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网球馆的灯光如星辰般铺满训练区,夜色渐深,却没冲淡半分热烈的氛围。红土场的角落,幸村和真田的复盘还在继续,地面散落着几个被打扁的网球,是两人反复模拟战术的痕迹。
“刚才卡普教练说的发力链,你再试一次。”幸村弯腰捡起一个网球,抬手抛向真田。真田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目光锁定飞来的球,转腰的瞬间不再刻意绷紧腰背,而是顺着惯性带动手臂——球拍击中球的刹那,发出沉闷的“咚”声,网球像出膛的炮弹般砸向对面墙壁,反弹回来时还带着明显的下沉轨迹。“对,就是这种感觉。”幸村笑着鼓掌,“之前你总把力量憋在手臂里,现在把全身的劲串起来,扣杀的穿透力完全不一样了。”真田点头,额角的汗水滴落在红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印记:“再练十组,我得把这个节奏固定下来。”
另一边的3D战术投影室,蛭魔妖一已经关掉了德川和也的比赛录像,屏幕上换成了动态平衡训练仪的实时数据曲线。德川和也站在仪器旁,T恤已经被汗水浸透,他看着曲线里逐渐平稳的波动,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刚才第五组,重心偏差终于控制在0.1秒以内了。”“还不够。”蛭魔妖一推了推眼镜,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一组新的参数,“接下来把训练仪的晃动频率提高20%,我要你在更复杂的环境里,也能保持衔接动作的稳定。”德川和也没有犹豫,重新站上训练仪。踏板开始剧烈晃动,他屈膝沉肩,双手握拍摆出准备姿势,目光紧紧盯着前方虚拟投影出的网球——每一次模拟击球,他都在心里默念发力顺序,从转腰到挥拍,再到手腕的收尾动作,一点点打磨着属于自己的节奏。
最热闹的还是那间放着动态平衡训练仪的训练室,种岛修二、鬼十次郎和入江奏多正围着安西光义,黄濑凉太,青峰大辉,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刚才的感受。“刚才我挥拍时,明显觉得球拍变‘轻’了,好像有股风在帮我带力。”鬼十次郎比划着当时的动作,眼神里满是兴奋,“但只维持了三拍,之后那种感觉就消失了。”入江奏多点头附和:“我也有类似的体验,不过我是在做反手切球时,突然觉得能‘抓住’球的旋转了,好像能提前知道它会往哪走。”安西光义坐在一旁的长椅上,慢悠悠地喝着茶,听完三人的话才笑着开口:“这就是‘共鸣’的雏形。你们不用急着找回那种感觉,先把当时的心境记下来——不时记动作,是记那种‘和球拍融为一体’的放松感。异次元能力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现在你们只是让它冒了个芽,后续只要顺着这个方向练,等时机到了,它自然会破土而出。”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入江奏多还拿出笔记本,认真地把刚才的感受写了下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二楼的战术投影室里,佐助已经收起了万花筒写轮眼,右眼的猩红纹路渐渐褪去。手冢国光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旁边还画着简单的预判逻辑图;不二周助则拿着一个网球,在手里反复转动,嘴里小声嘀咕着:“如果把写轮眼的预判,和‘巨熊回击’的卸力结合,是不是能在接住强力扣杀后,更快地衔接反击?”迹部景吾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突然开口:“下次对抗赛,我和佐助教练先比,你们可以在场边观察——本大爷倒要看看,他的写轮眼能不能破解我的‘冰之世界’。”佐助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随时奉陪。”忍足侑士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建议把比赛录像录下来,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分析,看看写轮眼的预判逻辑,能不能融入我们各自的战术里。”手冢国光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对抗赛录像分析”几个字:“就这么定,明天和宫木馆长协调场地,后天进行对抗训练。”
室外球场的灯光下,越前龙马还在和卡卡西对打。经过刚才的热身赛,越前的状态越来越兴奋,他不再执着于硬拼力量,而是开始尝试用新练的衔接技巧打乱节奏。一次正手击球后,他突然手腕一翻,网球带着强烈的侧旋飞向卡卡西的反手位,球落地后还贴着边线往外弹。“哦?这个衔接不错。”卡卡西笑着后撤,手腕轻抖,用同样的侧旋把球打了回去。越前脚步一滑,追到球的瞬间,突然压低重心,打出一记短球——网球擦着网子落下,刚好落在卡卡西的前场。卡卡西愣了一下,没来得及上前救球,只能看着球落地。“1-0。”越前抬手扶了扶帽子,眼神里满是得意,“刚才那局我输了,现在这局,我可不会在输了,ma da ma da da na。”卡卡西笑着摇头,重新站回底线:“那就来吧,让我看看你这一路琢磨出的东西,到底有多厉害。”
夜色渐浓,关西网球馆的灯光依旧明亮。德川还在和训练仪较劲,每一次挥拍都比之前更稳;幸村和真田的红土场上传来规律的击球声,是两人打磨技巧的节奏;种岛三人围在一起,还在讨论着“共鸣”的细节;二楼的投影室里,手冢四人已经敲定了后天的对抗计划;室外球场的对打还在继续,越前的笑声和卡卡西的调侃交织在一起。
这里没有沉寂的夜晚,只有一群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人。有人在巩固刚找到的节奏,有人在打磨新的战术,有人在等待属于自己的“觉醒”时刻。而那些朝着世界级、半世界级迈进的脚步,在灯光的映照下,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新的棋局,已然拉开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