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庄园内。他召集盟友,准备将今晚的收获与接下来的计划告知他们。灯火摇曳下,众人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一场更为激烈的斗争似乎已在悄然拉开帷幕,而他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诸位,我们与小贵族的合作,已然引起了守旧势力的警觉。”姜赋目光如炬,扫过在场众人,“他们必定不会坐以待毙,一场反击,恐怕就在眼前。”
众人面色凝重,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正如姜赋所料,守旧势力在察觉到小贵族与姜赋等人的接触后,迅速做出了反应。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礼部侍郎王崇率先发难,手中拿着弹劾奏章,义正言辞道:“陛下,近日朝堂之中,竟有官员与心怀不轨之人勾结,妄图扰乱朝纲,推行那荒谬的改革之策,实乃大逆不道!”
户部尚书赵康也随声附和:“陛下,改革之策,看似为国家着想,实则是某些人妄图谋取私利,动摇我朝根基,还望陛下明察!”
他们所指的,正是支持改革的官员。这些官员,平日里与姜赋往来密切,积极响应改革主张。此刻,面对守旧势力突如其来的弹劾,他们虽心中愤慨,但仍保持镇定。
“陛下,臣等一心为国,所推行的改革之策,皆是为了大楚的未来。守旧势力这般污蔑,实是居心叵测!”一位支持改革的官员站出,据理力争。
然而,守旧势力把控着朝堂舆论,他们的弹劾之词,让不少中立官员也面露犹豫之色。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微皱,目光在两派之间游移。
与此同时,京城街头,亦是一片混乱。守旧势力雇佣的打手,如凶神恶煞般冲向百姓的集会。百姓们原本是在讨论改革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却不想,这群打手突然闯入,二话不说,便挥起棍棒。
“你们凭什么打人!”一位年轻的百姓怒喝,试图阻拦。却被打手一棍击中手臂,疼得他惨叫出声。
“凭什么?就凭你们不该支持那所谓的改革!”打手们嚣张跋扈,肆意妄为。百姓们手无寸铁,根本无法抵挡,一时间,哭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溅落在青石板路上,染红了一片。
有百姓试图逃跑,却被打手们追赶着殴打。一位老者被推倒在地,重重地摔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他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老泪纵横:“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姜赋得知朝堂与民间的变故后,心急如焚。他深知,守旧势力这是想从朝堂和民间两方面,同时打压改革派。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姜赋对盟友们说道,“朝堂上,我们要让支持改革的官员据理力争,揭露守旧势力的真面目。民间,我们需组织百姓,成立自卫队伍,保护自己。”
盟友们纷纷点头,领命而去。
姜赋则迅速修书一封,派人送往皇宫,希望能面见皇帝,向其陈述改革的利弊以及守旧势力的恶行。然而,这封信能否顺利送到皇帝手中,又能否让皇帝改变心意,姜赋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在这内外夹击的困境下,姜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心中的信念,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从未熄灭。他深知,改革之路,必定充满荆棘,但为了大楚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他不能退缩。
守旧势力的反击来势汹汹,姜赋等人能否顶住压力?改革事业在这内外夹击之下,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