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炉渣里的馒头
本书标签: 现代 

炉渣里的馒头2

炉渣里的馒头

赵铁根把信用社的存折塞进床板缝时,指抚摸着木头的毛刺。那张皱巴巴的纸片上,“300”这个数字被他看了又看烘烘的烙铁。转过年来,开春第一场雨下得黏糊糊的。赵铁根放学回家,刚到院门口就听见娘的哭声。他心里一紧,冲进屋里,正看见爹躺在炕上,裤腿浸着血,额头上全是冷汗。“根儿他爹上山砍柴,脚下一滑…”娘抹着眼泪,手里握着一块染血的布巾。赵铁根没慌,他摸出床板下的存折,拉着娘往镇上跑。信用社的玻璃柜台里,女职员数钱的声音脆生生的,他盯着那些哗哗作响的纸币,突然想起上一世,爹摔断腿时,家里连买止痛药的钱都没有,娘跪在二伯家门口磕了三个响头,才借来20块钱。这一世算是弥补了☍﹏⁰

医院里,医生给爹打了石膏,又开了些消炎药。爹躺在床上,看着儿子跑前跑后缴费取药,突然叹了口气:“我这没用的身子骨,净拖累你们。”“爹,说啥呢。”赵铁根把温水递过去,“医生说养仨月就好,到时候我陪你去山上摘野枣。”他记得很清楚,后山的石缝里长着一片野枣林,上一世他总跟爹去摘,回来娘就用酒泡着,说冬天喝了能暖身子。那时爹的笑声比枣子还甜,直到被高利贷逼得背驼了,再也没上过山。

爹住院的日子,赵铁根每天放学后就往医院跑。他在路边采了束野雏菊,插在空罐头瓶里,放在爹的床头。爹看着那簇嫩黄的花,突然说:“根儿好像长大了。”娘在一旁纳鞋底,线绳穿过布面的声音沙沙的:“这孩子,自从开春就懂事多了,上次还把攒的零花钱给我买了鞋。”赵铁根摇了摇头,没说话,他正琢磨着另一件事--上一世,村西头的老王家会在秋收后挖出一坛银元,却被来村里收粮的贩子骗走,换了袋发霉的玉米面。那坛子银元是老王他爹解放前埋的,后来老人家走得急,没来得及说清地方。他记得那坛子藏在老王家猪圈的地基下。趁着周末,他假装去找老王的孙子玩弹珠,眼睛却不住地瞟猪圈墙角。土墙被猪拱得坑坑洼洼的,靠近最里面那根柱子的地方,土色比别的深些。“铁根,发啥愣呢?”老王的孙子拽他的胳膊,“该你弹了。”赵铁根哎”了一声,手指捏着玻璃弹珠,心里却在盘算。他不能直接说有银元--一个半大孩子怎么会知道这些?他得想个法子提醒老王。

晚饭时,他扒着碗里的玉米糊糊,突然对娘说:“今天路过老王家,看到他家猪圈墙要塌了,王爷爷正愁没人帮忙修呢。”娘抬头看他:“你个小孩子家操这心干啥?”“王爷爷以前总给我糖吃”赵铁根低下头,“我想帮他”爹在炕上接口:“好孩子,有心了,等我能下地了,爹陪你去帮衬着。”过了半个月,爹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赵铁根拉着爹,拎着锤子钉子去了老王家。老王见了,直摆手:“哪能让你们爷俩动手。”“王爷爷,我爹说活动活动好得快。”赵铁根拿起铁锹,往猪圈墙角铲了铲,“这墙根松了,得重新夯夯。”爹也帮着劝说,老王不好再推脱。几人挖地基时,铁锹“叮当”一声撞到硬物上。赵铁根心里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老王扒开浮土,露出个黑釉坛子。打开的瞬间,满屋子都是银器特有的冷光。老王捧着那些银元,手抖的像筛糠,眼泪噼里啪啦掉在坛子沿上:“爹啊,你藏的东西,我找着了…”那天晚上,老王揣着一篮鸡蛋来道谢,非要塞给赵铁根两块银元。赵铁根没要,只说:“王爷爷,这是您该得的。”送老王出门时,月光洒在院子里,娘种的豆角藤爬上了篱笆,嫩生生的。赵铁根望着天上的月亮,突然觉得这月光比上一次亮多了。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秋收后,他要提醒村长,修修通往镇上的路--上一世,就是这条路坑坑洼洼,娘去赶集时摔了一跤,落下了脚疼的病根。还有村东头的河坝,明年夏天会被暴雨冲垮,得提前加固……

爹在屋里喊他:“根儿,快进来,你娘煮好了鸡蛋。”赵铁根硬着跑进屋,锅里的鸡蛋冒着热气,娘正在用冷水给鸡蛋剥皮,指尖被烫得缩了缩。他走过去,接过娘手里的鸡蛋说:“娘,我来。”鸡蛋壳碎裂的脆响声,他听见娘轻轻笑了,窗外的月光穿过窗棂,落在炕桌上,把一家人的影子拢在一块儿,暖融融的。

赵铁根咬了口鸡蛋,蛋黄的软香在指间散开。他想,原来重生最实在的好处不是能掐会算抓机遇,是能看着爹娘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是能让那些本该发生的苦难,在来得及的时候轻轻拐个弯绕过去。

夜里躺在床上,他听见爹在隔壁炕上说:“等腿好了,我就去镇上找个活儿,供根儿继续念书。”娘在一旁应着:“嗯,咱根儿聪明,说不定能考上大学呢。”赵铁根把脸埋在枕头里,偷偷笑了上一世,他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拿到,这一次他想试试背着书包走进大学门口的滋味。

窗外的鸟鸣叽叽喳喳的,像在替他数着日子。那些埋在炉渣里的苦,那些冻在桥洞下的冷,好像真的被这崭新的春天,一点点焐化了。

上一章 炉渣里的馒头1 炉渣里的馒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