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
本书标签: 古代  架空历史  穿越 

第二十二章 同人风云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

金陵城飘起了细雪。

陈默站在东宫书房,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特产”,额角青筋直跳。

《冷面县令与傲娇太子》精装典藏版、《县令大人请自重》签名本,《红袖添香》特别番外篇……

最离谱的是,还有一本烫金封皮的《默严:朝堂之上》,扉页上印着“首辅严鸿亲笔题词:酌情参阅”。

“老默!”

萧景琰推门而入,手里晃着一本崭新的画册。

“快看!最新出的《福宁旧事》插画集,连当年本宫斩郑怀仁的桥段都有!”

陈默一把夺过画册,翻到某页时手一抖。

插画上的自己站在公堂上,背后居然有金光特效。

旁边还配了行小字:“陈青天怒斥贪官,正义之光普照大地”。

“……这都什么跟什么!”

“这算什么?”

太子笑嘻嘻地凑过来,从袖子里掏出一卷书,

“你看看这个,谢蘅从黑市收来的,《东宫秘闻·手稿残卷》,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陈默定睛一看,绢上写着:

【永和十五年冬,太子夜访县衙,与陈大人对酌至天明。翌日,陈大人脖颈现可疑红痕……】

“谢!蘅!”

陈默一把将丝绢拍在桌上。

“这是诽谤!”

萧景琰眨眨眼。

“可这是真的啊?那晚咱俩确实喝到天亮……”

“但哪来的红痕?!”

“你被蚊子咬的包啊!”

太子理直气壮。

“本宫还帮你挠了呢!”

陈默:“……”

与此同时,礼部值房。

赵贞吉抖着一摞文书,气得胡子直翘。

“伤风败俗!有辱斯文!这些污秽之物竟敢编排朝廷命官!”

礼部侍郎小声提醒。

“大人,最火的那本《红袖添香》,作者蘅芜君据说是太子妃的马甲……”

赵贞吉瞬间噎住,半晌憋出一句。

“那,那也不能……”

“赵公。”

严鸿冷不丁开口。

“上月金陵书税,同比增了三成。”

首辅慢悠悠抿了口茶:“其中六成来自同人本。”

赵贞吉:“……”

三日后,御书房。

萧睿翻着《默严:朝堂之上》,突然轻笑。

“严卿,你这题词挺别致啊?”

严鸿面不改色。

“回陛下,臣以为此类读物若能引导百姓关注朝政,亦不失为教化之策。”

皇帝挑眉。

“哦?

那这段严阁老夜探县衙,与陈大人秉烛夜谈……”

“确有此事。”

首辅淡定道。

“淮南水患,臣与陈默连夜核对灾民名册。”

萧睿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翻到最后一页,突然眯起眼。

皇帝合上书册。

“严卿,你觉得这些书……该禁吗?”

严鸿垂眸:“陛下圣明,自有决断。”

东宫偏殿,谢蘅正在奋笔疾书。

萧景琰探头一看,顿时瞪大眼。

“《县令与首辅不得不说的故事》?!

你真写啊?!”

谢蘅头也不抬。

“殿下,这是政治宣传。”

她蘸了蘸朱墨,在稿上圈出几行。

“严鸿代表旧官僚体系,陈默象征新生力量。

他们的碰撞实则是改革与守旧的交锋。

用通俗话本包装深刻命题,这才是高级黑。”

太子目瞪口呆。

“那……那严阁老将陈大人按在账本上这段也是隐喻?!”

“当然。”

谢蘅正气凛然。

“象征旧制度对新势力的压制。”

萧景琰。

“……本宫读书少你别骗我。”

福宁县,新开业的“同人书社”前大排长龙。

“最新鲜的《县令与首辅》!限量签名版!”

“给我来十本,听说严阁老私下收藏了全套。”

街角茶楼里,陈默戴着斗笠,咬牙切齿。

“去!把那个蘅芜君给我揪出来!”

周闯为难。

“大人,太子妃说……说您要是敢查封书社,她就写《陈县令与周将军:那些年》……”

陈默:“……”

腊月祭灶日,皇帝突然下旨:

“即日起设立文创新政司,由太子妃谢蘅总领,规范民间出版。”

赵贞吉在朝会上当场昏厥。

萧景琰凑近陈默。

“老默,这下你更跑不掉了,谢蘅说要聘你当新政司顾问,专门审核你的同人本。”

陈默面无表情。

“臣请调回福宁。”

“晚了。”

太子幸灾乐祸。

“父皇刚批了谢蘅的《东宫题材创作指南》,第一条就是陈默不得离开金陵。”

陈默仰天长叹。

他忽然觉得,比起同人女,还是贪官比较好对付。

上一章 第二十一章福宁新事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