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和苏瑶退到外殿,姜赋望着内殿紧闭的大门,心中满是忧虑。苏瑶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姜公子,莫要过于担忧,陛下定会明察。”姜赋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希望如此,只是守旧势力不会轻易罢休,我们还需小心应对。”此时,殿外守旧势力官员的低语声隐隐传来,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悄然酝酿。
内殿之中,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姜赋呈上的证据,面色凝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证据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守旧势力与外敌勾结的种种行径,这让他心中大为震动。然而,守旧势力在朝堂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起来实在棘手。
姜赋和苏瑶跪在殿外,大气都不敢出。姜赋只觉得心跳如鼓,每一下都仿佛敲在自己的心头。他偷偷抬眼,望向内殿的方向,试图从那紧闭的门后捕捉到一丝一毫的信息,可除了寂静,什么也没有。苏瑶则微微咬着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她的手心已满是汗水。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守旧势力官员们按捺不住,要求面见皇帝。那声音此起彼伏,透着一股急切与不安。姜赋心中一紧,他知道,守旧势力这是要开始施压了。
皇帝听到殿外的喧闹,眉头微微一皱,但并未立刻回应守旧势力官员的求见。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传姜赋进来。”
姜赋听到传唤,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深吸一口气,起身整了整衣衫,稳步走进内殿。再次见到皇帝,姜赋恭敬地跪地行礼。
皇帝看着姜赋,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思索,问道:“姜赋,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这些守旧势力?”
姜赋没有丝毫犹豫,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守旧势力与外敌勾结,意图危害国家,此等恶行绝不能姑息。当果断采取行动,将其一网打尽,以绝后患。否则,他们必将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改革之路也将永无宁日。”
皇帝微微皱眉,缓缓说道:“你所言朕亦明白,只是守旧势力在朝中势力庞大,关系错综复杂。若贸然行动,恐引起朝堂动荡,朕不得不谨慎啊。”
姜赋心中一急,向前膝行一步,恳切地说道:“陛下,如今国家内忧外患,守旧势力已然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若不趁此时机彻底铲除,待其坐大,后果不堪设想。虽然行动可能会引发一时的动荡,但长痛不如短痛,只有如此,方能为改革铺平道路,国家才有振兴之希望。”
皇帝听了姜赋的话,陷入了沉默。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一方面是守旧势力的庞大威胁,另一方面是朝堂稳定的重要考量。
而此时,殿外的守旧势力官员们也没闲着。礼部侍郎王崇面色阴沉,低声对身边的户部尚书赵康说道:“不能让皇帝听信那姜赋的谗言,我们得想个办法。”
赵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不如我们再次污蔑姜赋,就说他伪造证据,意图陷害忠良。”
禁军统领孙霸在一旁点头附和:“此计可行,只要能让皇帝对姜赋产生怀疑,我们就有转机。”
于是,他们开始商议着具体的污蔑之策,企图再次抹黑姜赋,阻止皇帝彻查守旧势力。
内殿中,皇帝依旧犹豫不决。他来回踱步,心中的天平不断摇摆。姜赋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他能感觉到皇帝内心的挣扎,也明白此刻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
“陛下,”姜赋再次开口,“如今边关战事吃紧,国家急需改革以增强国力。守旧势力却处处阻挠,甚至与外敌勾结,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不仅改革无望,连国家安危都将受到威胁啊。”
皇帝停下脚步,看着姜赋,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挣扎:“你说的这些朕都清楚,只是……”
姜赋趁热打铁:“陛下,改革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若此时退缩,不仅会让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心寒,更会让天下百姓失望。陛下圣明,定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皇帝长叹一声,重新坐回龙椅,揉了揉太阳穴:“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姜赋心中一沉,他知道皇帝依旧没有下定决心。但他也明白,此事急不得,只能徐徐图之。
就在这时,殿外守旧势力官员们的喧闹声再次传来,他们言辞激烈,要求皇帝立刻接见,给他们一个说法。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怒喝道:“让他们安静!”
姜赋心中明白,守旧势力这是在逼宫,企图给皇帝施加更大的压力。而皇帝此刻的犹豫,也让他感到无比担忧。
“陛下,守旧势力如此嚣张,若不加以遏制,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姜赋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此事朕自有定夺。”
姜赋无奈,只得再次行礼,退出内殿。
当姜赋回到外殿,苏瑶立刻迎了上来,看到姜赋的神色,她心中一紧:“姜公子,陛下怎么说?”
姜赋摇了摇头,面色凝重:“陛下依旧犹豫不决,守旧势力又在一旁施压,情况不容乐观。”
苏瑶秀眉微蹙,说道:“那该如何是好?”
姜赋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方面,我们要想办法稳定陛下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要提防守旧势力的报复。”
此时,殿外的守旧势力官员们依旧在大声喧哗,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姜赋和苏瑶站在殿外,望着那一群守旧势力官员,眼中满是坚定与不屈。
姜赋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他绝不会放弃。为了改革,为了国家,他将拼尽全力,哪怕前方荆棘密布,他也会勇往直前。
而此刻,皇帝坐在内殿之中,望着手中的证据,心中的斗争愈发激烈。是顺应姜赋所言,果断彻查守旧势力,还是顾及朝堂稳定,对守旧势力妥协?这个决定,将关乎着大楚王朝的未来命运……
姜赋和苏瑶站在殿外,守旧势力官员们投来恶狠狠的目光,仿佛要将他们生吞活剥。姜赋毫不畏惧地回视着,苏瑶则紧紧地站在姜赋身旁,两人的身影在宫殿的光影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