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城的夜色温柔如水,月光洒满庭院,如同铺了一层银纱。李玉璇和白鹤淮并排躺在廊下的摇椅里,椅子轻轻摇晃,发出舒缓的吱呀声。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晚风送来栀子花的清香,李玉璇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忽然轻声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两年就这么过去了。”
白鹤淮懒洋洋地嗯了一声,侧过头看她:“怎么突然发起这样的感慨?”
“想起一些天启城的人和事。”李玉璇目光有些悠远,“就比如那位典家小姐……以往虽总是暗地里针锋相对,彼此都戴着面具说话……没想到,她如今竟真的要成为大皇子妃了。”她的语气里没有嫉恨,反而有种时过境迁的淡淡唏嘘。
白鹤淮对天启那些贵女间的弯弯绕绕不感兴趣,撇撇嘴:“管她呢!反正咱们现在天高皇帝远,在这钱塘吃香喝辣,多自在!她们争她们的,咱们赚咱们的!”
李玉璇被她的话逗笑,是啊,那些纷扰似乎真的已经很遥远了。
这样的宁静日子过了几天,师兄秦路果然又来“探亲”兼“蹭饭”了。
饭桌上,李玉璇依旧不死心,试图在给秦路盛汤时做手脚,结果还是被秦路不动声色地识破,并将那碗“加料”的汤原封不动地推回给她,温文尔雅地笑道:“师妹,这碗汤火候最好,你多喝点,补补身子。”
李玉璇:“……”
又过了几日,一桩轰动江湖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般飞速传开——百晓堂沉寂多年的“秋水榜”,重开榜了!
榜单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无论是江湖儿女还是市井百姓,都对此津津乐道。钱塘城地处繁华,消息自然灵通,很快茶馆酒肆里都在议论这份榜单。
这日,白鹤淮从外面回来,手里挥舞着一张刚买到的榜单抄录,一脸兴奋地冲进药房,找到正在核对药方的李玉璇。
“玉璇!玉璇!快看!秋水榜!你猜第几?!”白鹤淮激动得脸颊泛红。
李玉璇被她吓了一跳,接过那张纸,低头看去。只见榜单之上,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后面,都附有一句简练的诗句点评。
秋水榜:
一甲:李玉璇
评:紫衣灵姝降凡尘,月痕惊鸿动乾坤。
二甲:易文君
评:玉颜惊破宫墙柳,风华犹胜少年时。
三甲:李寒衣
评:寒山独立雪为魂,一剑清冷映月轮。
四甲:尹落霞
评:落霞孤鹜乘风起,疏朗明艳自清华。
五甲:洛水清
评:洛水琴师谪仙骨,清冷雍容并蒂花。
六甲:李心月
评:心月玲珑剑作骨,温润坚韧玉为神。
七甲:叶若依
评:青衣抱病犹倾国,柔韧慧心如琉璃。
第八:灵素
评:素手仁心棋艺精,灵秀天成隐药香。
李玉璇看着自己名字赫然排在榜首,后面那句“紫衣灵姝降凡尘,月痕惊鸿动乾坤”的评价,让她一时愣住,脸颊微微发烫。
白鹤淮在一旁激动地摇着她的胳膊:“第一!是第一啊玉璇!我就说嘛!那个戴面具的怪人没骗人!咱们这回春仙子可是天下第一的美人!这下咱们药府的招牌更亮了!明天问诊得加号!不,得涨价!”
李玉璇哭笑不得地看着兴奋不已的白鹤淮:“白姐姐,你怎么就光想着涨价……”
“那当然!”白鹤淮理直气壮,“天下第一美人给你看病,这诊金能一样吗?这就叫……叫物有所值!”
李玉璇无奈摇头,目光又扫过榜单上的其他名字。看到母亲和姐姐都榜上有名,且评价极高,她心中与有荣焉。
看到易文君的名字高居第二,那句“风华犹胜少年时”让她心中微酸,想起宫中那位憔悴的故人。
“这百晓堂……倒是会评。”李玉璇轻声道,将榜单折好收起。天下第一的名头固然令人心惊,但也仅此而已。
对她而言,钱塘城的月光,西湖的清风,以及身边这位嚷嚷着要涨价的“妙手仙子”,或许比那虚名更加真实可贵。庭院里,药香依旧,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