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瑶在夜色中疾行,心中挂念着姜赋等人。终于,她看到了那熟悉的藏身之处,身影一闪便进入其中。“姜公子,李夫子,我回来了!”柳瑶喊道,同时将怀中的线索递向姜赋。姜赋赶忙接过,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查看,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烛光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姜赋的脸上跳动。他紧盯着手中的线索,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一旁的柳瑶和李夫子都静静地看着他,不敢出声打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只有偶尔传来的烛芯爆鸣声打破这份寂静。姜赋的手指在纸张上轻轻摩挲,仿佛要从那字里行间抠出更多的秘密。许久,姜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决然:“这些线索,足以证明支持改革官员的清白!”
李夫子凑过来,仔细瞧了瞧那些线索,捋着胡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有了这些,便可还那些官员一个公道。”柳瑶也长舒一口气,脸上的疲惫被一丝喜悦冲淡:“总算是没白费这番功夫。”姜赋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招来一名心腹,低声吩咐道:“你即刻出发,务必将这些线索安全送到朝堂上支持改革的官员手中,切记要小心谨慎,不可被人发现。”心腹领命,怀揣着线索,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之中。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守旧势力正洋洋得意地对支持改革的官员进行污蔑,言辞激烈,仿佛那些官员已然罪大恶极。“陛下,这些人意图扰乱朝纲,其心可诛,恳请陛下严惩!”礼部侍郎王崇一脸义正言辞地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
就在此时,一名支持改革的官员站了出来,手中高举着柳瑶带回的线索,大声说道:“陛下,臣有证据证明我等清白!这些所谓的罪名,皆是守旧势力凭空捏造,意图打压我等,阻碍改革推行!”皇帝原本阴沉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他微微前倾身体,说道:“呈上来让朕看看。”
那官员快步上前,将线索呈给皇帝。皇帝仔细翻阅着,脸色愈发凝重。守旧势力的众人则开始有些慌乱,户部尚书赵康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闪烁不定。“陛下,这定是他们伪造的证据,妄图混淆视听!”王崇急忙辩解道。
皇帝没有理会王崇,继续看着手中的线索,片刻后,他将线索重重地拍在桌案上,怒视着守旧势力的众人:“朕看你们才是意图混淆视听之人!这些线索条理清晰,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何话说?”守旧势力的官员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
“陛下英明!”支持改革的官员们齐声高呼。皇帝挥了挥手,说道:“暂且暂停对支持改革官员的调查。若再有不实污蔑之举,朕绝不轻饶!”说罢,皇帝拂袖而去。
退朝后,支持改革的官员们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多亏了姜公子和柳姑娘,若不是他们找到这些线索,我们今日可就危险了。”一名官员感慨道。“是啊,姜公子真是足智多谋,柳姑娘更是英勇无畏。”另一名官员附和道。
而在那安全藏身之处,姜赋、柳瑶和李夫子也得知了朝堂上的消息。柳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总算是成功了,那些官员暂时安全了。”李夫子微微点头:“不过,守旧势力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还需小心应对。”姜赋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说道:“没错,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快将守旧势力勾结外敌的证据呈给皇帝,彻底扳倒他们。”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得窗户纸沙沙作响。姜赋皱了皱眉,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柳瑶和李夫子看着他,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