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的目光在钱庄内快速扫视,突然,他注意到墙角处一块地砖的颜色略有不同。心中一动,他深知这或许是最后的希望。顾不上许多,他朝着那处地砖奔去,同时大声呼喊同伴们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钱庄老板似乎察觉到了姜赋的意图,也指挥手下疯狂阻拦,一场更为激烈的争夺即将展开。
姜赋的双腿像是灌了铅一般沉重,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可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死死盯着那块地砖。钱庄内弥漫着呛人的尘土味,刀剑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同伴们的呼喊声、敌人的叫骂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烦意乱。
就在姜赋快要接近地砖时,一名敌人挥舞着长刀,恶狠狠地朝他砍来。姜赋侧身一闪,刀锋擦着他的衣衫划过,带起一阵凉风。他顺势一脚踢向敌人的膝盖,敌人吃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姜赋没有丝毫停留,继续向前冲去。
终于,他来到了地砖前。姜赋蹲下身子,用尽全力去掀那块地砖。然而,地砖纹丝未动。此时,敌人又围了上来,姜赋心急如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环顾四周,发现旁边有一块石头,于是抄起石头,朝着地砖的缝隙砸去。
“砰”的一声,地砖终于松动了。姜赋顾不上双手被震得发麻,再次用力一掀,地砖被掀开,下面露出一个黑洞洞的洞口。姜赋心中大喜,正要招呼同伴过来,却听到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姜赋心中一惊,不知这喊杀声是敌是友。他站起身来,警惕地望向门口。就在这时,一名手下慌张地跑进来,对钱庄老板喊道:“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人,像是支持改革的官员,他们正和兄弟们打起来了!”
钱庄老板脸色一变,骂道:“这群多管闲事的家伙,坏我好事!”
姜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燃起了希望。他知道,这或许是他们突围的绝佳机会。姜赋转身对同伴们喊道:“兄弟们,援兵到了,我们和他们里应外合,冲出去!”
同伴们原本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振奋的神情,齐声应道:“好!”
柳瑶虽然受伤,但也强撑着精神,抽出腰间的长剑,说道:“姜公子,我跟你一起!”
姜赋点了点头,然后率先朝着门口冲去。此时,钱庄内的守旧势力因为外面的变故,有些慌乱。姜赋看准时机,带领同伴们向敌人发起了反击。
姜赋身形灵活,在敌人中穿梭。他巧妙地避开敌人的攻击,同时寻找着敌人的破绽。他瞅准一名敌人的空当,一拳打在对方的胸口,敌人闷哼一声,向后倒去。
柳瑶也不甘示弱,她手中长剑挥舞,寒光闪烁。每一剑都带着凌厉的气势,逼得敌人连连后退。虽然她行动有些不便,但多年的江湖经验让她在战斗中依旧游刃有余。
同伴们也各自施展本领,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而外面支持改革的官员们,正与守旧势力的外围人员打得不可开交。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染红了地面。
支持改革的官员们各个奋勇向前,他们心中怀着对改革的信念,对守旧势力的不满。其中一名官员,手持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他大喝一声,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长枪如龙,挑翻了数名敌人。
钱庄老板见状,心急如焚。他一边指挥手下抵抗,一边想着如何应对这个局面。他深知,如果让姜赋等人与援兵会合,那账本就彻底保不住了。
姜赋看到敌人有些慌乱,知道机会来了。他大声喊道:“大家跟紧我,冲出去!”说着,他带领同伴们朝着钱庄门口杀去。
在激烈的战斗中,姜赋等人逐渐靠近门口。此时,外面的援兵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冲进了钱庄。双方会合后,士气大振。
姜赋与一名支持改革的官员对视一眼,那官员说道:“姜公子,我们一起把这些守旧势力击退!”姜赋点了点头,说道:“好,多谢大人及时赶来!”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对守旧势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钱庄老板见势不妙,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无济于事,于是带着剩下的手下,灰溜溜地逃走了。
姜赋等人成功击退了钱庄老板及其手下。姜赋看着手中的账本,心中感慨万千。他们终于突出重围了。
此时,钱庄内一片狼藉,桌椅东倒西歪,地上满是血迹。姜赋深吸一口气,对众人说道:“我们先离开这里,找个安全的地方。”众人纷纷点头。
虽然成功突围,但姜赋的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账本能否成为扳倒守旧势力的有力证据,还犹未可知。而且守旧势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阴谋等着他们,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