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看着那紧闭的张府大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揭开这背后的真相。“走,回府从长计议。”姜赋低声说道,与盟友们快步离去,夜色中,他们的身影显得坚定而又充满决心,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来临。
回到府邸,姜赋与盟友们围坐在书房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拉长在墙壁上。姜赋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我们顺着神秘商人这条线索,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这背后牵扯的守旧势力庞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姜赋打破了沉默,目光扫过众人。
“姜兄,你放心,我们都听你的安排。”一位盟友坚定地说道。
“没错,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将这背后的阴谋查个水落石出。”另一位盟友也附和道。
姜赋点了点头,说道:“从明日起,我们兵分几路,一路继续跟踪神秘商人,密切留意他的一举一动,看他还与哪些守旧贵族往来;另一路去收集张远山与神秘商人之间的更多关联证据;我则去联络其他支持改革的势力,为可能到来的危机做准备。”
众人纷纷领命,各自回去准备。
次日清晨,京城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跟踪神秘商人的一路盟友早早便守在了神秘商人府邸附近。只见神秘商人一身华服,神色匆匆地出了门,坐上马车朝着城西方向驶去。盟友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响起,扬起些许灰尘。
马车在一座庄严肃穆的府邸前停下,神秘商人下了车,左右张望一番后,匆匆走进府中。盟友们悄悄靠近,看到府邸大门上高悬的牌匾,上面写着“李府”,这李府的主人正是朝中一位守旧贵族。
接下来的几天,神秘商人频繁出入各个守旧贵族的府邸,还参与了几次秘密会议。姜赋等人得知消息后,决定设法获取会议内容。
在一次秘密会议时,姜赋与几位盟友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了会议场所附近。月光洒在地上,四周静谧无声,只有远处传来几声更夫的打更声。他们躲在一处花丛后,屏气凝神,努力倾听着屋内的动静。
“这次改革,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世家大族的利益,必须想办法彻底推翻。”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
“没错,姜赋那小子,实在是太碍事了,不除掉他,我们的计划难以实施。”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我看,我们可以在朝堂上掀起一场风暴,弹劾姜赋,说他意图颠覆祖制,让皇上对他失去信任。”又一个声音响起。
姜赋等人听着这些对话,心中大惊。原来守旧势力正在策划一场如此庞大的阴谋,企图在朝堂上掀起一场风暴,彻底推翻改革。
会议结束后,姜赋等人悄悄退了出去。回到府邸,姜赋面色凝重地对盟友们说:“守旧势力的阴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他们要在朝堂上弹劾我,推翻改革。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
“姜兄,那我们该怎么办?”一位盟友焦急地问道。
姜赋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一方面要收集守旧势力阴谋的更多证据,让皇上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另一方面,要联络更多支持改革的势力,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守旧势力抗衡。”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要收集证据谈何容易。守旧势力行事极为谨慎,每次会议都安排了重重守卫,想要再获取更多信息难上加难。而且,一旦他们察觉到被跟踪调查,很可能会加快阴谋的实施,到时候改革面临的危机将更加巨大。
姜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索着对策。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们可以从那些与神秘商人往来的守旧贵族入手,他们之中或许有人会因为害怕而透露一些关键信息。”
于是,姜赋与盟友们开始对那些守旧贵族展开调查,试图找出突破口。他们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与一些市井之人交谈,收集着各种琐碎的信息。
在一家酒馆内,姜赋听到邻桌的几个食客正在谈论着李府的一些事情。“听说李大人最近心情很不好,好像是因为一些朝堂上的事。”一个食客小声说道。
“是啊,我还听说,李大人似乎卷入了什么麻烦事,整天忧心忡忡的。”另一个食客附和道。
姜赋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他走上前去,笑着对那几个食客说道:“几位兄台,听你们所言,似乎对李府的事很了解,能否与在下详细说说?”说着,他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那几个食客见钱眼开,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姜赋从他们的话语中,似乎捕捉到了一些关于守旧势力阴谋的蛛丝马迹,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随着调查的深入,姜赋等人逐渐拼凑出了守旧势力阴谋的大致轮廓。但他们也清楚,目前掌握的证据还不足以扳倒守旧势力,还需要找到更关键的证据。
而此时,守旧势力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些异样。神秘商人在一次外出后,突然消失不见了踪迹,那些与他往来密切的守旧贵族也纷纷闭门不出,整个京城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压抑的气氛愈发浓重。
姜赋深知,时间紧迫,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守旧势力随时可能发动他们的阴谋,而改革一旦被推翻,国家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姜赋与盟友们继续努力寻找着关键证据,他们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每一次的发现,都让他们离真相更近一步,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危机的临近。
守旧势力的大阴谋初现端倪,姜赋等人能否及时阻止?这场朝堂风暴一旦掀起,改革将会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