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唉,不熟
本书标签: 现代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乒乓球的爱情故事     

第二章:吃面也卷

唉,不熟

于洵无疑是个货真价实的“卷王”。她轻车熟路地解锁手机,指尖滑动间调出了之前比赛的录像。按下播放键后,画面随即被切换成慢放模式。屏幕中,每一个动作都被无限拉长,每一处细节都变得无比清晰,而她的目光则紧紧追随着那些细微的变化,仿佛要将每一个瞬间都烙印在脑海中。手中的筷子机械地夹起一口面,送入口中时甚至顾不上咀嚼,只是边嗦边看,完全沉浸在复盘的世界里。桌沿的汤汁悄然溅落,她却毫无察觉。这一刻,她的专注如同一场无声的修行,安静却炽烈,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已与她无关。

在旁边边嗦面边刷手机的孙杨则笑了出来,突然心里想到她14岁就能成为国家一队最年轻的妹妹,也是名副其实了!他笑着说

孙杨这么能卷呀!小洵同志!

孙杨半开玩笑地调侃了她几句,话音未落,心中却突然恍然大悟。于洵能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国际乒联青年大满贯选手,绝非偶然。比她早几年进入国青队的那些队友们,早已在成年赛场上崭露头角。而她,与黄友政搭档参加国际青年比赛时,从未尝过败绩;与陈熠联手出战女双赛场,更是连战连捷,将一座又一座奖杯揽入怀中。至于女单项目,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手,外战无一失手,全数以冠军收官。然而,即便战绩如此辉煌,由于年龄尚小,她依旧被安排在国青队训练,并继续征战国际青年赛事。身边的队友,无论是黄友政、林诗栋、蒯曼,还是陈熠、徐弈、陈恒宇,早已相继踏上国际成年赛场。而她,却仍独自挑起国际青年比赛的大梁。仅仅一个全国青年锦标赛,她便已四度问鼎女单桂冠。这份沉甸甸的成绩,既是对她天赋的印证,也是她辛勤汗水的最佳注脚。

于洵早已成为国青队中无可撼动的“钢铁女一”。无论是赛场上的凌厉攻势,还是关键时刻的冷静决策,她从未让任何对手从她手中带走胜利。青年世界排名榜单上,她的名字稳居第一,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令人望而生畏却又心生敬佩。

于洵你过奖了,杨…杨哥!

少女唇角轻扬,笑意在她的脸上悄然绽放,那笑容仿若阳春三月里渐次消融的雪,带着一丝清冽与温柔,美丽得令人移不开目光。

孙杨心心能不能别这么谦虚啊?唉不得不说天才加努力你也太卷了!

这句话表面上显得清晰明朗,可实际上却暗藏玄机。那话语之中,既有着对她勤奋的肯定,似一抹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她的努力之上;又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羡慕,如同暗流在深处悄然涌动。

孙杨是国乒队里唯一的削球手,也是队伍倾力培养的特殊打法选手。他比任何人都更努力,每一次挥拍、每一场训练,都倾注了无数汗水和心血。然而,命运似乎总爱跟他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每逢大型赛事,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网上的声音更是如潮水般涌来,冷嘲热讽地评价他“天生的配角命”,甚至直言特殊打法根本没有未来。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条路走得有多艰难。尽管如此,北京队却始终对他偏爱有加,将他视若珍宝,精心呵护,仿佛认定他终有一天会打破命运的桎梏,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于洵更是得到了北京队的精心栽培。张雷当年直接将年仅三岁半、家在辽宁的她从辽宁队挖来,从此倾尽全力培养。从小,她便与张怡宁、马龙、丁宁、王楚钦这样的顶尖选手一同训练,甚至北京队还特意让原本执教男队的关亮教练转至女队,专门负责对她进行全方位指导,助力她在技术与能力上实现质的飞跃。面对这一切,张雷不止一次感叹:“她就是为乒乓球而生的天才中的天才。”

可命运似乎总爱与她开玩笑。同样是出自U19的队员,只因年纪尚浅,她始终徘徊在青年国际赛场,而那些曾并肩作战的队友们,早已踏上成年国际赛的舞台。她却依然留在青年赛场,为国家一队的种子选手孙颖莎、王曼昱陪练。巴黎奥运周期时,她又被派往巴黎,成为王曼昱、陈梦、孙颖莎的陪练。几场重要的比赛,就这样悄然从她的指尖滑过,化作无奈的叹息。

从巴黎奥运归来的那一刻,当刘主席告诉她仍需参加国际青年比赛时,少女的哽咽犹如决堤般化作断续的哭声。那声音仿佛是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与酸楚。而当她看到张雷和关亮的那一刻,眼泪彻底失去了控制,所有的忍耐与坚韧在瞬间土崩瓦解,再也无力维持表面的平静。她的泪水像是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将内心深处的脆弱暴露无遗。

于洵没有!

少女的谦逊看似云淡风轻,可谁又知道,她背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每天清晨五点到深夜十二点,这是她雷打不动的训练时间表。年仅十四岁的她,早已习惯了与病痛为伴,每一次的苦楚都深深镌刻在她的身体里。天才之名,并非仅仅依仗聪慧的头脑,而是用无数次汗水和坚持铸就的勋章。只有她自己明白,左手每一次的颤抖与僵硬,都需要比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去弥补——为了站上巅峰,她只能更拼命。

而孙杨,从小因喜欢乒乓球,从广东深圳一直努力打到了北京省队,但因削球的特殊打法,不被任何人看好!拼了命的想展示自己,伤病累累

是啊,这方小小的球台困住了太多的天才!如果不努力,那成功比登天都难!天坛东路遍地都是天才!

常年累积的淤血嵌在指尖,手腕时常因过度用力而充血,腰部的刺痛总是突如其来,膝盖更是难以忍受的沉重。每一次下蹲,都需要小心翼翼地缓冲,明明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动作却显得最为吃力。那时,一张二三年国乒队的大合照在圈外流传,照片里她站在最左边,可人们的目光大多聚集在第一排的中间——王楚钦下蹲的姿态略显艰难,引得众人议论纷纷。然而,谁又曾留意到,最左边那个少女的姿势更加僵硬、更加勉强?可她明明才十四岁啊!她的身边,髌骨带与护腕从不离身,仿佛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无声诉说着那些看不见的隐忍与坚持。

记得那个视频总流传着一句话你们的膝盖很大,大都可以撑起国家荣誉,你们的膝盖又很小,小到连最简单的下蹲都要缓冲!可这何曾不是他们运动员的真实写照,因为是国球就要更加努力,哪怕赢了没有全国的掌声,输了却有全国的谩骂,但为了梦想永远的坚持!

少女进食的速度本就飞快,此刻腮帮子鼓鼓的,慢悠悠地咀嚼着口中的面条,那模样活像一只憨态可掬的豚鼠,可爱至极。她还不时转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左顾右盼,仿佛一个三岁的小孩般天真无邪。孙杨看着于洵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

于洵见到孙杨突然笑出了声,顿时瞪大了眼睛,满心疑惑地想要问个究竟。奈何嘴里正嚼着面,无法开口说话,只能发出几声含糊不清的哼唧声,听起来倒像是某种委屈的抗议。

于洵肿么了?

孙杨看着于洵嘴里嚼着面仍能发出声音笑了笑,

孙杨就是觉得你吃饭很可爱,平常可没见你这么可爱啊?

孙杨的话音刚落,小姑娘的脸瞬间染上了一层绯红,宛如熟透的草莓般娇艳欲滴。她嘴里的动作也随之戛然而止,仿佛连咀嚼都变得多余起来。

于洵嗯…没…没有~

小姑娘的声音柔和而平淡,却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轻轻拂过耳畔。额前的碎发微微晃动,遮不住那张因羞涩而通红的小脸,仿佛初春枝头第一抹嫩粉。她低垂着眸子,睫毛轻颤,整个人像被一层柔软的光晕包裹着,活脱脱就是一个可爱到让人心尖发软的妹妹模样。

孙阳的耳朵烧得通红,像是被火焰轻轻舔过一般,然而整张脸上却依旧维持着一贯的平静。可那颗心却早已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一下又一下,仿佛要挣脱胸膛的束缚。他在心里默默感叹:“她真的好可爱!”这一念头像涟漪般在他脑海中扩散开来,挥之不去。

这时候孙阳拿起了一串牛肉丸,递给了少女

孙杨都没怎么见你吃,快吃吧,没有人跟你抢,但是可得细细的嚼,不然会胃疼!

孙孙的关心让少女发自内心的笑了笑

于洵谢谢杨哥!

少女糯糯那带着撒娇意味的声音在孙杨耳畔回荡着,轻柔却又充满了一种别样的韵味。此刻,在另一张桌子上吃饭的的李和宸却仿佛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看了个通透,这个发现令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满心震惊地望着孙杨,那个平日里看似沉稳的家伙,难道,真的会对那个叫于洵的女孩动了心?不,这简直难以置信!

于洵是国青队里最出挑的小妹妹,年纪轻轻却已在球场上崭露头角。她肤若凝脂,身姿高挑,双腿修长笔直,腰肢纤细柔软,再加上一张清秀可人的脸,真真是青春正好时的模样。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白栀子,清新脱俗,不染尘埃。然而,这般美好的模样也引来了许多爱慕的目光。国青队里的男生们每每提及她,总是目光闪烁,连离国乒最近的国羽队也来打探小姑娘的微信,更别说离得远的游泳队和跳水队的一些队员了,可惜,小姑娘心思单纯,对这些事浑然未觉,只顾专注地在球场上挥洒汗水。

即便那小姑娘剪了一头与旁人无异的短发,也丝毫无法掩盖她独特的美丽。那清爽利落的发型,非但没有削减她的魅力,反而让她在阳光下显得愈发清秀动人,仿佛一阵轻柔的微风拂过,都带着难以忽视的清新气息。她的美,从不曾因外在的改变而黯淡,反而如同深藏于贝壳中的珍珠,愈发光彩熠熠。

李和宸心中默默思忖,忽然间,一段往事浮上心头——那日,温瑞博漫不经心地向孙杨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于洵怎么样?”话音刚落,孙杨便毫不掩饰地翻了个白眼,一脸嫌弃。温瑞博见状,嘴角勾起一丝戏谑,补上一句:“你不会是喜欢人家吧?”谁知孙杨一本正经地回道:“她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语气虽平静,却透着几分刻意的疏离。想到这里,李和宸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记忆如画卷般展开,那两人坐在桌前吃面的情景跃然眼前,意外和谐的氛围令人心生暖意。同样是“卷王”,连吃面时都带着一股明争暗斗的气息。每一筷子挑起的面条仿佛都在进行一场无形的较量,却又默契得让人忍俊不禁。如今再回想起来,也难怪周围的人都羡慕孙杨的搭档。那位小姑娘长相清秀,性格温柔腼腆,内向听话,简直是理想的搭档人选。可偏偏人家对男生敬而远之,国青队里没一个跟她熟络的,就连孙杨和她的关系也只算得上泛泛。看来,缘分这东西,还真是难以强求啊。

面吃完后,李和宸缓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抹调侃的笑意,随口打趣了两人一句。

李和宸吃面还卷啊?那你们俩慢慢吃,我出去等你俩!

于洵没…没有

孙杨你滚!那你去外面等我俩吧!

两个竞争意识爆棚的家伙,一边盯着屏幕上的视频逐帧复盘,一边心不在焉地挑动着碗里的面条。筷子碰撞瓷碗的声音夹杂在视频的背景音中,显得有些琐碎却又莫名和谐。他们的目光时而紧锁屏幕,时而快速交换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仿佛这碗面只是他们大脑高速运转时顺带解决的能量补给,而非一顿正经的餐食。

两人在复盘2023年世青赛混双总决赛,那时候黄友政和于洵两人的总决赛对战的是同为中国队U19,林诗栋,蒯曼.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黄友政和于洵,因为两人同为左手,但是谁又曾想过两人的混双一次没输过!于洵问孙杨

于洵为什么选择这场啊?

少女满心疑惑地望向孙杨,她本以为孙杨会选择那场两人默契配合的混双比赛进行复盘。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他竟挑选了那场被网友们盛赞为“神仙打架”的世青混双赛事!

而反孙杨则淡淡温柔的说了一句

孙杨2025年咱俩也有属于咱们两个的混双世青赛,不过你跟政哥打的真的好好!

少女听着孙杨那宛若撒娇般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又带着一丝柔弱,听得她脸颊通红,如染上一层绯色的霞光。

孙杨这个反手拧拉绝啊!政哥这个侧旋球漂亮!

于洵没有啦,我俩配合的时间也挺长

于洵但是我觉得你有时候发那个削球也有缺陷!

孙杨哦,什么意思?

于洵就是你那个削球的角度,今年我发现你多转了2度诶,而且你上抛高了2cm,所以导致你那个球速显得更慢

于洵将发现的漏洞告知孙杨时,孙杨顿时震惊得无以复加。最近,他正全神贯注地改进自己的发球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力求完美。然而,此刻听到于洵的分析,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竟留下了如此明显的破绽。这让他的心情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却无法立刻平复下来。

两人交谈甚欢,仿佛将李和宸忘却在了一旁。而李和宸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宛如一个被遗忘在聚光灯之外的观众,默默地看着他人的表演。

上一章 第一章:我就想好好吃个饭! 唉,不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