一声跪下,仍不死心地说道:“陛下,臣冤枉啊……”但他的声音,已没了先前的底气。
朝堂上,官员们对赵康等人的行为表示愤慨,纷纷指责。“如此行径,实在有失大臣风范!”“简直是朝堂之蛀虫!”
姜赋站在那里,目光坚定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而赵康等人在证据面前会作何反应?朝堂上的局势又将如何发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