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赋与官员们商讨至深夜,终于初步拟定了应对方案。看着桌上密密麻麻的文稿,姜赋揉了揉太阳穴,目光却依旧坚定。“明日便颁布这些政策,务必让各地严格执行。”姜赋说道。官员们纷纷领命,然而,他们心里都清楚,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这些新政策能否顺利推行,还充满未知。
第二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巍峨的朝堂之上,姜赋与支持改革的大臣们步伐匆匆,神色严肃。他们再次聚首,将昨夜商讨的应对之策进一步细化。姜赋站在朝堂中央,手中的竹简被他握得微微泛白,他目光如炬,声音洪亮地分析着当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如今部分地区贫富差距拉大,商业势力垄断市场,此乃改革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必须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监管,出台限制垄断的措施,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方能稳固改革成果。”
大臣们纷纷点头,眼神中既有对姜赋的认同,也有对即将推行新政策的担忧。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缓缓说道:“姜大人,此策虽好,但那些商业势力根深蒂固,恐会强烈抵制,还望大人三思啊。”姜赋微微皱眉,旋即坚定地说道:“改革之路本就艰难险阻,若因畏惧阻力而退缩,国家何以昌盛,百姓何以富足?我意已决,诸位无需再劝。”
随着一道道政令从朝堂之上颁布,新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风,迅速吹向大楚王朝的各个角落。各地官员接到指令后,立刻行动起来。姜赋深知此次改革的关键,决定亲自前往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监督实施情况。
马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车窗外,是一片萧瑟的景象。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路边的农田里,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株庄稼,一片荒芜。姜赋坐在车内,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他深知,这些地区的百姓正饱受商业垄断之苦,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当姜赋一行人抵达目的地时,只见城镇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铺大多紧闭着门。偶尔有几个行人,也是神色匆匆,满脸愁容。姜赋走进一家小茶馆,想要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刚一进门,一股浓浓的茶香扑面而来,然而,茶馆内却只有寥寥几个客人。
姜赋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一壶茶。茶馆老板是个憨厚老实的中年人,见姜赋气宇不凡,便忍不住抱怨起来:“客官,您是不知道啊,如今那些大商户们垄断了货源,我们这些小本生意根本没法做。他们把价格抬得老高,百姓们都买不起东西,我们的生意自然也就一落千丈了。”姜赋听着老板的诉说,心中怒火中烧,暗暗发誓一定要整治这些商业势力。
离开茶馆后,姜赋径直来到当地的商会。商会的大门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两个金色的铜环,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姜赋刚一进门,便看到几个富商正围坐在一起,神色慌张地交谈着。看到姜赋进来,他们立刻停止了交谈,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姜赋毫不畏惧,大步走到他们面前,严肃地说道:“诸位,朝廷新颁布的政策,旨在规范市场,保障百姓的利益。希望你们能够积极配合,不要妄图抵制。”一个身材肥胖的富商冷笑一声,说道:“姜大人,您这话说得轻巧。我们这些生意可都是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如今朝廷突然插手,这不是断了我们的活路吗?”
姜赋目光如电,直视着他的眼睛,说道:“你们为了一己之私,垄断市场,哄抬物价,致使百姓生活困苦,这难道就是你们所谓的活路?朝廷推行改革,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你们若执迷不悟,必将受到严惩。”其他富商听了姜赋的话,都有些动摇,纷纷低下了头。
肥胖富商见势不妙,依然强硬地说道:“姜大人,您别以为能吓唬住我们。我们在这地方经营多年,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姜赋冷哼一声,说道:“我既然敢来,就不怕你们。从今日起,商会必须严格按照朝廷的政策执行,否则,休怪我不客气。”说罢,姜赋转身离去,留下一群富商面面相觑。
在姜赋的强硬态度下,当地的商业势力不得不做出让步。他们开始按照新政策的要求,调整经营策略,市场秩序逐渐有所好转。然而,姜赋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这些商业势力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会暗中采取其他手段对抗新政策。
姜赋在当地停留了数日,密切关注着市场的动态。他看到,随着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一些百姓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善。农田里,农民们在政府发放的种子和农具的帮助下,重新燃起了希望,辛勤地劳作着;街道上,一些小店铺也重新开张,虽然生意还不算红火,但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
然而,姜赋心中的担忧并未减少。他深知,贫富差距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巩固改革成果更是任重道远。那些暂时妥协的商业势力,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起攻击。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姜赋独自一人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他知道,这场与商业势力和守旧势力的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