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媚转入初三的消息,像颗石子投进一中的湖面,激起满校议论。有人说她是靠父亲的军人背景走了后门,有人等着看她跟不上进度的笑话,可祁媚只用了第一次周测,就把所有质疑碾碎。
那天成绩榜前围满了人,当看到“祁媚”的名字赫然排在年级第一,且数学、物理两科满分时,连教了二十年书的班主任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更惊人的是,她的化学卷子上,最后一道连老师都觉得超纲的实验设计题,不仅步骤完整,还额外补充了两种优化方案,化学老师拿着卷子在办公室感叹:“这孩子的思路,比高中生还开阔!”
祁骏是从部队战友口中得知消息的——那天战友的孩子来部队探亲,提起一中有个叫祁媚的女生,跳级后还考了年级第一,战友笑着说“跟你家丫头同名”,祁骏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女儿。他立刻给祁媚打电话,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骄傲:“媚媚,好样的!晚上爸爸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电话那头的祁媚正翻着高中的生物课本,语气依旧平静:“爸,我下周想跟学校申请,提前学高中的课程,争取年底参加高中的期末考试。”
祁骏拿着电话的手顿了顿,随即笑道:“好!爸爸都支持你,需要什么资料,爸爸帮你买。”他早就习惯了女儿的“超常”,只是每次听到新目标,还是会忍不住感慨——这孩子身上,藏着比昆仑山雪水还坚韧的力量。
接下来的半年,祁媚成了一中的“传奇符号”。她白天在初三教室上课,晚上回家就自学高中课程,周末还会去市图书馆泡一整天。有次高中部的物理老师临时有事,让学生自习,祁媚正好来借资料,看到黑板上的难题,随手就写了两种解法,看得高中学生目瞪口呆,纷纷围过来请教,连赶来的老师都笑着说:“以后我们班的难题,怕是要请你这位‘初三学姐’来解了。”
年底高中期末考试,祁媚以“旁听生”的身份参加,成绩出来后,整个教育局都被惊动了——她的总分不仅超过了高中一年级的年级第一,还打破了学校近十年的高分纪录。校长特意把祁骏请到学校,握着他的手说:“祁营长,您家祁媚是百年难遇的好苗子!我们打算特批她直接升入高二,再重点培养一年,明年就能参加高考!”
祁骏看着校长递过来的成绩单,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女儿刚被认回时,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眼神里带着疏离和警惕;如今的祁媚,虽然依旧清冷,却多了几分鲜活,谈起学业时眼里会发光,说起未来时语气坚定。他忽然觉得,十三年的寻找和等待,所有的煎熬都值了。
回家的路上,祁媚坐在副驾驶座上,翻着清华大学的招生简章,忽然问:“爸,您当年为什么选择当军人?”
祁骏愣了愣,随即笑道:“因为想保护更多人,就像你妈妈当年当军医一样,想救更多生命。”
祁媚抬眸,看向窗外掠过的万家灯火,轻声说:“我想考清华的生命科学系,以后也想做跟妈妈一样的事,研究医学,帮助更多人。”
祁骏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声音有些哽咽:“好,好!你妈妈要是知道,一定会很开心的。”
车子驶过街角的路灯,暖黄的光落在祁媚脸上,她低头继续看招生简章,指尖在“生命科学系”几个字上轻轻划过。她知道,这不仅是原主的心愿,也是她作为祁媚,想在人间留下的意义——用智慧驱散阴霾,用能力照亮更多人的路。
而此时的清华园里,一场重要的学术交流会正在进行,谭宗明作为特邀企业家出席,听着台上教授讲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动态,他忽然想起不久前在一中考察时,听校长提起的那个叫祁媚的女生,心里莫名地期待——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在这所顶尖学府里,见到这个传闻中的“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