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午后的阳光格外慷慨,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林宇刚调试好建模软件,门铃就响了——苏然背着帆布包站在门口,手里抱着相机,帆布包侧袋里露出半截画筒。
“今天天气真好。”她走进来,目光下意识地飘向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金边,“比雨天适合拍树。”
林宇指了指书桌旁的椅子:“先坐,我把方案里的模型调出来。”他点开文件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苏然悄悄把相机对准窗外,快门声轻得像羽毛落地。
屏幕上跳出老建筑的三维框架,灰白的模型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单调。苏然凑近看:“这里的屋檐角度,是不是可以调整得更贴合光影轨迹?”她伸手在屏幕边缘比划,“我爸妈说过,老宅子的屋檐都是按日照角度设计的,夏天能挡住烈日,冬天又能让阳光照进屋里。”
林宇调参数的手顿了顿:“你还记得具体数据吗?”
苏然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照片——老宅子的飞檐翘角下,阳光在青石板上画出规整的光斑。“这是我家以前修复的清代宅院,我整理过全年的光影记录。”她指着照片里的刻度,“冬至那天正午,阳光刚好能照到正厅的门槛。”
林宇看着她指尖划过的痕迹,突然把鼠标推过去:“试试?软件里可以模拟季节光影变化。”
苏然犹豫了一下,指尖落在鼠标上时微微发颤。当她拖动滑块,看着屏幕上的阳光缓缓爬过虚拟的屋檐,在地面投下和照片里几乎一致的光斑时,眼睛瞬间亮了。
“就是这样!”她转头看向林宇,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要亮,“光影会跟着时间走,就像老建筑在呼吸。”
林宇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他移开目光,假装调试设备:“中午订了附近的面馆,加了你上次说的那种辣椒。”
苏然笑着点头,视线却被桌角的笔记本吸引——正是昨天夹着黄铜书签的那本。她看到扉页露出的画纸边角,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带了新画的梧桐叶,想扫描进电脑当素材。”
她从画筒里抽出画纸,晨光中的、暮色中的、雨天挂着水珠的……每片叶子都带着不同的光影温度。林宇注意到最底下那张画里,树影下有个模糊的人影,正对着电脑工作,轮廓像极了自己。
“扫描机在那边。”他声音有些不自然,转身去接外卖电话。
等他拿着外卖回来,苏然已经把扫描好的画稿导入了软件。她正在给模型添加树叶纹理,阳光透过她的发梢,在屏幕上投下细碎的光点。“你看,这样是不是更有生命力?”
林宇放下外卖,看着那些带着手绘温度的树叶在虚拟建筑旁摇曳,突然觉得灰白的模型有了灵魂。“很好。”他递过筷子,“先吃饭,面要凉了。”
苏然接过筷子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像触电般缩回,脸颊微微发烫。两人低头吃面时,窗外的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树影在桌面上轻轻晃动。
“下周回老家,要去拍那棵老梧桐吗?”林宇突然问。
苏然抬起头,面条还挂在嘴角:“嗯,那棵树比照片里的宅院还要老,我小时候总在树下写作业。”她擦掉嘴角的汤汁,“后来爸妈出事后,那房子就空着了,不知道树还在不在。”
林宇停下筷子:“需要我陪你去吗?开车方便些,还能帮你搬设备。”
苏然愣住了,手里的筷子悬在半空。阳光刚好落在她脸上,能看到细小的绒毛。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会不会太麻烦你?”
“不麻烦。”林宇看着她泛红的耳尖,语气很认真,“正好我也想看看,能让你画一年的树,到底长什么样。”
苏然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被笑意取代。她夹起一筷子面,用力点头:“好啊!那我们……周末出发?”
“好。”林宇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心里像被阳光晒过一样暖。
吃完面,苏然抱着相机去拍窗外的树,林宇坐在电脑前修改模型。快门声和键盘声交织着,偶尔有风吹过,树影在两人之间缓缓流淌。林宇看着屏幕上逐渐完整的方案,又看了看窗边认真取景的苏然,突然觉得,有些东西比方案更需要用心打磨。
苏然转过身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她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捕捉到一个认真工作的林设计师。”
林宇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拍完记得发我一张,当电脑壁纸。”
苏然的脸瞬间红透,抱着相机跑到窗边,镜头却悄悄对准了他的方向。阳光穿过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像一幅会动的画。她想,原来有些光影,比老建筑的阳光更让人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