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初春裹着清新的生机,长江两岸的柳枝抽出新芽,东湖的湖面泛起涟漪,户部巷的春卷飘着香气,空气中弥漫着自然与共生的味道。陈凡和苏沐雪站在江城全球生态公益创新中心的观景台,俯瞰着下方“全球生态公益实践周”的布展现场,苏沐雪穿着淡绿色的风衣,手里的画笔在速写本上快速勾勒:“陈凡哥,你看我把实践周的核心展区设计成‘生态幸福循环圈’的样子——中心是‘地球生命舱’展区,放着全球濒危物种的模型和生态监测数据屏;外圈分‘森林守护’‘海洋修复’‘低碳乡村’三个环形展区,每个展区用对应生态的实景绿植装饰;最外围设‘生态承诺步道’,参观者踩过的地方会亮起植物图案,最后在终点生成专属‘绿色公益证书’,肯定特别有互动感!”
陈凡接过速写本,指尖拂过画中满是生机的场景——“地球生命舱”展区里,画着志愿者用红外相机拍摄的非洲象、亚马逊金刚鹦鹉,旁边的屏幕实时显示全球碳汇数据;“森林守护”展区标注着“无人机巡林”“种子银行”的示意图;“海洋修复”展区画着青年潜水清理珊瑚礁、投放人工鱼礁的卡通画面;“低碳乡村”展区则是村民用沼气做饭、屋顶光伏发电的实景;“生态承诺步道”旁,不同肤色的人牵着孩子的手,脚下的光影汇成树苗、小鱼的图案。他笑着点头:“想法太贴合‘生态共生、绿色赋能’的理念了!我让李涛联系搭建团队,按照你的设计划分展区,再把‘生态幸福循环圈’的图案印在实践周手册和环保袋上,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生态公益的意义。”
不远处,林晚晴正拿着平板电脑,和非洲区域公益中心的莫妮卡视频通话:“莫妮卡,‘全球生态公益实践周’的非洲分会场,‘生态健康守护展’的展品都到位了吗?‘森林义诊队’的实操演示流程有没有确定?之前培训的生态医生在‘人与自然健康’分享环节,需要我们协助准备哪些资料?”视频那头的莫妮卡笑着说:“林医生,展品都到位了!‘生态健康守护展’摆了30套‘防蚊虫生态包’实物,还有‘森林义诊队’的便携医疗箱,上周在刚果盆地演示时,一天就为40位村民做了健康检查;生态医生准备分享‘植物草药+生态防疫’的联动模式,就是需要补充当地常见药用植物的图文手册,有些村民认不出草药,您看能不能加些实物标本?”林晚晴立刻回应:“没问题!明天我会让团队整理出20种非洲药用植物的‘图文+标本’套装,标注功效、使用方法和生长环境,再做成‘扫码听故事’版本,扫码就能听植物保护的知识,保证村民能认会用。”
林婉清则站在一旁,和欧洲区域公益中心的马克通电话:“马克,‘全球生态公益实践周’的欧洲分会场,‘低碳能源生态展’的光伏生态棚模型调试好了吗?‘风电+鸟类保护’的案例视频剪辑完成了吗?针对北欧的‘极地低碳小屋’方案,在展会上的技术讲解需要我们派专家支持吗?”电话那头的马克兴奋地说:“林总监,模型都调试好了!‘光伏生态棚’能现场演示发电、灌溉、种植一体化过程,上周吸引了50位农户咨询;‘风电+鸟类保护’的视频剪好了,里面有德国风电场安装鸟类监测雷达的画面,特别有参考性;‘极地低碳小屋’方案已经有8个科考站预定,就是有些团队想了解小屋的保温材料成本,你们能帮忙做份对比表吗?”林婉清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会在12小时内整理出多语言保温材料成本对比表,标注传统材料与低碳材料的价格、能耗差异,还会加‘长期节能收益’测算,让大家清楚低碳改造的长远价值,保证放心合作。”
上午10点,“全球生态公益实践周”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苏沐雪穿着风衣在主会场里穿梭,时不时和工作人员沟通“生态幸福循环圈”展区的绿植摆放,确保每个展区的植物都符合对应生态主题——“森林守护”区摆着松树、冷杉幼苗,“海洋修复”区放着海藻、珊瑚模型,“低碳乡村”区种着生菜、番茄盆栽。一位来自大洋洲的生态学家,穿着印着“地球守护者”的衬衫,驻足在展区设计图前,用英语轻声感叹:“这个‘生态幸福循环圈’太震撼了!它让我想起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修复计划’,你们用健康、能源、文化联动守护生态,真的做到了‘让人类与自然共呼吸’!”
苏沐雪笑着上前,拿出速写本翻到“生态幸福循环圈”设计稿:“教授,您看这是实践周的完整版,大洋洲展区的‘海洋修复’板块里,我们留了‘珊瑚种植体验区’,还准备了3D打印珊瑚模型,参观者可以亲手拼接;接下来我们会在每个展区加‘生态故事牌’,写着展品背后的生态保护故事。明天实践周开幕式上,您要是有空,也可以分享‘大堡礁珊瑚修复’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大洋洲的生态守护成果。”生态学家激动地说:“我太愿意了!我要带团队展示我们的‘珊瑚健康监测APP’,让大家知道科技也能成为生态保护的利器!”苏沐雪从包里拿出一套“生态幸福循环圈”主题明信片,递给生态学家身边的学生:“这是给你的礼物,上面有各个展区的生态场景,你可以寄给朋友,分享生态公益的美好。”
中午时分,陈凡陪林晚晴前往创新中心的“生态健康体验区”,检查展品的最终布置。体验区里,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防蚊虫生态包”的展品——包内有驱蚊植物种子、生态蚊香、防蚊纱网,旁边摆着村民使用生态包后蚊虫减少的对比照片。林晚晴走到“森林义诊”模拟区,向工作人员演示:“你们看,这个区域要突出‘人与自然共生健康’的主题,除了展示医疗箱实物,还要安排志愿者演示如何用草药制作药膏;旁边的‘生态健康咨询台’要安排懂植物学的医生,随时解答参观者关于药用植物保护、生态防疫的疑问,特别是儿童防蚊虫、老人关节养护的问题。”工作人员立刻按照要求调整,很快体验区就充满了自然与健康融合的氛围。
两人正说着,亚洲区域公益中心的李敏通过视频连线接入:“林医生,亚洲分会场的‘稻田生态健康展’需要补充一批‘稻田养鱼+健康饮食’的科普视频,很多东南亚村民想知道稻田鱼的烹饪方法,你们能帮忙拍多语言版本吗?”林晚晴立刻回应:“当然可以!我们会在6小时内拍出中文、印尼语、马来语的科普视频,让当地村民演示稻田鱼的捕捞、烹饪过程,还会标注每道菜的营养成分;另外,我会安排营养师明天在亚洲分会场做直播,解答大家关于生态饮食、节气养生的疑问,保证村民能学扎实。”李敏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有你们的支持,亚洲乡村的生态健康公益肯定能更接地气!”
回到筹备会现场时,会议已近尾声。主会场的“生态幸福循环圈”展区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工作人员正在摆放濒危物种模型、生态设备展品,林婉清正和技术团队调试“全球生态公益数据地图”。“这个地图能实时显示全球生态公益项目的进展,”林婉清指着屏幕说,“比如非洲已建立50个‘森林义诊站’,欧洲有30个‘风电+鸟类保护’项目,亚洲落地40个‘稻田生态系统’,点击每个项目就能看到生态改善数据和村民反馈视频,让大家感受到生态保护的实际效果。”
陈凡点头:“考虑得很周全,明天实践周开幕式上,要邀请联合国生态保护代表、六大区域的生态志愿者、环保专家一起启动‘全球生态公益伙伴计划’,再播放《共生之美》纪录片,让大家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实场景,激发更多人参与生态公益的热情。”
傍晚时分,四人在江城的生态餐厅吃晚饭。餐桌上摆着清炒野菜、稻田鱼豆腐汤、杂粮饭,都是低碳健康的食材,餐具也是可降解的玉米淀粉材质。苏沐雪捧着热汤,兴奋地说:“今天太顺利了!‘生态幸福循环圈’展区搭好了,晚晴的生态健康体验区布置完毕,婉清的数据地图也调试好了,明天的开幕式肯定能圆满成功!”
“干杯!”四人的玻璃杯轻轻碰撞,林婉清笑着说:“目前全球生态公益项目已覆盖180个国家的3000个社区,其中‘森林守护+碳汇’模式让全球森林覆盖率提升0.5%,‘海洋修复+文旅’项目带动2000名渔民转型环保志愿者;接下来我们计划在每个区域中心设立‘生态公益孵化站’,帮助环保团队把生态保护方案落地,还会提供技术指导和绿色资金支持。”
林晚晴点头:“健康这边,我们计划联合全球生态医疗组织,启动‘生态健康共同体’计划,在非洲、亚洲、南美建设60个‘生态健康中心’,配备懂生态医学的医生和药用植物资源库;后续还会开展‘生态健康带头人’培训,让每个社区都有1-2名掌握生态健康知识的村民,随时为邻里提供帮助。”
苏沐雪抱着画册,眼睛亮晶晶的:“我还特意画了《全球生态幸福共生图》作为实践周的镇馆之宝,里面有六大区域的生态场景、志愿者保护自然的画面、生态项目的成果,还有‘生态幸福循环圈’的完整图案,明天肯定能让参观者感受到生态公益的力量!”
陈凡揉了揉她的头发:“明天开幕式后,我们要去非洲区域公益中心,参加‘刚果盆地森林生态监测站’的揭牌仪式,顺便帮苏沐雪收集非洲雨林的春景素材,让她的《幸福的延续》系列能多一些自然的绿意。”
这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林晚晴完成“生态健康体验区”布置与“药用植物标本套装”制作,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31);苏沐雪“生态幸福循环圈”设计及《全球生态幸福共生图》完成创作,实践周筹备就绪,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31);林婉清完成“全球生态公益数据地图”开发与“保温材料成本表”整理,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31)】
【“全球生态公益共生计划”进度更新:苏沐雪生态公益展示体系搭建完成,林晚晴生态健康项目覆盖95国社区,林婉清低碳能源项目落地75国,当前进度92%。奖励发放:财富值+5亿(当前财富值2052000046.8元),解锁“生态公益统筹特权”——可优先整合全球生态公益资源,提升项目落地效率100%】
陈凡心中一暖,“全球生态公益共生计划”稳步推进。他看着三位女神的笑容,轻声说:“自然是幸福的底色,如今这抹绿色已经在全球土地上蔓延,接下来我们要让它覆盖更多角落,让人类与自然的共生之美永远延续。”
苏沐雪靠在陈凡怀里,轻声说:“我已经和六大区域的艺术角约定好了,下个月启动‘生态公益绘画日记’活动——让不同国家的志愿者用画笔记录身边的生态变化,非洲志愿者画雨林的复苏,欧洲志愿者画风电场的飞鸟,最后把所有作品做成《全球生态幸福画册》,在创新中心和各区域分会场巡回展出,让更多人看到自然的生机。”
林晚晴和林婉清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天清晨,江城的阳光格外明媚,柳枝在微风中摇曳,长江的江面波光粼粼。“全球生态公益实践周”开幕式准时开始,主会场里挤满了来自180个国家的生态志愿者、联合国官员、环保企业家和媒体记者,六大区域的分会场通过实时连线同步直播,现场的“生态幸福循环圈”展区摆满了生态展品,“生态承诺步道”上的光影随着参观者的脚步亮起,像一片流动的绿色海洋。
苏沐雪首先走上台,按下“生态幸福循环圈”的启动按钮,中心的“地球生命舱”瞬间亮起,环形展区的绿植灯光依次点亮,“生态承诺步道”上的植物图案连成一片。她举起《全球生态幸福共生图》,对着话筒轻声说:“这幅图里,有非洲志愿者守护雨林的坚定,有欧洲工程师安装鸟类雷达的专注,有亚洲村民稻田养鱼的喜悦,有大洋洲科学家修复珊瑚的温柔。希望这个‘生态幸福循环圈’能让大家看到,生态公益不是单方面的保护,而是人类与自然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旅程。”随后,她邀请六大区域的生态志愿者代表上台,一起在“地球生命舱”旁种下象征“共生”的香樟树,树苗旁的牌子上写着“人与自然,幸福共生”。
林晚晴在“生态健康公益论坛”上,分享了项目经验:“‘森林义诊队’已为非洲乡村提供15万人次健康服务,‘防蚊虫生态包’覆盖亚洲600个社区,‘生态健康带头人’培训让4000名村民掌握生态健康知识。未来,‘生态健康共同体’计划会让更多社区拥有专业的生态医疗服务,让人们在守护自然的同时,也能守护自己的健康。”一位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代表,当场与林晚晴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在全球新增40个“生态健康中心”,配备生态医疗设备和药用植物资源库。
林婉清则在“低碳能源公益论坛”上,展示了项目成果:“‘光伏生态棚’让欧洲农户的种植收益增长35%,‘风电+鸟类保护’项目让德国风电场的鸟类死亡率下降60%,‘极地低碳小屋’在南极科考站稳定运行。未来,我们会通过‘全球生态公益基金’,为贫困社区免费提供低碳设备和技术培训,让绿色能源成为生态保护的动力。”
下午3点,开幕式迎来最高潮——“全球生态公益伙伴计划”启动仪式。陈凡、苏沐雪、林晚晴、林婉清与联合国生态保护代表、100家全球环保企业代表一起,按下启动按钮,屏幕上的“全球生态公益数据地图”瞬间点亮所有项目节点,实时显示出新增的40个“生态健康中心”、25个“光伏生态棚项目”、20个“珊瑚修复基地”的数据。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很多生态志愿者激动地举起自己收集的种子、拍摄的动物照片,向在场嘉宾展示生态保护的成果。
四人在舞台中央汇合时,苏沐雪突然拿出画笔,在画板上快速勾勒出四人与全球代表、志愿者一起启动“伙伴计划”的场景,旁边还加上了“生态幸福循环圈”展区、香樟树、志愿者的生态展品。“这是《幸福传递·共生篇》,”她举起画本,笑着说,“现在我们的‘幸福传递’系列,又多了一篇关于生态共生的故事。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生态公益,让人类与自然的幸福共生永远延续。”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全球生态公益实践周”开幕式圆满举办,吸引全球6000余名代表参与,签约生态公益合作项目400个,“全球生态公益共生计划”进度+5%(当前97%)】
【林晚晴“生态健康共同体”计划签约95国生态医疗组织,新增40个生态健康中心,“全球生态公益共生计划”进度+2%(当前99%)】
【林婉清“低碳能源项目”签约75家全球环保企业,为200个贫困社区免费提供设备,“全球生态公益共生计划”进度+1%(当前100%)】
【“全球生态公益共生计划”圆满完成!奖励发放:财富值+10亿(当前财富值2062000046.8元),解锁“全球生态公益领袖”身份,江城全球生态公益创新中心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生态公益示范基地”;额外解锁“全球生态公益发展基金”——每年可投入45亿元,支持全球生态公益项目的创新、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陈凡看着系统面板上的“100%”进度条和“全球生态公益领袖”身份,心中满是感动与自豪。他看着身边的三位女神,轻声说:“我们做到了!从关注生态需求,到搭建共生体系,‘幸福传递’终于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接下来还要让这份绿色幸福覆盖更多土地,让幸福的传奇永远循环。”
“是啊,”林晚晴笑着说,“从第一个‘森林义诊站’到遍布全球的‘生态健康中心’,从简单的生态防疫到专业的生态医疗,我们用健康守护自然的平衡,让人类与自然的生命紧密相连。”
林婉清点头:“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全球生态公益发展基金’,支持生态公益的跨界创新——比如‘生态+AI监测’‘低碳+元宇宙科普’,让科技成为生态保护的助力;同时启动‘生态公益交流计划’,组织不同国家的环保团队互相学习经验,让好的生态模式能在全球推广。”
苏沐雪抱着刚画好的《幸福传递·共生篇》,眼睛里闪着泪光:“我还要继续画《幸福的延续》系列,把志愿者的生态日记、生态中心的日常、绘画活动的作品都画进去,让生态共生的故事永远流传,让幸福的传奇永远循环。”
当天晚上,四人在长江边散步。月光洒在江面上,像铺了一层碎玉,远处的长江大桥灯光璀璨,柳枝的清香随风飘散。苏沐雪靠在陈凡怀里,翻看着