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雨覆
本书标签: 古代 

社稷罪人

雨覆

暴雨骤袭,寒意沁胸。

    一声震撼天际的惊雷响起,闪电划破长空,穿透窗户,将常安公主府照亮得如同白昼。

    府外,禁军严阵以待,身披铁甲,手持利剑,连一只鸟儿也无法逃脱。然而,尽管面临如此的局势,小皇帝仍然在堂内来回踱步,心中充满焦虑。不久之后,内侍进来低声禀报:“北衙禁军……已经攻破。”

    雨水打在青石板上,正如众人潮汐起落的心绪。

    "那么,朕便送皇姐最后一程。" 小皇帝沈景深长松口气,鹤裘大衣衣袂飘扬,衬得少年天子意气风发,跨步走进了公主府——这个笼罩他多年的噩梦,今日就要结束了。

    穿越过宽敞的正厅,昔日门庭若市繁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旷寂寥。常安公主大厦将倾,下人尽散。

    府内,烛火微微晃动。内侍献上鸩酒,沈景深接过酒盏,亲自斟满酒水。"皇姐……该上路了。"他轻声说道,声音温润如玉,却透露出深深的寒意。

    眼前的风光无限的皇帝,再难与多年前浮沉滚打,一口一个“公主姐姐”的小皇子联系起来。

    沈钰棠倚窗长叹道:“陛下,莫要养虎为患,重现太祖当年党锢之祸。”沈景深目光阴冷,袖下指节嘎吱作响,在他眼中常安公主就是最大的权臣。内侍的眼神是毫不掩盖的轻视不屑。沈书棠皓白的手腕提起狼毫笔写着什么,一阵风将纸笺散落一地。光影交错,看不清她的神色。沈景深看着她,未见她半分惊慌而些许失落,却又在意料之中。

    沈景深眉头紧锁道:“关窗,免得殿内进了水汽。”内侍连忙应是。

    接着他目光幽幽落在纸筏上,咬牙切齿地开口:“皇姐好雅兴,大难临头也不忘著诗。”同时也不忘高高在上的教育我……沈景深厌恶地内心腹诽,但这后半句他咽了回去,他还没有那个劲和将死之人计较。

    “绝笔罢了。”沈钰棠终于停笔,始终没有看小皇帝,小皇帝瞥了眼,上面只是一首诗。

    沈钰棠思绪万千,恍然想起七年前。

    先皇早逝,未立储君,膝下皇子夺嫡争得头破血流。远在封地镇守的常安公主赶往长安,力挽狂澜,暂摄朝政。

    彼时,党锢祸起,朝纲崩坏。

    沈景深的母妃,后来的太后,亦是她的闺中挚友,情深义重。

    太后尚为宫妃时遭人陷害,连同幼子被打入冷宫。沈钰棠前去探望,只见昔日风华绝代的美人形容枯槁,褪去华服,如宫女般憔悴。

    彼时,党锢之祸,祸乱朝纲。

    那也是个雨夜。冷宫里,太后紧紧抓住她的手,开口道:“公主,请助我们一臂之力。”沈钰棠点头了,沈景深在不远处局促不安地站着。

    当年,一位故人对她说:“钰棠,你此番入京,孤身入局,再难急流勇退了。稍有不当,就会万劫不复。若留在北疆,虽无大功于国,却能明哲保身……而今,我们何时才能再见……”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结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天地广阔,世事无常……此生再无相逢之时。

    思绪回来。沈钰棠端起了毒酒,眼前白玉瓷杯泛着柔光,杯中液体无味无色,但含有剧毒,既出必死。

    下一刻,她仰头,一饮而尽。

    在毒发的短短半时辰里,血腥气息迅速弥漫在鼻尖,眼眶模糊。紧接着,呼吸变得困难,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心脏,将一切带入无尽的寂静中。

    沈钰棠死了。

    过了许久,沈景深才从公主府出来。

    身侧的内侍掏出准备已久的檄文高声宣读起来,与此同时,沈景深随即诏令天下,说常安公主定为“社稷罪人”,将其“累累罪状”昭告四海。

    一时海内震惊,朝野狐疑。

    事实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知我罪者,其惟春秋。

    清算声势浩大,连同她的改革一一被废,小皇帝否定了她的一切,和她相关之人无不受到影响,仿佛是一场姗姗来迟的闷雷。

    往日,那个执掌大权,呼风唤雨的公主不在了。

    少帝亲政,羽翼渐丰。

    唯余一声长叹,散在寂寥的雨夜里:“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殿外,雨还在下,“嘀嗒嘀嗒”敲打着汉白玉的台阶。

雨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明珠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