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深吸一口气,低声对众人说道:“大家别慌,继续找,密函一定就在这书房内。”众人强压下心中的恐惧,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搜寻中。而此时,脚步声已近在咫尺,房门“砰”的一声被撞开,王崇满脸怒容地出现在门口。
“姜赋,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本侍郎府邸,还妄图窃取机密!”王崇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他身后的侍卫们手持利刃,寒光闪烁,将书房围得水泄不通。
姜赋心中暗叫不好,但表面上却镇定自若:“王侍郎,你莫要血口喷人,我们只是听闻此处有与外敌勾结的证据,特来查证。”
“哼,一派胡言!”王崇冷笑一声,“分明是你们心怀不轨,想污蔑我等。侍卫们,给我拿下!”
随着王崇一声令下,侍卫们如恶狼般扑了上来。姜赋身旁支持改革的官员们虽心中畏惧,但为了改革大业,还是硬着头皮迎了上去。一时间,书房内喊杀声四起,桌椅被撞翻,书本散落一地。
姜赋深知此时不能慌乱,他一边躲避着侍卫的攻击,一边观察着书房的地形。这书房布置精巧,书架林立,倒是可以利用一番。“大家且战且退,利用书架阻挡他们!”姜赋大声喊道。
众人依言,且战且退,凭借着书架的掩护,暂时抵挡住了侍卫们的进攻。然而,侍卫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渐渐的,姜赋等人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娇喝。紧接着,一道黑影如鬼魅般闪入书房,手中长剑挥舞,寒光闪烁,瞬间便有几名侍卫倒下。正是柳瑶赶到了。
“姜公子,莫慌,我来助你!”柳瑶身姿轻盈,剑法凌厉,从后方突袭王崇的侍卫,一时间,侍卫们阵脚大乱。
姜赋见状,心中大喜:“各位,趁此时机,冲出去!”众人精神一振,在柳瑶的掩护下,奋力杀出一条血路。
王崇见此情景,又惊又怒:“你们休想得逞!追!”他带着侍卫们紧追不舍。
姜赋等人一路狂奔,终于逃出了王崇的府邸。此时天色已暗,城中灯火阑珊,但他们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姜公子,现在怎么办?王崇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派人追杀我们。”一名支持改革的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姜赋紧紧握着手中的密函,神色凝重:“我们必须尽快出城,将这密函和账本一起呈给皇上,只有这样,才能揭露守旧势力的阴谋,推动改革。”
“可是城门恐怕已经被王崇派人封锁了,我们如何出城?”另一名官员满脸担忧。
姜赋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找个隐蔽之处稍作休息,再想办法出城。柳姑娘,多谢你再次出手相助。”
柳瑶微微一笑:“姜公子客气了,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更何况我们本就是为了同一目标。”
众人在城中一处废弃的小院里暂作停留。姜赋望着手中的密函,心中五味杂陈。这密函得来不易,接下来如何安全出城,将它送到皇帝手中,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时,夜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咚——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姜赋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王崇的追兵随时可能找来。
“我们从暗道出城如何?”柳瑶突然提议道。
“暗道?什么暗道?”姜赋疑惑地问道。
柳瑶解释道:“我曾听闻这城中有一条暗道,是早年为防战乱所建,知道的人不多,或许可以一试。”
姜赋思索片刻,觉得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好,那我们即刻出发,希望这条暗道能助我们摆脱追兵,顺利出城。”
众人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小院,朝着柳瑶所说的暗道方向摸去。一路上,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王崇的追兵突然出现。
终于,他们来到了暗道入口。入口隐藏在一处破旧房屋的地窖中,周围杂草丛生,若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
姜赋等人顺着暗道向下走去,暗道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墙壁上偶尔有水滴落下,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众人手持火把,在昏暗的暗道中前行,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这条暗道能引领他们走向安全。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王崇已经得知了他们可能逃往暗道的消息,正带着大批人马朝着暗道出口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