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残过来露了个脸就离开了,去旁边的书店闲着了。
说是闲着,其实也不太确切。
书店里有等他的人。
“hi,感谢你帮我记笔记啊,也谢谢你抽出今天的时间帮我补习。”都杭的脸从课外书后面露出来。
不错,雅残瞒过了所有其他的人,其实他和都杭今天有一个约会。
尽管是以补习的名义。
那也是约会。
手抄报这边也是比较顺利。
分工变得异常顺利。
贾妮负责版面设计和主要绘画,她看着这些充满故事感的照片,灵感迸发。
肘子负责文字内容的构思和撰写,这正合他意,因为他本身也不擅长别的,而且这件事是最轻松的。
而临镜,则理所当然地负责提供并处理所有照片素材。这件事,看似轻松,但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那个……”临镜犹豫了一下,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再次解锁手机,“我把觉得合适的,都传到群里。”
很快,一张张精选的照片在四人小群里刷屏。每一张都展现了他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
但很快,贾妮和肘子就发现了一个“规律”。
或者说,临镜在借着这个机会,明晃晃地用无声的语言问梓纾。
那些空镜头的角落里,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同一个人的身影。
图书馆里,前景是模糊的书架,远景深处是那个低头看书的、熟悉的背影。
操场上,焦点是奔跑的人群,边缘却捕捉到了那个坐在看台上系鞋带的侧影。
甚至一张课桌的特写,角落里必然会出现那个印着卡通兔子图案的、梓纾专用的水杯。
这些“不经意”的捕捉,比那张直接的侧影照,更深刻地暴露了拍摄者长久以来、无法宣之于口的注视。
梓纾默默地保存着这些照片,当她看到那张自己趴在课桌上小憩的背影时——阳光在她背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手边还摊着一本看到一半的书——她保存的动作停顿了许久,指尖在屏幕上方微微颤抖。
和临镜相处久了,她大概知道临镜现在想表达什么。
其实挺大胆的。
但还是不够大胆。
既然他没有明说,那她也不点明。
手抄报的制作过程,因此充满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暗流涌动的张力。
贾妮根据照片的风格,设计了一个由四个“L”形边框构成的版面结构,象征着“四角天空”,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她将那些空镜头作为背景底图,而将那些捕捉到人物的瞬间,如同珍藏的邮票,精心贴在显眼的位置。
肘子提笔构思文字。
他看着这些照片,内心五味杂陈。
他为临镜那份笨拙而执着的深情所触动,这让他不禁想起自己那仓促开始又狼狈收场的初恋;少白在杨潇雨身边逐渐挺直的脊梁,让他看到黑暗中微光的力量;德耀和贾妮之间那种健康明朗的互动,让他心生羡慕;而某张照片角落里,玉羽独自坐在食堂最边缘的座位上,那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又让他隐隐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