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的喧嚣已如潮汐般涨落至最高峰,整个星海学院都沉浸在一种有序的沸腾之中。而在视觉记录这场盛大的幕后功臣,正是高二宣传委员、兼任艺术节官方摄影及花絮记录的总监——唐姝。
她就像一尾穿梭于不同海域的鱼,轻盈敏捷,镜头是她的鳞片,记录光影是她的呼吸。一台专业单反挂在颈间,一台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数码相机插在腰间的便携卡包,口袋还揣着备用的存储卡和备用电池。
此刻,她正像猫一样悄无声息地靠近高二部尽头一间空置的理科实验室。这间平时弥漫着药剂和消毒水味道的教室,此刻却被另一种浓度的气场填满。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擦拭干净的实验台上切割成一条条明暗相间的光带。
光影中,“学神三人组”正围坐在一起。温疏棠穿着浅藕荷色的雪纺衬衫和格纹短裙,长发松松挽起,露出线条优美的后颈。她手中拿着一支银色的按压笔,正对着摊开在桌面上的厚厚一叠艺术节舞台流程规划图快速勾画,指尖点在彩排时间冲突的区域,语速流畅清晰。姜望溪则坐在她右侧,一个摊开的笔记本放在膝盖上,上面列着严谨的时间轴修改方案,另一只手里握着她那标志性的、精准到分钟的电子计时器,屏幕上正跳动着某个调整后的预留时间倒计时。她神情专注,偶尔飞快地记录几个关键点,然后用冷静精确的数字回应温疏棠提出的时间微调问题。蒋临书则靠在桌子对面,她完全没看那张流程表,而是眼神放空地盯着一旁的白板架,手里飞快地转着笔,嘴里念叨着旁人听不懂的术语:“后台供电总荷载临界点……备用线路容灾切换延迟冗余……如果主舞台灯光功率峰值期间,装置区感应器同时高频响应……电流波动幅度……”显然,温疏棠协调的舞台调度冲突与她科技装置的电力保障需求紧密相关。唐姝屏住呼吸,在姜望溪抬头冷静回应温疏棠、蒋临书眼神骤然聚焦某个思路点、温疏棠笔尖顿住露出浅淡了然笑意的瞬间,精准地按下快门。那张照片里,阳光下的尘埃仿佛凝固在光束中,三个顶尖头脑碰撞时所产生的、无需言语的默契张力被永恒定格。
镜头切换。下午,通往主舞台后台的通道入口处,一片忙乱。巨大的泡沫舞台道具(一棵装饰性的发光巨树)正从货运小三轮上被费力地往下抬,重量超出了几个文弱男生的预料,其中一个瘦高的男生脚下一滑,道具眼看就要歪倒砸下!
“稳住!”一声清脆有力的喊声响起。只见莫惊澜风风火火地从后台里冲出来,一手抱着刚清点好的器材箱,在听到惊呼的同时,另一只手果断地空出来,看准角度,快如闪电地向前探出,稳稳托住了那沉重道具倾斜的一角!肩膀同时顶住卸力方向!阳光透过通道顶棚的玻璃映在她因发力而绷紧的侧脸上,小麦色的肌肤沁出汗珠,眼神锐利专注,瞬间撑起了大半边重量!那几个男生先是一惊,随即反应过来七手八脚地配合,终于把道具安全放下。“谢…谢莫队!”男生们气喘吁吁地道谢。莫惊澜咧嘴一笑,随意抹了把汗:“行了,下次提前叫人搭把手!力气不是省出来的!”她顺手提起自己放在地上的器材箱,转身又冲进了后台那片热火朝天的混乱里。唐姝的镜头从她扶道具的力量感特写,自然过渡到她扛起自己箱子大步流星离开的背影——一个行动力爆表、可靠又带着爽朗生命力的身影跃然于画面中。
黄昏时分,临近彩排前的小休息室角落。几个低年级的舞蹈社小女生挤在一张长凳上,穿着紧身的练功服,脸上还带着稚气,正紧张地抠着手指,眼神怯怯地盯着即将到来的第一次正式带妆彩排。不安的氛围像无形的水波在小空间里弥漫。
苏明玉穿着手工社标志性的浅蓝色围裙,手里拿着她为道具缝补用的小针线盒和几块柔软的手工皂,恰好路过。她脚步顿住,温润的目光落在那些紧张的小脸上,没有丝毫犹豫,自然地走了过去。“嗨,”她的声音很轻柔,带着天然的安定力量,顺手把一块散发着淡淡薰衣草香味的紫色手工皂递给离她最近、手都在发抖的女孩,“这个味道能舒缓一点。别怕。”她自己搬了个小凳子坐到她们身边,语气平和自然,“我第一次上台参加大型活动时,紧张得差点忘记自己叫什么名字了呢。”她一边说着,一边像变魔术一样,从围裙的口袋里掏出几个小小的、用彩色软陶捏的、形象呆萌憨态可掬的幸运“考拉”挂件(手工社义卖的热门产品之一)。“看,这是我们的‘不紧张君’,送你们。挂在包上或者练功服上,紧张就摸一摸它。”她笑着将挂件一个个轻轻放在那些小女生掌心,眼神温柔如水,嘴角的梨涡像盛满了温暖的阳光。“记住呼吸,放慢一点点,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的动作就好。”几个小女孩被她柔和的目光和话语安抚,看着掌心可爱的小挂件,忍不住露出羞涩又放松一点点的笑容。唐姝在门外,将苏明玉微微倾身递挂件的温柔侧影和小女生们放松下来的神情悄悄收进相机——那是一种如同春风拂过初生蓓蕾的、不着痕迹的治愈力量。一帧帧无声的光影,忠实地捕捉着艺术节这台庞大机器运转背后,那些闪动着不同光彩的灵魂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