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农家小女沈青梧
本书标签: 古代  穿越架空 

第十二章

农家小女沈青梧

自那回田鼠肉炖得喷香,家里的灶台便渐渐交了给沈青梧。糙米粥被她煮得绵糯,野菜也能翻出花样,就连最普通的玉米饼,经她手烙出来,也带着股焦香的韧劲。一家人渐渐习惯了她掌勺,饭桌上的笑声都比往常多了几分。

更让人欢喜的是院角的鸡鸭。自从用福寿螺肉和虫子喂养,那几只瘦鸡像是被吹了气似的,渐渐丰满起来,羽毛也亮得发光。每天清晨,鸡窝里总能摸出四五个蛋,个头比往常大了一圈,蛋壳厚实,对着光看,能瞧见温润的光泽。鸭子也不甘示弱,隔三差五就下个青壳蛋,攒在陶罐里,没多久就积了小半罐。

这天一早,阿奶掀开鸡笼垫布,见底下滚着七八个蛋,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好家伙,这是知道要去赶集,多下两个凑数呢。”她把蛋小心地放进铺着软草的竹篮,又从陶罐里倒出积攒的鸭蛋,凑在一起,竟有满满一篮。

“虚日镇上有集,正好把这些蛋拿去卖了。”阿奶用布巾盖住竹篮,又指了指墙角,“你大哥编的那几个竹筐,还有你几个嫂子绣的荷包,都能捎带去换些钱。”

沈青梧正在灶台边烧火,闻言抬头:“阿奶,我跟您去镇上吧?我帮您提蛋篮。”来这青牛村小半年,她还从没去过镇上,心里早存了几分好奇。

阿奶却摆手:“你可别碰这蛋篮,金贵着呢,碰碎一个就少一文钱。”她打量着沈青梧,见她眼里满是期待,想了想又道,“要不你帮我拿些竹筐?你大哥编了六个,我一个人背不动,你跟在后头搭把手。”

那些竹筐是大哥用后山的细竹编的,纹路细密,边缘打磨得光滑,比镇上杂货铺卖的结实些。沈青梧连忙应下:“哎,好!”

她去墙角搬竹筐,刚拿起一个,就见阿奶正用软草把蛋一个个裹好,再放进竹篮,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到了镇上,你就在旁边看着,别乱摸东西,也别跟人搭话。”阿奶一边叮嘱,一边往竹篮上盖粗布,“卖了钱,给你买个头花,你也是大姑娘了。”

沈青梧心里一暖,抱着竹筐应道:“知道了阿奶。”阳光从院门口照进来,落在竹筐的细缝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她望着院外的路,心里琢磨着镇上的模样——那里该有叫卖的小贩,该有五颜六色的布料,或许还能瞧见些新奇的食材?光是想想,脚步就轻快了几分。

出发时的新鲜劲,没走出半里地就被毒辣的日头晒得蔫了。

沈青梧抱着两个竹筐,起初还觉得新鲜,踩着田埂上的青草往前走,看路边的野花,听树上的蝉鸣。可越往前走,日头越烈,脚下的路也从松软的泥土变成了硌脚的石子路。竹筐的边缘磨得肩膀生疼,粗布衣衫被汗水浸透,黏在背上,像贴了块滚烫的膏药。

“阿奶,还有多久到啊?”走了快半个时辰,沈青梧的腿像灌了铅,每抬一步都费劲。她原以为两个小时的路不算什么,却忘了这是实打实的山路,还要负重。

阿奶背着装鸡蛋的竹篮,脚步也慢了些,额上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快了,过了前面那道梁,就看得见镇子的烟囱了。”她说着,往路边的老槐树下挪了挪,“歇会儿吧,再走要中暑了。”

祖孙俩在树荫下坐下,阿奶解开腰间的水囊,递过去:“慢点喝,省着点。”

沈青梧接过水囊,咕咚咕咚灌了两口,凉水顺着喉咙滑下去,才稍微压下些燥热。她看着自己的脚,布鞋的鞋底薄,被石子硌得生疼,脚踝也酸麻得厉害。“没想到……路这么远。”她喘着气,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先前的期待早被疲惫冲得一干二净。

阿奶看她这模样,忍不住笑了:“知道厉害了吧?以为镇上是那么好去的?往常我一个人来,天不亮就动身,这日头毒的时候,早就在集上占好位置了。”

歇了约莫一刻钟,阿奶起身:“走吧,趁这阵凉快些,赶在日头最烈前到镇上。”

沈青梧咬咬牙,扶着树干站起来,腿一软差点摔倒。她揉了揉发麻的膝盖,重新抱起竹筐,心里只剩一个念头:赶紧到镇上,歇口气。

接下来的路,她走得磕磕绊绊,肩膀磨得火辣辣地疼,嘴里也干得发苦。倒是阿奶,背着不轻的蛋篮,脚步依旧稳当,时不时回头等她,嘴里念叨着:“这算啥?以前你娘怀你的时候,我还背着几十斤的粮食走山路呢……”

沈青梧没力气接话,只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前挪。日头悬在头顶,把影子压得很短,路边的野草都蔫蔫地耷拉着。她忽然懂了,这贫瘠的日子里,每一分钱都来得这样不易——光是走到镇上,就耗尽了半分力气。

上一章 第十一章 农家小女沈青梧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