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我父亲告诉我的,也是我所在的村子里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至于真假已无从考证了。
故事发生在建国前,社会还在动荡不安,当时村子因为远离城镇还比较安稳。村子和外界的联系就只有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路的两旁长满了杂草。
轰隆隆…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天地间像挂了道白茫茫的水幕,瞬间模糊了远近的一切。
“村长,去往镇上的路被堵住了,现在怎么办?”村民问。
“别急,等雨停了让村里每家出一个人去清理道路,大家要注意安全!”村长沉思了一下嘱咐大家说。
雨停的时候,日头已经歪到西边,把湿漉漉的田埂照得发亮。村里的男人们扛着锄头铁锹聚在路口,刚被暴雨冲垮的土坡堵了大半条路,泥水里还裹着些枯枝败叶。
“赶紧弄吧,天黑前得清出条道来。”村长卷着裤腿踩进泥里,一锄头下去,却“当啷”一声磕在硬东西上。
众人围过去,扒开稀泥,露出块黑沉沉的木板,这黑沉沉的木头像是吸了水,颜色深得发乌。边缘还嵌着生锈的铁铆钉。“这啥?”有人伸手敲了敲,声音闷得发沉,不像是普通的木头。
几个年轻力壮的一起使劲,把木板翻了过来,背面竟还留着半截模糊的花纹,是一块不知道埋了多久的棺材板。“晦气!”有人啐了一口,村里老人常说,坟里的东西碰不得。
村长皱着眉说,“不管啥,先挪到边上,别挡着修路。”
两个后生套着绳子想把木板拖开,刚一使劲,绳子突然“嘣”地断了。其中一个没站稳,手正好按在木板上,他“哎哟”一声缩回手,掌心竟多了道血口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划的。
“邪门了!”有人嘀咕着,从家里拿来撬棍,好不容易把木板撬到路边的老槐树下。随着众人的离开,谁也没注意到那截棺材板轻轻晃动了一下,刚才染上的血慢慢渗透了下去。天擦黑时路总算通了,众人就各自回家吃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