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安联球场训练基地,草皮上还挂着露水。赵永逸穿着拜仁青训营的灰色工装,站在U19梯队训练场边时,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那个穿着32号球衣的少年——约书亚·基米希。
17岁的基米希比后世镜头里瘦得多,棱角分明的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但跑动起来像装了马达,每一次折返跑都要冲到最前面,连助理教练喊停时都要多带两步。赵永逸翻着手里的资料,上面标注着“右后卫/中场,评分B+”,但他清楚记得,这个少年未来会是拜仁和德国队双料主力后腰,是那种能让教练在中场放一百个心的“球场指挥官”。
“基米希这孩子,拼劲够但太毛躁。”海因里希不知何时站到他身边,指着场上正和队友抢球的少年,“昨天练定位球,他非要尝试三十米外的远射,结果把自己脚崴了。”
赵永逸笑了笑。他知道基米希的“毛躁”里藏着什么——是不甘于只做防守球员的野心,是那种“只要给我球,我就能创造机会”的锐气。他翻开平板,调出基米希过去三个月的训练数据:“您看他的传球成功率,在右后卫位置上只有78%,但前插到中场时能达到89%。昨天那脚远射,虽然崴了脚,却精准地绕过人墙,击中了横梁。”
海因里希皱眉:“你的意思是……让他改打中场?”青训营的传统里,边后卫改中场是大忌,容易破坏攻防平衡。
“不是改,是给他更多中场试训机会。”赵永逸指着场上一处空档,“您注意他的跑动路线,每次防守结束,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回位,而是往中路插——这是中场球员的本能。如果今天的对抗赛让他试试边后腰,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海因里希将信将疑,但还是对场边的助理教练喊了一声:“让基米希换到6号位!”
基米希听到指令时明显愣了一下,挠着头跑到中场位置,眼神里却亮得惊人。对抗赛重新开始后,这个调整立刻显现出效果:基米希的拦截依旧凶狠,但断球后不再执着于边路传中,而是用短传串联起中前场,有一次甚至模仿克罗斯的标志性动作,用一脚贴地长传直接找到禁区前的队友。
“这小子……”海因里希咂了咂嘴,语气里的惊讶藏不住了,“传球视野比我想的好得多。”
赵永逸没接话,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训练场入口。那里出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托马斯·穆勒穿着红色训练服,正和博阿滕说说笑笑地走过,看样子是一线队训练结束,准备回更衣室。
“穆勒!”赵永逸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又立刻觉得不妥。作为刚入职的青训助理,直呼一线队核心的名字实在太冒失。
没想到穆勒却停了下来,转过身笑着挥挥手:“是昨天和佩普聊天的那个年轻人?”他的德语带着巴伐利亚的爽朗口音,眼睛眯成了月牙,“听说你给克罗斯支了不少招?”
赵永逸有些局促地走上前:“穆勒先生,我是赵永逸,青训部的新助理。”
“叫我托马斯就好。”穆勒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场上的基米希身上,“这小家伙跑得真快,像只小豹子。”
“他叫基米希,很有潜力。”赵永逸趁机说道,“您觉得他的风格,适合往中场发展吗?”
穆勒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看了几分钟:“他的跑动覆盖范围够大,断球也够狠,但得练长传——中场可不能只会短传。对了,”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克罗斯那家伙今早找我喝酒了,说可能会留下。你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赵永逸笑了:“我只是告诉他,拜仁的中场需要一个能把‘空间感’玩明白的人,而他就是那个人。”
穆勒哈哈大笑:“这话我爱听!佩普总说我们得学巴萨,但足球哪有标准答案?对了,今晚一线队有场友谊赛,你要是有空,我给你留张票?”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赵永逸连忙道谢,看着穆勒和博阿滕走远的背影,心里一阵滚烫——能得到穆勒的认可,意味着他在一线队已经有了第一个“隐性支持者”。
中午的青训部会议上,海因里希把基米希的位置调整写进了训练计划,还特意提到“按赵永逸的建议,增加中场专项训练”。其他教练虽然有些不解,但看到海因里希手里的数据报表,也没再多说什么。赵永逸趁机提出另一个建议:“我想申请调看U17到U19梯队过去三年的伤病记录,尤其是基米希、格纳布里这些重点球员的。”
“看那东西干嘛?”有人质疑,“伤病都是意外。”
“没有绝对的意外。”赵永逸调出一组图表,“比如格纳布里,去年两次膝盖受伤,都发生在连续两周高强度训练后。他的肌肉类型属于快肌主导,恢复周期比常人长20%,但过去的训练计划从没考虑过这一点。”
这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格纳布里是拜仁青训的宝贝,却总被伤病困扰,没人想过是训练计划出了问题。
“我会协调队医,给每个球员做肌肉类型检测。”海因里希最终拍板,“赵,这个项目交给你负责。”
下午的工作间隙,赵永逸去了趟一线队训练场。瓜迪奥拉正在指导球员练习传控,克罗斯穿着18号球衣,站在中场核心位置,脚下的球像黏住了一样。看到赵永逸,瓜迪奥拉朝他招招手:“过来。”
他指着场上的克罗斯:“按你说的,给他加了20%的纵深传球训练。刚才那脚40米长传,你觉得怎么样?”
赵永逸看着足球精准地落在穆勒脚下,由衷赞叹:“比我想象的更好。如果能让边锋多跑对角线空当,他的传球威胁会更大——就像托马斯刚才那样。”
克罗斯恰好走过来喝水,听到这话,看赵永逸的眼神柔和了许多:“佩普说你懂球,看来不是吹牛。”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和经纪人谈过了,续约的事可以再聊聊。”
赵永逸的心脏猛地一跳。这句话意味着,历史已经在悄然改变。
离开训练基地时,夕阳把安联球场的轮廓染成了金红色。赵永逸沿着沃尔夫拉茨豪森大街慢慢走,路过一家体育用品店,橱窗里的电视正在重播2014年世界杯德国队的热身赛,穆勒在禁区里的转身抽射如同教科书般标准。
“这小子总能在最奇怪的地方出现。”一个球迷指着屏幕感叹,“可惜拜仁的青训,好久没出过这样的天才了。”
赵永逸忍不住接话:“快了,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球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希望如此吧,小伙子。”
回到出租屋,赵永逸简单吃了点东西,就打开电视看穆勒说的那场友谊赛。拜仁对阵慕尼黑1860,半场时已经3比0领先,穆勒梅开二度,克罗斯贡献了两次助攻。当克罗斯用一脚外脚背传球助攻穆勒破门时,解说员惊呼:“这脚传球太像哈维了!”
赵永逸却笑了——不,这不是哈维,这是属于克罗斯的、独一无二的风格。
比赛结束时,手机突然响了,是瓜迪奥拉的私人号码。
“明天上午九点,来我办公室。”西班牙人的声音带着笑意,“青训部和一线队要搞个联合训练计划,我想让你牵头。还有,克罗斯让我告诉你,他决定留下了。”
挂了电话,赵永逸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安联球场的灯光。那里正举办世界杯前的球迷狂欢,歌声和欢呼声顺着风飘过来,像一首写给未来的序曲。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基米希的中场之路,克罗斯的续约,格纳布里的伤病预防……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终将汇聚成洪流,冲刷出一个全新的足坛格局。
桌上的平板还亮着,显示着他连夜做的基米希专项训练计划,最后一行写着:“2016年,让他和克罗斯组成中场搭档。”
窗外的月光落在纸上,仿佛为这个属于未来的计划,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