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分娩的日子,安陵容平安生下了十一阿哥,胤禛为十一阿哥赐名弘昕。孙妙青平安生下了三公主,胤禛为三公主赐名妙云。
胤禛想着后宫众人的位分,如今弘时也有了嫡长子,弘昼也大了。
于是晋齐妃为齐贵妃,裕嫔为裕妃,安陵容为淑嫔,居永寿宫主殿,孙妙青为韵嫔,居永和宫主殿。
又到了三年一选秀的时候,胤禛这次只选了瓜尔佳文鸳入后宫,封为慧贵人,不是原来的“祺”字,希望她能聪慧一点。
接着选了富察氏旁支的嫡女为弘历的福晋,此女虽没有富察琅嬅家显赫,但也没有辱没弘历。
选了吴扎库氏为弘昼的福晋,又选了西林觉罗氏为允禧的福晋。
甄嬛、沈眉庄二人还是在底层苦苦挣扎,连新入宫的瓜尔佳文鸳都踩在她们头上,这叫她们如何能不怨恨皇上。
只是如今后宫在皇后的管辖之内如铁桶一般,想红杏出墙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各自宫里无能狂怒。
又过了几年发展,大清国力蒸蒸日上,国内不仅肃清了反清复明的白莲教,政治文化上还慢慢废除了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采用新式科举,涌现出一大批人才。
如今国库充盈、人才众多,是时候对蒙古发兵了。胤禛还是让胤禔与胤禵带兵攻打蒙古,历经一年终于统一了蒙古,胤禔也接回了他和亲的女儿们。
在弘昭六岁那年,胤禛册立弘昭为皇太子,将他亲自带在身边教养。
不过众大臣看着胤禛膝下皇子众多,倒是想起康熙朝时期九子夺嫡的事情,也不对弘昭抱太大希望,就连皇后都对此事担忧大过欣喜。
胤禛也不多说什么,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后宫这几年又添了几个阿哥公主,安陵容膝下已有一儿一女,被封为淑妃。
浣碧再次生下一个阿哥,被封为常在,胤禛这次开恩让浣碧自己抚养孩子,甄家的资源因此向浣碧倾斜。
唯一不变的只有甄嬛和沈眉庄的位分,经过多年受挫,二人的傲气终于被磨平,成为了两个合格的嫔妃。
只是无论她们怎么努力,都怀不上孩子,升不了位分,只能紧紧扒着安陵容。
十年后,大清已渐渐向现代化过渡。女子纷纷走出后宅,朝堂之上也渐渐有了女子的身影。
胤禛很满意大清的现状,作为一个国君,他已经做了他该做的,剩下的路让后辈去走吧。
弘昭十六岁那年,胤禛宣布退位,成为太上皇,弘昭继任新帝,改年号乾元。
弘昭继位以后,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发兵攻打倭国。
胤禛当初教导弘昭之时,将后世的历史也告诉了弘昭,因此弘昭最痛恨的便是倭国,其次就是其他八国。
新任直亲王弘昱与恂亲王弘春领兵,历经半年荡平倭国,倭国天皇与贵族全部打入奴籍任人买卖。
倭国的下场让西方再次看到了大清的实力,然而他们贼心不死,八国再次联军攻打大清,弘昭这次御驾亲征,打败了八国联军,洗刷了华夏的耻辱。
一百年后,大清一统全球,汉语成为国际的通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