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
本书标签: 古代  架空历史  穿越 

第三十五章 秋风记事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

午后,陈默终于逮到机会,把太子拽回书房。

“殿下,北疆的军报您还没看。”

萧景琰瘫在椅子上,生无可恋。

“老默,你就不能让本宫歇会儿?”

陈默面无表情。

“看完再歇。”

太子哀嚎一声,抓起军报胡乱翻了两页,突然眼睛一亮。

“哎?这有意思!”

陈默一愣:“什么?”

萧景琰指着军报角落的一行小字。

“草原那边新开了个牧马人学堂,教养马和兽医,这不就是咱们的职校嘛!”

陈默接过军报细看。

果然,乌雅的信里提到,草原牧民对学堂的热情远超预期,甚至有几个部落主动送来子弟入学。

他微微一笑。

“看来,牧农会的工作进展顺利。”

太子托腮。

“老默,你说咱们要不要也搞个皇家马术学院?

本宫可以当院长!”

陈默:“……殿下,您先把奏折批完。”

傍晚,陈默回到自己的偏殿,发现苏沉正在等他。

她坐在石桌旁,手里翻着一本医书,桌上摆着食盒。

“回来了?”

她头也不抬。

“风筝放得开心吗?”

陈默耳根微热:“……是太子硬拽我去的。”

苏沉合上书,抬眸看他。

“听说,你还帮殿下捡了三次风筝?”

陈默:“……”

东宫的太监宫女们,话是不是太多了点?

夜深人静,陈默伏案写信。

信是写给乌雅的,询问草原学堂的近况。

写到一半,他忽然停笔,望向窗外的月色。

秋风微凉,带着一丝难得的宁静。

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金陵城的银杏叶已落了大半。

陈默清晨推开窗时,正巧看见萧景琰蹲在院子里,对着一堆竹篾和绢布捣鼓着什么。

“殿下,您这是……”

“老默!”

太子兴奋地抬头。

“本宫要做个能载人的大风筝!”

陈默眼皮一跳:“……载人?”

萧景琰信誓旦旦。

“对!等做成了,本宫就从紫金山顶飞下来!”

陈默深吸一口气:“殿下,臣建议您先问问太医署。”

医学院里,苏沉正在试验新药。

阿箩匆匆跑来。

“山长!太子殿下派人来讨跌打损伤膏,说是要备着!”

苏沉头也不抬:“告诉他,医学院不治蠢病。”

阿箩:“……”

午后,陈默被严鸿叫到内阁值房。

首辅正在批阅奏折,见他来了,随手推过一封信。

“草原来的。”

陈默展开信纸,是乌雅的字迹:

“罗斯商队近日频繁出入北海,表面贩皮毛,实则测绘地图。

另,其其格在商队货物中发现火铳零件。”

他眉头微蹙:“首辅,此事……”

严鸿淡淡道:“陛下已知晓。”

陈默心下了然,那间清心茶坊,怕是早已将消息递进了宫。

回东宫的路上,陈默远远看见萧景琰的风筝实验现场。

太子正指挥几个侍卫拉着绳索,一只巨大的“鸢鸟”歪歪斜斜地飘在半空。

“殿下!”

陈默快步上前。

“此事太危险!”

萧景琰满不在乎。“怕什么!本宫绑了安全绳!”

话音刚落,一阵狂风刮过。

“咔嚓!”

竹架断裂,太子殿下扑通一声栽进了荷花池。

陈默:“……”

当夜,东宫寝殿。

萧景琰裹着被子,喷嚏连连。

“阿嚏!老默,你说本宫的风筝……阿嚏!是不是竹条太细了?”

陈默面无表情地递过姜汤。

“殿下,臣建议您先养好风寒。”

谢蘅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本新书。

“殿下,《飞行器原理》,臣妾从文宣司借的。”

太子眼睛一亮:“还是爱妃懂我!”

陈默忽然觉得,自己可能拦不住这位异想天开的殿下了。

三日后,草原传来新消息。

北海牧场附近,出现了一支商队,自称贩卖西域奇珍。

牧农会成员暗中查探,发现他们的货物中藏着火铳图纸。

乌雅在信末写道:

“已按茶楼的法子处理了。”

陈默望着信纸,忽然想起那日茶博士腕上的“丙辰”刺青。

秋风拂过,他莫名打了个寒颤。

金陵城迎来了第一场雪。

东宫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

萧景琰裹着狐裘,趴在案几上涂涂画画,满地都是废弃的竹篾和绢布。

他的“载人风筝”计划已经失败了七次,最后一次差点把东宫的屋顶掀翻。

陈默推门进来时,正看见太子殿下对着一堆散架的竹架唉声叹气。

“殿下。”

陈默叹了口气,从袖中抽出一卷图纸。

“或许,您可以试试这个。”

萧景琰抬头,目光落在陈默手中的图纸上,眼睛骤然一亮:“这是……?”

陈默缓缓展开图纸。

上面精细地绘制着一个巨大的球状物,下方悬挂着藤编的吊篮,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算式。

“热气球。”

“热……气球?”

萧景琰眨了眨眼,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图纸上的线条。

“这玩意儿真能飞?”

“理论上可以。”

陈默点头。

“但尚未实验。”

太子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陈默的肩膀。“老默!你从哪儿搞来的这玩意儿?!”

陈默轻咳一声:“臣早年游历时……”

“别瞎编了!”

萧景琰可不管这些,他兴奋地绕着图纸转圈。

“这可比风筝靠谱多了!老默,咱们现在就做!”

陈默:“……”

三日后,东宫后院成了临时工坊。

工匠们按照图纸,用丝绸和桐油熬制的胶水制作球囊。

藤编的吊篮已经完工,底部预留了火炉的位置。

萧景琰亲自监督,时不时上手帮忙,结果不是把丝绸扯破了,就是把竹条掰断了。

“殿下。”

陈默无奈地拦住他。

“您还是去研究怎么点火吧。”

太子挠头:“点火有什么难的?”

陈默指了指图纸上的注解。

“热气球需要稳定的热源,火太大容易烧穿球囊,太小又浮不起来。”

萧景琰摸着下巴:“那……用炭火?”

“可以试试。”

上一章 第三十四章 暗线 大昭第一反贼回忆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大昭飞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