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东君果然是个守信之人。乾东城热闹的婚宴余温尚在,他便依约携着新婚妻子玥瑶,带上小师妹李玉璇,启程向东,奔赴那传说中的海外仙岛——蓬莱。
马车换舟船,一路向东。离开了北离的纷扰,眼前是越来越开阔的海天。碧蓝的海水在阳光下粼粼闪光,海鸥追逐着船尾的浪花。李玉璇趴在船舷边,小脸被海风吹得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壮阔景象。
百里东君闲来无事,便与李玉璇讲述江湖上的奇闻异事,各门各派的武功路数、成名人物,还有那些光怪陆离的传说。他口才极好,讲得绘声绘色,听得李玉璇如痴如醉,只觉得一个全新的、瑰丽无比的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
玥瑶则在一旁,微笑着看师兄逗弄小师妹。她见李玉璇对易容之术流露出好奇,便耐心地开始传授她闻名天下的“北阙易容术”。从基础的观察骨相、调配肤色药膏,到如何利用光影和细微表情改变气质,玥瑶教得细致,李玉璇学得也快,虽然手法尚显稚嫩,但那份机灵劲儿让玥瑶颇为赞许。
海上的日子平静而新奇。不知航行了多久,某日,海面上起了浓雾,船只迷失了方向。待到浓雾稍散,眼前竟出现了一座从未在海图上标注的葱郁岛屿。船只在靠近时意外触礁搁浅,所幸并无大碍。
“既来之,则安之。”百里东君洒脱一笑,“正好上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奇遇。”三人便下了船,踏上这座神秘海岛。
岛上植被茂盛,古木参天,鸟鸣幽幽,透着原始而宁静的气息。他们沿着一条若有若无的小径深入,竟在一片开阔的林间空地中央,发现了一处古朴的石台。石台上方,赫然斜插着两柄样式古拙的长剑!
那两柄剑一长一短,造型典雅,剑身线条流畅,通体散发着一种内敛而沧桑的光泽。剑格处,分别以古老的篆文刻着“凤”与“凰”字。两剑并立,剑身微微共鸣,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一对久别的眷侣。
“凤求凰?”百里东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竟是一对罕见的双剑?看这形制与气韵,怕是有数百年之久了。”
三人走近石台。石台表面刻着一些模糊的符文,中心有一个浅浅的凹槽。百里东君试着握住那柄稍长的“凤”剑,运力一拔,剑身纹丝不动。玥瑶也试了试稍短的“凰”剑,同样无法撼动。
百里东君仔细看了看石台凹槽和符文,沉吟道:“此台似有灵性,恐是滴血认主之阵。且…它似乎排斥已有佩剑之人。”他看向身边二人,最终目光落在李玉璇身上,“璇儿,你来试试?”
李玉璇有些紧张,又带着跃跃欲试。她深吸一口气,走到石台前,伸出小手,先握住了“凰”剑的剑柄。入手冰凉沉重,她运起全身力气,小脸憋得通红,那剑竟真的被她缓缓抽离石台一寸!接着她又握住“凤”剑,这次更加吃力,几乎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咬着牙,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才艰难地将“凤”剑也拔了出来!
当双剑彻底离开石台的刹那,凹槽内符文微光一闪。李玉璇只觉掌心微微一痛,仿佛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两滴殷红的血珠渗出,恰好滴落在凹槽之中。血珠瞬间被符文吸收,消失不见。与此同时,她手中的“凤求凰”双剑发出一阵清越悠长的剑鸣,光华流转,仿佛沉睡了数百年的神兵终于苏醒,与她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剑身虽重,此刻握在手中,却多了一份心意相通的顺畅感。
“好剑!”百里东君赞道,“看来它们注定是你的了,小师妹。”
李玉璇捧着这对古朴沉重的双剑,感受着剑身传来的冰凉触感和那丝若有若无的共鸣,脸上满是惊喜和不可思议。
得了神兵,三人回到船上,设法脱困后,再次扬帆起航。这次目标明确——蓬莱仙岛。
又经过数日航行,海天之间,一座云雾缭绕、仙气氤氲的岛屿轮廓渐渐清晰。岛上奇峰耸立,飞瀑流泉,灵禽异兽隐现其间,宛如人间仙境。船靠岸后,踏上松软的沙滩,空气清新得仿佛带着甜味,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
“到了,这里就是蓬莱岛。”百里东君望着眼前熟悉的景致,语气带着一丝怀念。他上次与玥瑶来此求药,还历历在目。
李玉璇好奇地四处张望,只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许多,连日航行的疲惫一扫而空。她抱着新得的“凤求凰”双剑,小脸上满是期待:“师兄,玥瑶姐姐,那位莫衣仙人呢?我们快去拜见他吧?”
百里东君和玥瑶带着李玉璇,沿着上次记忆中的路径,朝着岛中心灵气最浓郁的山谷走去。山谷内奇花异草遍地,灵泉叮咚,一座简朴雅致的竹庐掩映在青翠的竹林深处。竹庐外,上次他们见过的石桌石凳依旧,甚至桌上还放着一套未收起的茶具,仿佛主人刚刚离去不久。
然而,竹庐内空无一人。
“莫衣先生?”百里东君唤了几声,只有空谷回音。
“看来先生不在庐中。”玥瑶轻声道,环顾四周,“这岛上灵气充盈依旧,先生应是在岛上某处清修。”
百里东君点点头,对有些失落的李玉璇笑道:“璇儿别急。莫衣先生乃世外真仙,行踪飘忽不定是常事。他既在岛上,我们安心在此等候便是。正好,此地灵气充沛,对你身体大有裨益,你也可以趁此机会熟悉熟悉你的新伙伴。” 他指了指李玉璇怀中的双剑。
李玉璇闻言,也放下了心。她抱着沉甸甸的“凤求凰”,感受着竹庐周围宁静祥和的氛围,看着远处云雾缭绕的仙山,心中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