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三天就这么短暂的过去了。
这三天假里,除了最后一天,姜欢和黄澔熙都在补作业之外。剩下的两天过得还是蛮滋润的。
在5月4日那天上学肯定是精神上的折磨。不过马上就要高考了。那这可就很精彩了。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所有高三的学生都进入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高三的学习气氛愈发压抑,仿佛稍不留神,自己就会被千万人甩在身后。
姜欢每晚复习至深夜,第二天顶着大黑眼圈来上课。黄澔熙每日清晨都得喝咖啡提神,后来咖啡失效了,便改喝茶。这样折磨人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啊?
不过,常言道,辛苦这三年,后半辈子说不定就轻松了。
那天下午放学,黄澔熙在校门口等着姜欢一同回家,手里还攥着一张未写完的英语卷子。卷子上满是他不会的题目,他想着姜欢英语学得好,便打算向她请教。姜欢见黄澔熙来问问题,自然是乐意为其讲解。不过等她讲完英语,就该黄澔熙帮她辅导数学了。数学啊,对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那可是一门相当恐怖的学科,这反倒成了黄澔熙在姜欢面前炫耀的资本。
黄澔熙突然开口问道:“姜欢,你想好要考哪所大学了吗?”
姜欢正沉浸在数学题中,闻言回过神来,答道:“武汉大学怎么样?”
黄澔熙惊喜地点头道:“我之前也打算和你一起考武汉大学呢,考650分以上就行。我们一定没问题的,你可要加油啊。”
“你这是何意?莫非你觉得我考不上?”姜欢白了他一眼。
“我说的加油,是让你加油超过我。不知姜同学有没有这个胆量呢?”黄澔熙露出一抹略显贱兮兮的笑容。
“其实自从认识你以后,和你说话真的很有趣,特别是和你一起畅想未来的时候。”
“18岁的黄澔熙很爱很爱姜欢,想一辈子与她相守。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这最后的30天里,我希望我们都能全力以赴。”
姜欢注视着他的眼睛,也不知是看久了还是有沙子进去了,眼眶泛红,竟有些想哭的感觉。
“那18岁的黄澔熙可要好好守护姜欢。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前程似锦!”
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每个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多考一分。并不像初中那样,最后的一个月里,他们会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白,但其实真正考上高中的是根本不会有这些心思的。即使他们的内心真的有喜欢的男孩,他们也会祝福对方的未来前程似锦。
街道弥漫紧迫感,学生背沉重书包匆匆行走;商场人流稀少、娱乐场所冷清,全社会聚焦高考。
学校层面:教室黑板上挂满复习内容,书籍资料堆积如山;图书馆寂静无声,仅剩翻书声和脚步声。书房台灯柔和照亮桌面,奖状照片增添温馨自信,但封闭空间强化孤独感。
日历撕到五月七日这天,高三教学楼的电子屏突然亮起猩红数字——「距高考30天」。这个数字像一柄悬在头顶的剑,让原本嘈杂的早读课瞬间死寂。靠窗的女生猛地掐断正在背诵的《逍遥游》,指甲在课本上刮出几道白痕1。
走廊里开始出现踮着脚尖走路的老师,他们的皮鞋底仿佛粘了棉花,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但每次经过后门玻璃时,总会有几道视线条件反射般追过去,又在触及老师手中试卷袋的瞬间触电般缩回。
最诡异的是课间操时间。教导主任举着喇叭喊了三遍集合,操场却依然空荡荡。从四楼俯瞰,每个窗口都趴着黑压压的脑袋,像一群即将溺亡的人拼命抓住最后的氧气。翻书声替代了往日的嬉闹,哗啦啦响成一片海潮。
晚自习的灯光总在十点半准时熄灭,但总有十几束手机电筒光从教室窗口漏出来,像黑夜中倔强的萤火。保安老张第五次来催,看见有个男生把脸贴在冰冷的走廊瓷砖上降温,校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像幅未干的水墨画。
倒计时二十天时,教室后墙的「梦想墙」突然塌了半边。那些写着「北大」「复旦」的便利签雪花般飘落,被值日生扫进垃圾桶时有张纸片勾住了扫帚——上面用红笔涂改过七次的「650分」,墨迹晕染得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