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寒门策变
本书标签: 古代 

第306章:展望未来谋发展

寒门策变

姜赋缓缓起身,再次看向桌上的证据,眼神逐渐坚定。他深知前方困难重重,但为了国家和百姓,他没有退路。“无论如何,我都要迈出这一步。”姜赋低声说道,随后吹灭蜡烛,在黑暗中开始构思明日深入虎穴的计划。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姜赋坚毅的面庞上。他早早起身,精心乔装一番,混入了市井人群之中,朝着商业势力盘踞的区域走去。

此时的朝堂之上,气氛略显凝重。姜赋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望向皇帝与满朝文武。他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自己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规划:“陛下,诸位大人,如今国家在改革之下,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长远计,臣以为当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鼓励民间匠人钻研工艺,研发新器,以提升我朝之生产力。同时,拓展海外贸易,与周边诸国乃至更远之地互通有无,如此,方能提升国家之综合实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其中,多数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点头,面露赞许之色。“姜大人此计甚妙,科技创新可使我朝国力大增,海外贸易若能顺利开展,定能带来丰厚财富。”一位年轻的官员率先发声支持。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面露担忧之色。户部尚书赵康皱着眉头,率先提出质疑:“姜大人,加强科技创新,所需银钱从何而来?再者,拓展海外贸易,风险巨大,若遭遇海难或是他国刁难,损失恐难以估量。”

姜赋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道:“赵大人,关于银钱,可从税收中划出一部分专项款项,同时鼓励富商出资赞助,待成果问世,给予其一定特权作为回报。至于海外贸易之风险,可先派遣经验丰富之船队探路,与各国签订通商条约,保障我方利益。”

这时,礼部侍郎王崇也站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姜大人,你这想法虽好,可万一实施起来,扰乱了我朝现有秩序,该当如何?”

姜赋目光如炬,直视王崇,说道:“王大人,改革本就会触动一些旧有秩序,但只要方向正确,对国家有利,便值得一试。况且,我等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确保万无一失。”

面对大臣们的种种质疑,姜赋始终耐心解答,引经据典,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论证自己规划的可行性。随着姜赋的阐述,越来越多原本心存疑虑的大臣,脸上的担忧逐渐消散,转而露出认同之色。

然而,丞相林渊却一直沉默不语,脸色阴沉。待众人议论稍歇,他缓缓开口:“姜大人,你的规划看似美好,但过于理想化。我朝祖制传承多年,岂能轻易更改?贸然推行,恐生变故。”

姜赋心中一凛,深知丞相作为守旧势力的代表,其态度至关重要。他恭敬地说道:“丞相大人,时代在变,若一味守着祖制不知变通,国家如何进步?此次规划并非要颠覆祖制,而是在祖制的基础上,顺应时势,做出调整。”

尽管姜赋据理力争,但丞相林渊依旧不为所动。朝堂上的气氛再次陷入僵持。

此时,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姜爱卿的规划,朕以为有可取之处。但此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诸位爱卿,可再仔细斟酌,三日后,朝堂之上,再议此事。”

姜赋心中明白,皇帝此举,既是对他规划的重视,也是在平衡各方势力。他躬身行礼道:“谨遵陛下旨意。”

退朝之后,姜赋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他深知,虽然此次在朝堂上,部分大臣已认可他的规划,但丞相林渊为首的守旧势力,依旧是巨大的阻碍。接下来的三日,他必须想出更周全的办法,说服众人,推动规划的实施。

姜赋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色,陷入了沉思。突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进来。”姜赋说道。

门开了,是他的心腹幕僚。幕僚快步走进来,低声说道:“大人,刚刚得到消息,商业势力那边似乎有了新动作,他们正在秘密集结人手,不知意欲何为。”

姜赋眉头一皱,心中暗道:“难道他们察觉到了什么?看来,事情愈发棘手了。”他站起身来,在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夜幕降临,京城的街道上,行人渐稀。姜赋独自一人,身着便服,悄然走出了府门。他要趁着夜色,去见一位重要的人物,此人或许能在这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

姜赋穿过几条幽静的小巷,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宅院前。他轻轻叩响了门环,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老者探出头来。看到姜赋,老者微微一愣,旋即露出笑容:“姜大人,您可来了,请进。”

姜赋跟着老者走进宅院,穿过庭院,来到了一间书房。书房中,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书桌前,翻阅着书卷。看到姜赋进来,中年男子起身相迎:“姜大人,深夜到访,想必是有要事。”

姜赋也不寒暄,直接说道:“李兄,实不相瞒,朝堂之上,关于国家未来发展规划,我虽得到部分大臣支持,但守旧势力极力阻拦,如今局势严峻。听闻李兄与各方势力多有往来,不知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被称作李兄的中年男子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姜大人,此事我也有所耳闻。守旧势力根深蒂固,想要说服他们,绝非易事。不过,我倒是可以帮您联络一些中立的大臣,为您在朝堂上增加一些助力。”

姜赋大喜,连忙拱手道:“若能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李兄大恩,姜赋没齿难忘。”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直至深夜,姜赋才告辞离去。回到府中,姜赋虽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希望。

接下来的两日,姜赋一边与支持他的大臣们商议对策,一边等待着李兄的消息。然而,商业势力那边的动静却越来越大,不断有消息传来,说他们正在囤积粮草,招募死士,似乎在谋划着一场大动作。

姜赋心中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若不能在三日后的朝堂上,说服众人通过规划,一旦商业势力与守旧势力勾结起来,发动政变,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三日清晨,姜赋早早便来到了朝堂。他身着朝服,神色庄重,心中暗暗发誓,今日无论如何,都要为国家的未来,拼上一拼。

随着钟声响起,大臣们纷纷步入朝堂。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今日,继续商议姜爱卿提出的国家未来发展规划。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尽管直言。”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姜赋。姜赋深吸一口气,正欲开口,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何事如此喧哗?”皇帝脸色一沉,问道。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殿内,单膝跪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京城外发现大批不明身份的人马,正向京城赶来,似有不轨意图。”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大乱。大臣们惊慌失措,议论纷纷。姜赋心中一紧,暗道:“难道是商业势力动手了?”

皇帝强压怒火,喝道:“慌什么!传朕旨意,命禁军统领孙霸速速集结兵力,严守京城各门,不得让贼人踏入京城半步。”

姜赋趁机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国家正需变革图强,提升实力,方能应对内忧外患。臣的规划,刻不容缓,请陛下定夺。”

丞相林渊却说道:“陛下,此时局势不明,姜大人的规划太过冒险,此时推行,恐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其他守旧势力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姜赋心急如焚,大声说道:“诸位大人,若此时不抓住机会变革,待贼人兵临城下,一切都晚了。我朝如今内忧外患,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又一名侍卫跑进来禀报道:“陛下,边关急报,北方游牧部落趁我朝内乱,再次进犯,边关战事吃紧。”

朝堂上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皇帝脸色铁青,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啊!此时,朕该如何是好?”

姜赋见状,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越是此时,越要坚定推行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可提升我朝军备实力;拓展海外贸易,可增加国库收入,充实粮草军备。如此,方能内外兼顾,化解危机。”

皇帝沉思良久,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姜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全力支持你的规划,即刻推行。望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姜赋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然而,丞相林渊等人却脸色阴沉,心中满是不甘。但君命已下,他们也只能暂时隐忍。

姜赋深知,虽然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但接下来的路,依旧充满艰难险阻。商业势力和守旧势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时刻警惕,小心应对。

退朝之后,姜赋立刻着手安排规划的具体实施事宜。他与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商议,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他还派人密切关注商业势力和边关的动向,以防不测。

忙碌了一整天,夜幕再次降临。姜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中。他站在庭院中,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感慨万千。改革之路,刚刚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未来的挑战,依旧如重重山峦,横亘在他的面前。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不会退缩。”姜赋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姜赋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屋内,准备为明天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上一章 第305章:回顾改革心感慨 寒门策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07章:繁荣背后思隐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