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国乒:终成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原创女主CP樊振东  王楚钦     

第一章:玉落棋东

国乒:终成

广州市的夏日午后,阳光炽烈,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南方特有的湿热。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从窗外高大的榕树和棕榈树间传来,是这闷热天气里唯一不知疲倦的背景音。尊品顶园,这个坐落在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高档公寓小区,以其严密的安保、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一流的设施闻名。修剪整齐的草坪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中央喷泉的水柱在光影中折射出细小的彩虹。樊振东的家也在这个小区里,距离赵南玉家不过几分钟步行的距离。

此刻,赵南玉正坐在自己宽敞明亮的卧室里。房间布置得简洁而雅致,浅色的墙壁,原木色的书桌和书架,靠窗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单人床,铺着素净的格子床单。她穿着简单的棉质家居服,正伏案书写,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书桌上摊开着几本教材和练习册,旁边放着一个水杯。她神情专注,眉头微蹙,沉浸在解题的思路中。

笃、笃、笃。

三声清晰而克制的敲门声从客厅方向传来,打破了室内的宁静。赵南玉没有立刻抬头,而是迅速写完了手头那道题的最后一个步骤,才放下笔。

客厅里,王研华正坐在沙发上翻阅一份厚厚的卷宗。她穿着得体的家居裙,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即使在家中也保持着法官特有的严谨仪态。听到敲门声,她放下卷宗,起身走向门口。透过猫眼确认了来人,她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樊振东。十一岁的少年,身材在同龄人中已显敦实,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运动T恤和深色运动短裤,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他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颇为考究的深蓝色绒面小盒子,另一只手则提着一个装军棋的布袋子。看到开门的王研华,樊振东立刻站直身体,微微欠身,声音清晰而礼貌:“王阿姨好。”

王研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侧身让开:“东东来了啊。外面热吧?快进来。玉玉在房间里写作业呢,你直接去她房间吧。”

“好的,谢谢王阿姨。”樊振东点点头,换上门口为他准备的拖鞋,脚步放轻地穿过客厅。他走到赵南玉卧室的门前,再次抬起手,用指关节轻轻敲了三下门板。

“请进。”赵南玉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平静而清晰。

樊振东推开门。赵南玉已经转过身来,面对门口的方向。她看到樊振东,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变化,只是眼神示意了一下靠墙的大书架:“阿东,我在写作业,你先在书架上拿本书看吧。等会儿我写完作业,我们下军棋。”她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嗯。”樊振东应了一声,走到书架前。书架很高,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书籍,从儿童读物到历史、文学、科普,甚至还有一些法律相关的书籍,显然是王研华和赵立铮的。樊振东的目光扫过一排排书脊,最后抽出了一本《孙子兵法新解》。他拿着书,走到书桌旁的一张单人沙发椅上坐下,安静地翻开书页。房间里只剩下赵南玉写字的沙沙声和樊振东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以及窗外持续不断的蝉鸣。

时间在笔尖和书页间缓缓流淌。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条条移动的光斑。赵南玉写得专注,偶尔遇到难题会停下来思考片刻,用笔轻轻点着下巴。樊振东看书也很认真,但目光时不时会从书页上抬起,飞快地瞥一眼书桌前的背影,然后又迅速落回书本。他手里的那个深蓝色绒面小盒子,被他无意识地用手指摩挲着边缘。

大约一小时后,赵南玉终于合上了最后一本练习册,将笔帽盖好,整齐地放在笔筒里。她轻轻舒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然后才转过身,看向樊振东:“我写完了。”

樊振东立刻合上手中的书,站起身:“好。”

赵南玉起身,走到房间中央的地毯上坐下。樊振东也走过去,熟练地将带来的军棋布袋子打开,取出折叠的棋盘铺开,然后两人一起将红蓝两色的棋子分别摆放在各自的区域。军棋的棋子是木质的,刻着“司令”、“军长”、“工兵”、“地雷”等字样,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这副棋是樊振东的爷爷樊建安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据说是用老部队营房拆下来的上好木料做的。

“你先手。”赵南玉说。

樊振东点点头,移动了一颗棋子。两人很快沉浸到棋局中。他们的下棋风格迥异。樊振东的棋路大开大合,进攻性强,喜欢用“司令”、“军长”这样的重兵直捣黄龙,带着一种赛场上的霸气,有时甚至会冒险用“炸弹”去兑掉对方的大子。赵南玉则完全不同。她落子谨慎,步步为营,擅长布局和防守,对棋子的运用极其精细,常常能用“工兵”巧妙地避开危险,或者用“排长”、“连长”这些小棋子兑掉对方意想不到的大子。她的冷静和理性在棋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樊振东发起猛攻,她也能沉着应对,化解危机。

棋子在棋盘上无声地移动、碰撞、消失。房间里只剩下棋子落下的轻响和两人偶尔简短的交流。

“吃,工兵。”

“炸弹,同归于尽。”

“你的军长没了。”

“嗯,我还有司令。”

阳光渐渐西斜,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柔和。棋盘上的厮杀也进入了白热化。双方的大子几乎消耗殆尽,棋盘上剩下的多是些小棋子和地雷、军旗。樊振东的“司令”被赵南玉的“炸弹”炸掉后,他只剩下一个“军长”和几个小兵。赵南玉的情况稍好,还有一个“师长”和“旅长”以及工兵。两人围绕着各自的军旗展开了最后的攻防。樊振东的“军长”勇猛突进,连吃赵南玉几个小兵,直逼蓝方军旗。赵南玉则利用“旅长”和“师长”的配合,巧妙地阻挡,并试图用仅存的“工兵”去挖樊振东军旗旁边的“地雷”。

最终,樊振东的“军长”在吃掉赵南玉的“旅长”后,被她的“师长”堵住,无法再前进。而赵南玉的“工兵”在挖掉一颗“地雷”后,也被樊振东的一个“排长”吃掉。棋盘上,双方都只剩下寥寥几颗棋子,且都无法对对方的军旗构成直接威胁。

樊振东盯着棋盘看了半晌,又看了看自己剩下的棋子,然后抬起头看向赵南玉。赵南玉也正看着棋盘,眉头微蹙,似乎在计算着最后的可能性。几秒钟后,她抬起头,迎上樊振东的目光。

“平局。”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声音平静。

樊振东嘴角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似乎想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赵南玉则轻轻点了点头,开始动手收拾棋子。

棋子归位,棋盘折叠好放回布袋。樊振东没有立刻起身,他坐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捏着那个一直放在他腿边的深蓝色绒面小盒子。他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然后拿起盒子,递向赵南玉。

“阿玉,”他的声音比平时略微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我这次参加广东省省级乒乓球比赛,拿了团体和双打第一名,得了奖金。”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盒子上,“这是我用奖金,专门找我爸认识的一个叔叔定做的钢笔。送给你。”

赵南玉的目光落在那个深蓝色的小盒子上,然后移到樊振东的脸上。她伸出手,接过了盒子。盒子触手温润,绒面的质感很好。她打开盒盖,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支钢笔。笔身是沉稳的黑色金属,打磨得光滑细腻,在斜射进来的阳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笔帽顶端镶嵌着一颗小小的、切割精致的银色金属五角星,简约而别致。笔夹线条流畅,靠近笔帽根部的位置,刻着两个非常小的字母:“ZNY”——她名字的缩写。

她拿起钢笔,分量适中,手感很好。她拔下笔帽,露出里面同样精致的银色笔尖。笔尖上刻着细小的花纹和一个代表“定制”的英文单词。

“谢谢,”赵南玉看着手中的钢笔,又抬眼看向樊振东,语气真诚,“阿东。同时也恭喜你,比赛打得很好。”她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眼神里多了一丝暖意。

樊振东紧绷的肩膀似乎放松了一些,他点点头:“嗯。”

赵南玉将钢笔小心地放回盒子,盖上盖子,放在书桌的一角。她重新在地毯上坐下,没有看樊振东,而是望着窗外渐渐染上金红色的天空:“学校下个月要组织去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听说还要穿小军装。”

“嗯,我们班也去。”樊振东也重新坐下,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我爸说那里是他爷爷当年训练的地方。”

“我爷爷也提过。”赵南玉说,“他说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训练很严格。”

“我爷爷也是这么说的。他还说,他和赵爷爷就是在那里认识的。”樊振东补充道。

“嗯。”赵南玉应了一声,“奶奶说他们那时候经常一起训练,一起挨罚。”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学校里的事情,从即将到来的参观活动,聊到新来的数学老师讲课很快,又聊到学校足球队在市里比赛输了球。话题平淡而日常,就像他们过去无数个一起度过的午后一样。樊振东的话不多,大多是赵南玉在说,他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一两句。赵南玉的叙述条理清晰,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将云层染成瑰丽的橙红和紫色。房间里的光线也随之变得昏暗。

樊振东看了一眼手腕上的电子表,站起身:“阿玉,我该回去了。”

赵南玉也站了起来:“好。”

樊振东拿起军棋布袋,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原地,看着赵南玉,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但又有些犹豫。他抿了抿嘴唇,终于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一些:“阿玉,我…我被八一队选上了。”

赵南玉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惊讶,似乎早有预料,只是平静地问:“什么时候走?”

“下个月初。”樊振东回答,“要去北京训练。”

赵南玉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阿东,你很棒。八一队,我听爸爸说过,每一个进入八一队的人,以后都会成为军人。”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有时间的话,我会去北京找你玩的。”

樊振东的眼睛亮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克制的欣喜:“真的吗?”他向前微微倾身,语气带着一丝急切,“阿玉你要是来了北京,就给我发消息。我只要放假,或者能请假,就立刻来找你。”

“嗯。”赵南玉再次点头,语气依旧平稳,“好。”

“那我走了。”樊振东说。

“嗯。”赵南玉应道。

樊振东拿起军棋布袋,转身向卧室门口走去。赵南玉跟在他身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卧室,来到客厅。

王研华还在沙发上,不过卷宗已经合上放在一边,她正拿着一份报纸在看。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

“王阿姨,我回去了。”樊振东站定,礼貌地说。

“好,东东慢走。”王研华放下报纸,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代我向你爸爸妈妈问好。”

“好的,王阿姨再见。”樊振东说完,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赵南玉,“阿玉,再见。”

“再见,阿东。”赵南玉说。

樊振东转身走向门口,打开门,走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楼道里传来他逐渐远去的脚步声。

客厅里恢复了安静。王研华的目光落在女儿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询问。赵南玉只是走回自己的书桌前,拿起那个深蓝色的绒面盒子,打开,再次看了看里面的钢笔,然后轻轻合上盖子,将它放进了书桌抽屉里。她的动作不疾不徐,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仿佛只是收好了一件普通的文具。

窗外,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夜幕开始笼罩城市。尊品顶园小区里的路灯次第亮起,在渐浓的夜色中投下温暖的光晕。蝉鸣不知何时已经停歇,夏夜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轻轻拂过窗棂。赵南玉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小区花园里散步的人影和远处城市的璀璨灯火,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然后,她转身回到书桌前,打开了台灯,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她平静的脸庞。她拉开抽屉,拿出了一本新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拿起那支刚刚收到的、刻着她名字缩写的黑色钢笔,吸饱了墨水,在纸页的顶端,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行字。

钢笔的笔尖划过纸张,流畅而稳定,没有一丝凝滞。墨迹在灯光下微微反光。房间里,只剩下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极其细微的沙沙声,持续而规律,如同时间本身在悄然流逝。

国乒:终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初到八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