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写什么的什么
-------------------------
杨锦阳日记
1.
上海的秋天,透着几分清冽的温柔,恰似透过练功房巨大玻璃窗洒下的那一缕晨光,轻柔地落在地板上。
我叫杨锦阳,04年出生的天蝎座,是H队的“小太阳”——至少大家是这样叫的。我早早来到练功房,开始拉伸略显僵硬的筋骨。门被轻轻推开,一股早餐的香气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充满活力的声音。
“阳阳!给你带了豆浆和饭团,快来!”许杨玉琢姐姐的声音甜丝丝的,她身后站着张昕姐姐,手里提着更多的早餐,冲我微微一笑:“锦阳又是第一个,年轻人就是有干劲。”
“谢谢阿昕,谢谢羊姐!”我快步跑过去,接过还带着温度的早餐。许杨玉琢自然地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眼神里满是宠溺:“慢点吃,别噎着。我们阳阳啊,怎么看都可爱。”张昕在一旁点头,递来一张纸巾,仿佛是一位操心又体贴的家长。
队员们陆陆续续到来,原本空荡荡的练功房渐渐被欢声笑语填满。林舒晴和农燕萍几乎是前后脚进来的,低声交谈着什么,脸上挂着只有她们才懂的浅浅笑意。晴晴看到我,挥挥手,农燕萍也对我温柔地点点头。她们之间的氛围淡淡的,宛如一杯清茶,需细细品味才能察觉那份萦绕的、细腻的牵挂。
2.
今天的排练曲目有新的走位,马老师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几遍下来,大家都气喘吁吁。休息时,我靠在把杆上喝水,微微喘气,额角的汗珠滑落下来。
突然,身边凑过来一个人,带着熟悉的清爽气息。“哟,我们阳阳也有电量不足的时候?”袁一琦的声音带着她特有的调皮与慵懒。她歪着头看我,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着小星星。
我斜睨她一眼,故意嘟囔道:“是啊,不像某些人,永动机成精。”
她立刻咯咯笑起来,像只得意的小猫,伸出手指轻轻揩去我脸颊上的汗珠。动作随意却让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补充点糖分呗,”她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剥开糖纸,直接递到我嘴边,“呐,赏你的。”
我下意识张嘴含住,甜味在舌尖化开。她看着我,笑得更加灿烂,带着点恶作剧得逞的小得意,又夹杂着显而易见的温柔。
“哇哦~~”不远处响起起哄声,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队友们。我和袁一琦的关系虽然本就好,这种互动也见怪不怪了,但几乎每天都会引发一阵小小的骚动。
袁一琦也不恼,反而冲着起哄的方向做了个鬼脸,然后转回来,压低声音对我说:“别理她们,她们嫉妒。”那神态幼稚得像幼儿园里维护小伙伴的孩子王,却又莫名让人安心。
3.
确实,就像袁一琦说的,我在团里人缘很好。不仅是H队的大家,其他队伍的成员,甚至一些后辈,也常来找我聊天、分享零食,或者只是单纯抱一抱。
比如X队的几个可爱后辈,见到我总会甜甜地叫“阳阳前辈”,眼睛亮闪闪地说喜欢我的舞台,我还挺喜欢X队的后辈的。S队的芮哥偶尔遇见,也会用她那独特的东北腔调侃我:“哎呦,这不H队那小阳嘛!又漂亮了嗷!”
而在H队内部,这种“受欢迎”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蒋舒婷会像哥们儿一样搂住我的肩膀,跟我分享最新发现的笑话;林舒晴喜欢找我嘀嘀咕咕,分享小秘密;费沁源则常“撒娇”说“阳阳最好啦”;瑶瑶有时会像姐姐一样关心我的生活起居;咱们的姜杉,也会在我递水时露出浅浅的微笑。
张昕和许杨玉琢更是把我当成了“自家孩子”。羊姐时不时投喂,阿昕则会在我练舞到很晚时,提醒我注意休息,甚至帮我按摩放松酸痛的肩膀。这种被爱包围的感觉,让我觉得加入HII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
当然,我也并非永远快乐。天蝎座的敏感和偶尔的低气压,只会留在深夜独自一人的房间里。在大家面前,我永远是散发光和热的杨锦阳。我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一个爱我的人,我爱的人。
4.
袁一琦在人前总是活泼幽默,咋咋呼呼,有时调皮得让人想打她,有时也很成熟,但私下里,尤其是在她信任的人面前,会流露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有一次公演结束后的后台,大家都很疲惫。我卸完妆,发现袁一琦独自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低着头看手机,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安静甚至脆弱。
我走过去,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琦琦?累了?”
她抬起头,看到是我,眼神里的些许迷茫迅速被笑意取代,但那笑意比平时淡了许多,带着点依赖的意味。她很自然地把脑袋靠在我腰侧,声音闷闷的:“嗯…有点。”
我的心一下子软得一塌糊涂。此刻的她,收起了所有爪牙和玩笑,像只收起刺猬肚皮的小动物,露出了内里的柔软和疲惫。我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没有说话。这一刻,不需要言语,安静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
她也只有在这样极度放松和信任的时刻,才会短暂地卸下“弟弟行为”面具,显露出00年出生、其实也需要被关怀的那一面。这种反差,总是让我对她产生更深的怜爱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保护欲,即使明明我才是年纪更小的那个。
5.
站上公演舞台,我们是偶像。音乐响起,灯光聚焦,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准而充满魅力。
我和袁一琦有不少合作曲目和Unit曲。在台上,我们的互动常常是粉丝们尖叫的源泉。一个默契的对视,一个设计好的轻轻触碰,一个在她Solo部分时我在背景里鼓励的微笑……这些细微的互动被镜头捕捉放大,成为CP粉们津津乐道的“糖”。
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些默契并非全是设计。长时间一起练习、生活形成的了解,让我们能轻易读懂对方下一个动作、下一个眼神的意图。有时即兴的小互动,效果反而出奇的好。
跳完一曲,在MC环节,我们常常被队友们起哄。袁一琦总是游刃有余地接梗,偶尔反将一军,把我逗得脸红耳赤,她又会笑着把我拉回身边,用一种近乎护短的方式结束话题。这种在明晃晃的灯光下,被所有人注视着、既暧昧又克制的关系,像一场刺激又甜蜜的游戏。
6.
团队聚餐总是热闹非凡。火锅升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大家的脸庞,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张昕和许杨玉琢自然坐在一起,阿昕负责涮肉,羊姐负责分配,时不时交头接耳,眼神交汇间流淌着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温情。她们总会记得把我爱吃的菜挪到我面前。
林舒晴和农燕萍坐在稍远一些的位置,安静地吃着,偶尔低声交流,农燕萍会细心地帮林舒晴擦掉嘴角沾到的酱料,晴晴则会回以一个甜甜的、略带傻气的笑容。
袁一琦自然是活跃气氛的主力,一会儿模仿这个,一会儿调侃那个,像个多动症小孩,逗得全桌哈哈大笑。她坐在我旁边,手臂时不时会碰到我的。在桌布的掩盖下,她的手指有时会悄悄勾一下我的手指,又迅速放开,留下一点若有似无的痒意和心跳加速的我。
大家吵着要喝饮料,袁一琦起身去拿,回来时不仅带了大家的,还特意把我常喝的那款果汁放在我手边最顺手的位置。这种细致的关照,她做得不动声色,却总能被我精准捕捉。
7.
总选,候场区人头攒动,各个队伍的成员们穿梭往来。
袁一琦人缘好,朋友多,不时有其他队伍的成员过来和她打招呼。她游刃有余地应付着,开玩笑,击掌,氛围轻松愉快。我看到她和张琼予左婧媛等人笑着聊了几句,也和宋昕冉打了个照面。
她始终没有离开我太远,像是有根无形的线系在我们之间。偶尔回头,在嘈杂的人群中找到我,对我眨眨眼,或者做个只有我才懂的小表情,仿佛在说:“看,我在这儿呢。”
那一刻,即使身处喧闹的中心,我也觉得我们之间有一个安静的、只属于我们两人的气泡。这种无形的牵连,比任何公开的亲密更让我心动。
8.
有时,我会和袁一琦一起录制一些小的电台节目或者直播。脱离了舞台的激烈和聚餐的喧闹,在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安静空间里,氛围会变得格外不同。
灯光柔和,麦克风的收敏感度很高,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我们聊工作,聊生活,聊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她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比平时更低沉温柔一些,带着电流的微磁,搔刮着耳膜。
她会说起她最近写的歌,给我听一段旋律,问我感觉怎么样。我会真诚地给出我的看法,她总是听得很认真,然后笑着说:“我们阳阳最懂了。”
这种时候,她沉稳、细致、甚至有些浪漫的那一面会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会聊到很晚。离开时,走廊的灯光昏暗,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偶尔交汇在一起。她会轻轻哼着刚才讨论的旋律,偶尔转头看我一眼,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温柔。
9.
日子就像河里的水,平稳而温暖地流淌着。在H队这个大家庭里,我享受着被所有人爱护的幸福感。张昕和许杨玉琢一如既往地把我当小朋友宠着;林舒晴和农燕萍继续着她们安静而坚定的陪伴;其他成员们也各自用方式表达着友好与关怀。
我和袁一琦,依旧保持着那种“恋人未满”的微妙关系。比朋友更亲密,比恋人更含蓄。我们会打打闹闹,也会安静陪伴;会在台上默契互动,也会在台下分享细微的心情。
我知道粉丝们给我们起了很多CP名,为我们剪辑了无数视频。但对我们而言,那些只是我们真实相处的零星碎片。真正的故事,藏在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次指尖触碰、每一次无声的默契里。
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或许就这样也很好。在这个被称为SNH48的璀璨星系里,我是杨锦阳,努力发光发热的小太阳,被众多星星温暖包裹着。而袁一琦,是离我最近、轨道交织、光芒独特的那一颗。我们彼此吸引,彼此照耀,在青春的舞台上,共同演绎着一场名为“成长”与“暧昧”的漫长浪漫剧。
幕布从未落下,故事仍在继续。而此刻,阳光正好,时光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