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首播的热度还没过去,萧砚之的名字就像长了翅膀,飞遍了全网。
家里的电话快被打爆了,有想采访的媒体,有想邀请参加活动的节目组,甚至还有几家音乐公司,隐晦地表达了想“提前培养”的意愿。
萧砚之对此没什么概念,他每天的生活还是围绕着吃、睡、玩电子琴,以及缠着苏晚改曲子。
只是偶尔听到爸爸妈妈打电话,提到“流量”“商业价值”“版权”这些陌生的词,小眉头会下意识地皱一下。
这天下午,苏晚正陪着萧砚之在钢琴前“创作”——其实就是小家伙用迷你电子琴弹一段,她在钢琴上跟着合奏。
突然门铃响了,是萧景辞的经纪人林舟,手里还拿着个文件夹。
“景哥,苏老师。”林舟把文件夹递过来,“这是几家公司发来的合作意向,有儿童品牌想找砚之代言,还有个音乐平台,想把砚之在综艺上唱的那几首歌做成数字单曲发行。”
萧景辞接过文件夹翻了翻,眉头微蹙:
“代言就算了,孩子太小,经不起折腾。发单曲这个,可以考虑。”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平台那边说,希望能拿到完整版权,最好再补录一版更精致的。他们还说,可以请专业制作人来帮砚之编曲。”
提到“编曲”,萧砚之耳朵动了动,从妈妈怀里探出头,盯着林舟手里的文件,像是在思考什么。
苏晚看出了儿子的在意,柔声问:
“砚之想把歌发出去让更多人听吗?”
萧砚之点点头。
他写歌,本就是想让更多人听到。
“那妈妈帮你把曲子整理好,我们自己录,好不好?不用别人帮忙,就我们砚之自己唱。”
她不太放心让外人插手儿子的创作,尤其是那些带着商业目的的“专业人士”,万一改得没了原来的灵气怎么办?
萧砚之眼睛一亮,用力点头:
“好!妈妈帮!”
他心里门儿清。
前世见过太多“制作人”把歌手的原创改得面目全非,美其名曰“市场化”。
他的歌,哪怕简单,也得是原汁原味的,不能被瞎改。
【叮!触发支线任务:独立完成单曲录制(可由苏晚协助整理旋律,演唱需为宿主本人)。任务奖励:积分+300,解锁“人声优化”初级功能(可轻微调整演唱中的杂音、跑调等问题)。】
系统的任务正合萧砚之的心意。他看向林舟,奶声奶气地说:
“我……自己唱。”
林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们砚之还挺有主见?行,那就按砚之说的来,我们自己录!” 他看着小团子一脸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孩子虽然小,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比不少成年人都清醒。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俨然变成了小型录音棚。
苏晚帮萧砚之把几首童谣的旋律整理成完整乐谱,又找朋友借了套轻便的录音设备。
录制那天,萧砚之穿着件白色的小T恤,坐在专门为他垫高的小椅子上,面前摆着麦克风。
他有点紧张,小手紧紧攥着迷你电子琴。
“别紧张,就像平时唱歌给妈妈听一样。”苏晚蹲在他面前,温柔地鼓励。
萧砚之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按下了迷你电子琴的开关。
熟悉的旋律响起,他闭上眼睛,暂时忘了镜头和设备,仿佛又回到了海边的沙滩上。
奶声奶气的歌声清晰地传进麦克风,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连偶尔的小破音,都透着天真的可爱。
《海风歌》《小沙子》《再见歌》……一首接一首,录得异常顺利。
录完最后一首,萧砚之睁开眼,看到爸爸妈妈和林舟都在鼓掌,小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奶声奶气地问:
“好……好听吗?”(/▽\)
“好听!简直是天籁!”
林舟夸张地说,心里却真的被打动了。
他做这行这么久,听过无数歌手的演唱,却从没像现在这样,被一段稚嫩的歌声击中过。
萧景辞走上前,把他抱起来:“我们砚之是最棒的小歌手!”
萧砚之靠在爸爸怀里,看着录音设备上跳动的波形,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前世他是躲在幕后的制作人,这一世,却要以这样稚嫩的声音站在台前了。
(..•˘_˘•..)
好像……也不错。
至少,每一个音符,都是属于他自己的。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