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书里书外皆无缘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浩桐 

余波荡漾

书里书外皆无缘

《量子回声》签售会的队伍从书店门口一直排到广场尽头。唐舞桐坐在签名台后,钢笔在书页上划出流畅的弧线。六个月过去,上古观测者的消失带来的变化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能写'给珍妮,爱永不消散'吗?"面前的金发女孩递过一本精装书,眼圈微红,"我妹妹...她在世界线重组时回来了。昏迷三年后突然醒来。"

唐舞桐的手停顿了一瞬。这样的故事最近经常听到——被认为永远失去的人以各种方式回归。有些是昏迷苏醒,有些是失踪重现,甚至有几个被官方宣布死亡的案例。"量子复苏",媒体这样称呼这种现象。

"珍妮很幸运。"她认真写下寄语,画了一颗小小的星星代替句号。

女孩接过书,突然压低声音:"我妹妹说昏迷时去过一个蓝色空间,那里有个蓝发少年帮她找到回家的路...你知道是谁吗?"

唐舞桐的钢笔差点掉落。霍雨浩?但他的意识应该已经...她强迫自己微笑:"也许只是梦境。"

女孩摇摇头,神秘地笑了:"我妹妹从未见过霍雨浩。但她描述的和你书里写的一模一样。"说完便消失在人群中。

签售持续到傍晚。最后一位读者离开后,林悦递来一杯冰咖啡:"破纪录了。单日签售两千本,书店说十年内没人达到这个数字。"

唐舞桐揉着酸痛的手腕,目光落在咖啡杯上。液面映着书店的灯光,恍惚间似乎形成字母"H"的形状。她眨眨眼,幻象消失了。

"又在看'迹象'?"林悦了然地问。自从事件结束,唐舞桐养成了一种习惯——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寻找霍雨浩的痕迹。咖啡渍,云朵形状,玻璃上的水痕...任何微妙的异常都可能是量子余波。

"职业病吧。"唐舞桐自嘲地笑笑,将咖啡一饮而尽,"妈妈的研究所今天有成果展示,我得赶过去。"

林悦帮她收拾东西:"《量子回声》电影改编的事考虑得怎样了?好莱坞那家公司的报价很诱人。"

"再等等。"唐舞桐背上包,"我想确保故事被正确讲述。不只是科幻冒险,更是关于..."

"爱与失去。知道啦。"林悦翻个白眼,"你说了至少二十遍。"

新维度研究学院坐落在城郊的湖边,由原国安局安全屋扩建而成。唐舞桐驾车穿过新修的林荫道时,夕阳正将建筑群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主楼前的石碑上刻着戴浩和霍雨浩的名字,下方是一行小字:"有些连接超越维度"。

颂舞在量子实验室等她。比起六个月前,母亲看起来年轻了许多,眼睛恢复了常态,只有偶尔闪过的星芒暗示着她保留的跨维度能力。

"迟到了。"颂舞头也不抬地说,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舞,"演示五分钟后开始。"

唐舞桐凑近看屏幕:"这就是从清道夫晶体中解码的新数据?"

"部分。"颂舞调出三维模型,"观测者的知识库比我们想象的庞大。这只是一小部分——关于世界线重建的基础理论。"

模型展示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从量子泡沫中提取特定世界线的"记忆痕迹",然后通过精确能量注入实现局部重建。理论上,甚至可以恢复被上古观测者完全抹除的世界线。

"这...意味着什么?"唐舞桐的心跳加速。

颂舞终于转身,表情复杂:"理论上,可以找回被摧毁的一切。但实际上..."她叹了口气,"能量需求巨大,成功率低于0.3%。清道夫的数据显示观测者尝试过数百次,只成功了三次。"

"但有可能。"唐舞桐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触碰头发上的发夹——现在它只是个普通饰品了。

"别抱太大希望。"颂舞警告,"即使成功,重建的也只是那个世界线的'副本',不是原来的..."

演示开始了。秦朗和江楠楠向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展示量子场重组的最新发现。上古观测者消失后,地球的量子背景辐射降低了73%,但某些特定地点出现了"量子热点"——在那里,维度屏障异常薄弱。

"最有趣的是热点分布。"江楠楠指着世界地图,"它们恰好对应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地点: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心,庞贝古城,泰坦尼克沉没处...似乎集体创伤会留下量子伤痕。"

秦朗接过话题:"而在这些热点,我们检测到微弱的意识回声。就像...录音带被擦除后残留的磁迹。"

唐舞桐突然想起签售会上那个女孩的话。蓝发少年在蓝色空间帮助迷路的意识...如果霍雨浩的碎片确实融入了量子场,那么理论上他可能在这些热点留下更强烈的痕迹。

演示结束后,她独自来到学院的湖边。夕阳已经沉到山后,但天光依然明亮。这个湖是新发现的量子热点之一,据说是古印第安部落的集体祭祀地点。

"雨浩,"她对着平静的湖面低语,"如果你能听到..."

湖水突然泛起微波,不是风吹的,而是从中心向外扩散的同心圆。唐舞桐屏住呼吸,看着水纹越来越近,最终轻拍她脚下的沙滩。在最后一缕阳光中,水珠飞溅起来,在空中短暂形成一个模糊的心形,然后落回湖中。

"唐博士!"一个研究员跑来打断这神奇一刻,"有您的紧急电话。国安局李冰特工。"

李冰的声音在电话里异常兴奋:"唐舞桐,你得看看这个!我们在百慕大三角海底发现的东西!"

屏幕上的图像模糊但震撼——海底深处,一个巨大的蓝色光团缓慢脉动,形状隐约像人形。旁边是声呐分析:非实体结构,量子特征匹配度91.7%...与已知意识碎片模式高度吻合。

"这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昨天。"李冰放大图像,"但更惊人的是..."她切换画面,显示全球地图,十几个红点闪烁,"同样信号在全世界量子热点同时出现。全部是人形轮廓。"

唐舞桐的血液仿佛凝固。91.7%的匹配度...这不可能是巧合。霍雨浩的意识可能没有完全消散,而是以某种形式分散融入了量子场。

"我们需要实地考察。"她立刻决定,"百慕大那个最强烈,先从那里开始。"

"已经安排好了。"李冰展示行程表,"海军研究船'探索者号'后天启航。但..."她犹豫了一下,"有个条件。国安局想知道这是否构成新的威胁。"

唐舞桐摇头:"不是威胁。是..."她看向窗外渐暗的湖面,那里又恢复了平静,"是量子余波。爱的余波。"

回到家已是深夜。唐舞桐的公寓现在堆满了研究资料和量子物理论文。她打开电视,晚间新闻正在报道全球量子现象:秘鲁马丘比丘出现集体幻觉,数百游客同时看到"蓝色天使";埃及金字塔内温度异常降低,监控拍到不明光点;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池塘水面形成完美几何图案...

换到科学频道,专家正在讨论《量子回声》的理论基础:"唐舞桐提出的'爱之观测'概念正在被严肃学术研究...最新实验表明,强烈情感确实能产生可测量的量子效应..."

手机震动,是江楠楠的信息:"分析完清道夫晶体新解锁部分。有重建世界线的具体坐标公式。需要当面讨论。"

唐舞桐回复明天见,然后走向阳台。城市的灯火如星辰洒落,夜空清澈得能看到银河。她想起霍雨浩曾说过,在量子层面,观测改变现实。而现在,全球数百万人通过《量子回声》了解了他的故事,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观测...一种让他的存在更真实的方式。

发夹在床头柜上微微闪烁。唐舞桐拿起来,发现金属表面浮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纹路——细如发丝的电路图,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清道夫说过发夹有两个功能:存储和通道。能量耗尽后,所有人都以为它变成了普通金属。但也许...只是进入了某种休眠状态?

她小心地将发贴近额头,闭上眼睛。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声音,没有幻象。只有冰凉的金属触感和窗外遥远的车鸣。

唐舞桐叹了口气,准备放下发夹。就在这时,床头的水杯突然震动起来,水面泛起微波。她猛地转身,看到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画出一道明亮的线。而在那道光线中,有微小的尘埃飞舞,组成了一个模糊但清晰的单词:

【等待】

唐舞桐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不只是量子余波,不只是随机现象。这是信息,是交流。霍雨浩,或者说他的某种残余,依然以科学无法解释的方式存在着。

她擦干眼泪,拿起笔记本电脑,开始记录今天的发现。百慕大的海底影像,全球量子热点的人形信号,水杯和月光的讯息...所有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可能性:爱创造的量子连接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坚韧。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唐舞桐想起霍雨浩最后的话——"在所有世界线里,我都会找到你。"也许他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而上古观测者的消失,清道夫的数据晶体,全球量子热点的异常...所有这些都不是终点,而是新章节的开始。

书桌上的《量子回声》样书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唐舞桐翻开最后一页,在空白处写下新的句子:

"有人说结束是永别,量子理论却说那只是状态的改变。能量不灭,爱不息。在无数世界线的某个角落,我们终会重逢。"

她合上书,看向窗外的星空。明天将是百慕大考察的准备日,后天启航寻找那个海底蓝影。无论结果如何,旅程还在继续。书里书外的故事,远未到无缘时。

/

榆眠桉未完待续

上一章 黑洞之心 书里书外皆无缘最新章节 下一章 深海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