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看着众人,目光坚定地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我有一个计划,虽然冒险,但或许能让我们摆脱困境。”众人听后,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柳瑶握紧了手中的剑,说:“无论如何,我都跟着你。”姜赋点了点头,开始详细讲述他的计划,此时,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姜赋压低声音,快速说道:“这废弃宅院有几处暗门,我们可以分散从暗门出去,在城西的那座破土地庙会合。”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李夫子皱着眉头,担忧道:“只是出去之后,茫茫人海,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新线索?”姜赋目光闪烁,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先摆脱眼前危机再说。”
随着脚步声愈发清晰,姜赋一挥手,众人迅速按照计划行动。柳瑶身手矫健,率先打开一处暗门,警惕地观察一番后,示意众人跟上。姜赋和李夫子带着寒门学子们依次从暗门溜出。刚出暗门,便听到宅院内传来黑衣人搜寻的声音,姜赋等人不敢停留,猫着腰迅速朝不同方向散去。
姜赋穿梭在小巷之中,身后时不时传来搜捕之人的呼喊声。他心中暗自庆幸,多亏之前对这一带地形有所了解,才能在这复杂的小巷中周旋。突然,前方出现几个黑影,姜赋心中一惊,急忙躲进一旁的柴堆后。那几个黑影正是搜寻他的黑衣人,他们手持长刀,在小巷中仔细搜寻着。姜赋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那几个黑影,手心全是汗水,后背也被冷汗湿透。
待黑衣人走远,姜赋小心翼翼地从柴堆后走出,继续前行。他深知,此时每一步都充满危险,但他更清楚,必须找到新线索,才能打破这困境。就在姜赋四处张望,思考该往何处去时,不远处两个路人的对话传入他耳中。
“你说那事儿,真的靠谱吗?万一被发现,可是要掉脑袋的。”其中一个瘦高个说道。
另一个矮胖的人左右看了看,低声说:“放心吧,有上面的人罩着,能出什么事。那城郊的师爷,可是关键人物,只要他在,咱们就稳赚不赔。”
姜赋心中一动,这对话似乎与守旧势力勾结之事有关。他不动声色地跟在这两人身后,只见他们拐进了一条热闹的街道,最终进入了一个看似普通的茶楼。姜赋在茶楼外观察了一会儿,见没有异常,便乔装打扮一番,戴上斗笠,压低帽檐,走进了茶楼。
茶楼内人声鼎沸,茶客们或高谈阔论,或低声私语。姜赋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茶,竖起耳朵听着周围人的谈话。他发现,这茶楼里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正是打听消息的好地方。姜赋一边装作喝茶,一边留意着那两个路人的动向。只见他们在茶楼一角与一个中年男子交谈着,姜赋隐约听到“师爷”“城郊”等字眼。
姜赋心中暗喜,看来这一趟没白来。他叫来小二,塞了一锭银子,低声问道:“小二,你可知道城郊的师爷是何人?”小二眼睛一亮,左右看了看,说道:“客官,您说的可是隐居在城郊的那位师爷?听说他以前可是在朝中为官,后来不知为何隐居了。不过,他在这一带似乎还有些势力,经常有人找他办事。”
姜赋心中一凛,没想到这师爷还有如此背景。他继续问道:“那你可知他具体住在哪里?”小二摇了摇头,说:“这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在城郊,具体位置没人说得准。”姜赋谢过小二,又陷入了沉思。虽然知道了师爷这条重要线索,但要找到他,谈何容易。
姜赋又在茶楼里坐了一会儿,试图从其他人的谈话中获取更多信息,可惜一无所获。他决定离开茶楼,先去与众人会合,商量下一步计划。姜赋起身,刚走到茶楼门口,便听到那两个路人说道:“今晚我们还得去给师爷送消息,可不能耽搁了。”姜赋心中一动,看来这两人知道师爷的行踪。他不动声色地跟在两人身后,保持着一定距离。
两人沿着街道一直走,出了城,朝城郊方向而去。姜赋小心翼翼地跟着,一路上,他闻到了郊外泥土的芬芳,耳边传来虫鸣声,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犬吠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姜赋心中有些焦急,生怕跟丢了这两人。
然而,就在姜赋全神贯注跟踪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岔路口,那两人一左一右分开走了。姜赋心中一紧,不知该跟哪一个。思索片刻后,他决定跟着左边那个看起来更像是去给师爷送消息的人。
姜赋加快脚步,紧紧跟着左边那人。走着走着,那人突然停了下来,警惕地环顾四周。姜赋心中暗叫不好,急忙躲到一棵树后。那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在原地停留了一会儿,才继续前行。姜赋松了一口气,继续跟上。
终于,那人在一座看似普通的院子前停了下来,左右看了看,才敲了敲门。门开了,一个家丁模样的人探出头来,两人低声交谈几句后,那人便进了院子。姜赋远远地看着,心中猜测,这院子说不定就是师爷的住所。但他不敢贸然行动,决定先回去与众人商量。
姜赋转身,小心翼翼地往回走。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天空中繁星点点。姜赋心中既有找到线索的兴奋,又有对未知的担忧。虽然找到了师爷这条重要线索,但这位师爷隐居城郊,行踪隐秘,且不知是否与守旧势力关系密切,姜赋能否顺利找到师爷,获取更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